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姣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民族药
  • 3篇化学成分
  • 3篇高效液相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生化指标
  • 2篇生物碱
  • 2篇相色谱
  • 2篇毛茛
  • 2篇毛茛科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标志物
  • 2篇不同提取部位
  • 1篇毒性

机构

  • 7篇川北医学院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五人...

作者

  • 7篇刘姣
  • 3篇雷军
  • 3篇张帆
  • 2篇孙芸
  • 2篇魏莹
  • 1篇袁斌
  • 1篇李生茂
  • 1篇刘琳
  • 1篇张帆
  • 1篇王彪
  • 1篇李攀

传媒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民族药准噶尔乌头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及其对大鼠内源性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目的:分析准噶尔乌头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观察其单次灌胃后24h内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及其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该药的毒性机理、临床中毒诊断及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准噶尔乌...
刘姣
关键词:代谢组学高效液相核磁共振
文献传递
准噶尔乌头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的特征分析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准噶尔乌头的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部位进行分析,建立HPLC同时测定各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TC-C18(2)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3%磷酸水(A)-乙...
李攀刘姣魏莹张帆
关键词:毛茛科化学成分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献传递
基于均匀设计的玉女煎降血糖作用处方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优化玉女煎降血糖作用处方。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根据复方中5味中药,选择U10×(108)表设计为10个水平组方实验,以糖尿病小鼠血糖为考察指标,优化处方并验证。结果:优化后玉女煎降血糖作用的处方为:熟地黄36g,石膏45g,知母18g,牛膝18g,降血糖作用显著(P<0.01)。结论:通过均用设计优化该方的方法可行,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
刘琳李生茂刘姣王彪
关键词:均匀设计玉女煎降血糖处方优化
民族药准噶尔乌头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各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并对准噶尔乌头的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部位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3%磷酸水溶液(A)-乙腈(B),二元梯度洗脱(0~12 min,10%→16%B;12~30 min,16%→35%B;30~40 min,35%→45%B;40~45 min,45%B),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在45 min内生物碱成分均能完全分离,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含有次乌头原碱、高乌甲素、苯甲酰乌头原碱与乌头碱等,而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宋果灵、苯甲酰乌头原碱、乌头碱、草乌甲素与3-脱氧乌头碱等,含量分别在1~130 mg·g^(-1)之间,2个提取部位所含生物碱的种类与含量均有较大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准噶尔乌头药材的质量控制,并为其他乌头类药材中生物碱的定量分析提供参考。
魏莹刘姣雷军张帆孙芸
关键词:化学成分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法毛茛科
民族药准噶尔乌头在模式大鼠血液中标志性生化指标的分析
目的:探讨民族药准噶尔乌头对生物体各器官可能造成的毒性及相应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并比较药材不同提取部位之间毒性的异同.方法:分别对准噶尔乌头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与乙醇部位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
李攀刘姣雷军孙芸张帆
关键词:毛莨科标志物
准噶尔乌头对模式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模式识别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准噶尔乌头对生物体各器官可能造成的毒性及相应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并比较药材不同提取部位之间毒性的异同。方法:分别对准噶尔乌头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与乙醇部位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再利用SIMCA14.0软件对生化指标开展多元变量分析,及PCA、PLS-DA和OPLS-DA模式识别,阐明生化指标随时间的区分度和差异性,及不同提取部位的标志性生化指标。结果:该药材对肝与肾的毒性较大,标志性生化指标均为LDH与AST,其中乙醇部位引起所有指标在2h内的变化与振荡更加剧烈,且在6h^12h之间又出现反复波动,对生物体的影响更加明显。结论:在临床上使用该类药材时应该重视对肝、肾的保护措施,或者是对肝与肾的恢复治疗;且当此类药材中毒时尽可能在2h内采取急救措施。
刘姣雷军孙芸袁斌张帆
关键词:模式识别标志物
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分析中的应用概况
由中药引发毒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中药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为成分复杂,中药毒性机理研究和毒性物质基础分析面临一定的难度.代谢组学是新发展起来的一个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克服了传统毒理学研究方法不能整...
李攀刘姣雷军张帆
关键词:中药学毒性分析代谢组学安全用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