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惠明

作品数:108 被引量:34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内镜
  • 24篇细胞
  • 19篇基因
  • 18篇双歧杆菌
  • 18篇杆菌
  • 16篇胰腺
  • 16篇胰腺炎
  • 16篇腺炎
  • 15篇凋亡
  • 15篇手术
  • 15篇重症
  • 15篇腹腔
  • 13篇食管
  • 12篇蛋白
  • 12篇凋亡素
  • 12篇巨噬细胞
  • 11篇肽聚糖
  • 11篇完整肽聚糖
  • 11篇聚糖
  • 10篇护理

机构

  • 41篇深圳市人民医...
  • 26篇暨南大学
  • 26篇暨南大学第二...
  • 13篇暨南大学附属...
  • 10篇东莞东华医院
  • 9篇中山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南昌大学第三...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太和医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 1篇米兰大学
  • 1篇万年县中医院

作者

  • 108篇朱惠明
  • 36篇王立生
  • 27篇黄勋
  • 22篇师瑞月
  • 21篇罗伟香
  • 13篇刘玉杰
  • 12篇李迎雪
  • 12篇李银鹏
  • 12篇江堤
  • 11篇王娜
  • 10篇熊高飞
  • 8篇张莉
  • 8篇朱忠生
  • 8篇付唆林
  • 8篇廖秀敏
  • 7篇张亚历
  • 7篇潘令嘉
  • 7篇荀安营
  • 7篇周殿元
  • 6篇姜岭梅

传媒

  • 11篇广东医学
  • 9篇现代消化及介...
  • 5篇中国微生态学...
  • 5篇现代护理
  • 5篇中华消化内镜...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 10篇2003
  • 10篇2002
  • 7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激活巨噬细胞活性机制的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从信号分子PKC和细胞内游离Ca2 + ([Ca2 + ]i)这一途径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脂磷壁酸 (lipoteichoicacid ,LTA)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机制 ,同时观察巨噬细胞之间缝隙连接通讯(GJIC)的变化。方法 γ 3 2 PATP磷酸转移法测定巨噬细胞总PKC活性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Ca2 + ]i浓度的变化 ;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 (FRAP)观察GJIC的状态。结果  (1)LTA能明显提高巨噬细胞总PKC活性 ,呈剂量依赖性 ;(2 )LTA可显著升高巨噬细胞 [Ca2 + ]i的水平 ,并且EDTA和维拉帕米处理组、肝素和普鲁卡因处理组以及EDTA、维拉帕米、肝素和普鲁卡因处理组巨噬细胞内 [Ca2 + ]i亦升高 ,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3)巨噬细胞被LTA刺激后 ,其平均荧光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LTA可通过提高PKC活性 ,升高 [Ca2 +
朱惠明王立生黄勋王玉林师瑞月罗伟香马晓东
关键词: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巨噬细胞蛋白激酶C
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对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治疗价值及护理。方法对37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止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合理的饮食护理。结果37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病人,36例即时止血成功,且无复发出血及穿孔。结论尼龙圈套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方法,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是防止复发的重要环节之一。
师瑞月朱惠明李银鹏谭庆红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大出血内镜治疗护理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介导EGFP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观察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在不同转染条件和细胞状态下对肝癌细胞HepG2转染率及细胞活性的影响。体外培养HepG2细胞,随机分为4组:质粒组、微泡+质粒组、超声+质粒组和超声+微泡+质粒组,各组再分为贴壁和悬浮状态2组。悬浮状态的超声+微泡+质粒组根据质粒和微泡浓度不同分为微泡浓度组和质粒浓度组,转染24 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转染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在超声声强2w/cm2、占空比20%、照射时间60 s的超声参数作用下,质粒5μg/ml、微泡:细胞20:1时,悬浮状态细胞转染率为7.33%±0.98%,存活率为90.37%±1.80%贴壁状态细胞转染率为1.56%±0.81%,存活率为81.10±1.26%,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悬浮状态下,提高质粒和微泡浓度至质粒10μg/ml、微泡:细胞40:1时转染效率增至15.63%±1.81%,且细胞生存率>80%。结论相同转染条件下悬浮状态细胞转染率及存活率明显优于贴壁状态。优化质粒、微泡浓度可进一步提高超声微泡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和存活率。
李银鹏朱惠明张园王娜王菲黄庆娟
关键词:HEPG2细胞EGFP基因转染率存活率
青春型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王立生朱惠明潘令嘉黄勋张亚历姜泊周殿元
关键词:青春型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巨噬细胞免疫活性
乙醇抑制蛋白酶体诱导酒精性肝病模型大鼠肝脏线粒体凋亡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乙醇抑制蛋白酶体在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肝细胞线粒体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3组、模型4组各8只。模型组均采用乙醇灌胃构建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6周(模型1组)、8周(模型2组)、10周(模型3组)、12周(对照组、模型4组)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应用电镜观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低分子多肽7(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petide 7,LMP7)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LM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肝小叶轮廓清晰,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正常索状排列,无变性、炎症及坏死;模型1组肝小叶中央区域少量脂肪变性;模型2组细胞内出现较多脂滴,肝细胞细胞核被推挤至细胞一侧;模型3组细胞内含大量脂滴,肝细胞肿大变圆;模型4组脂肪变进一步加重,可见不同程度肝细胞水样变性和炎细胞浸润及Mallory小体;(2)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均成功构建酒精性肝病模型,线粒体在结构和形态上出现损伤,有凋亡表现;(3)模型组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o123)荧光强度[(239.46±12.72)%]明显低于对照组[(377.59±16.81)%](P<0.05);(4)模型1、2、3、4组肝组织LMP7 mRNA相对表达量[0.51(0.31,0.87),0.49(0.15,0.79),0.08(0.03,0.14),0.02(0.01,0.03)]和LMP7蛋白表达水平(0.784±0.025、0.601±0.018、0.376±0.013、0.121±0.0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97±0.031)(P<0.05),模型1、2、3、4组LMP7mRNA相对表达量及LMP7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醇抑制蛋白酶体可能在酒精性肝病肝细胞线粒体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莉阎明江堤朱惠明孙贤久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线粒体凋亡蛋白酶体
软式内镜经脐路径腹腔灌洗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3例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软式内镜经脐路径腹腔灌洗透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 73例SAP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软式内镜经脐路径腹腔灌洗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腹膜刺激征评分、APACHE-Ⅱ评分、腹腔内压力(IAP)的变化及肠鸣音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腹腔积液/腹膜透析液中总蛋白、有核细胞和淀粉酶水平的变化;统计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治愈69例(94.5%),转科4例(5.5%),住院(15.15±3.80)d。治疗后,肠鸣音次数显著增加,腹膜刺激征评分、APACHE-Ⅱ评分及IAP显著降低(P<0.05);血WBC、CRP水平及腹腔积液/腹膜透析液中总蛋白、有核细胞计数、淀粉酶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软式内镜经脐路径腹腔灌洗透析治疗SAP创伤小,对急性反应期并发有腹膜炎、肠麻痹、腹腔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的SAP患者疗效显著,并且早期治疗效果好。
孙传涛朱惠明黄庆娟蔡筱彦王立生王立生师瑞月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腹膜透析软式内镜炎症因子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方案的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100例HL-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成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50例实施常规治疗,规范治疗组50例实施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规范治疗组手术治疗的人数、病死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对HL-SAP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有助于减少手术治疗的人数,降低病死率以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熊高飞江堤刘玉杰朱惠明
关键词: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双歧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巨噬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然后以WPG刺激巨噬细胞后,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染液染色,最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巨噬细胞的细胞骨架。结果和对照组相比,WPG刺激巨噬细胞后,其胞内肌动蛋白减少且排列更加紊乱,同时胞膜荧光强度减弱,胞外放射状荧光物质减少,甚至消失。结论双歧双歧杆菌的WPG在激活巨噬细胞的过程中可影响其细胞骨架。
荀安营王立生李迎雪曾位森马晓冬朱惠明罗深秋
关键词: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巨噬细胞细胞骨架
程序化治疗在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中的价值
2001年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程序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9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给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静点或善得定静点—内镜下硬化剂 +套扎治疗及 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维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静点或善得定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程序化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4 87%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0 65 % ,程序化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 :制定程序化治疗方案便于操作、掌握 ,对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有显著疗效 ,特别是三腔二囊管的准确应用要予以重视。
王玉林朱惠明黄勋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抢救疗效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被引量:1
2005年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氩气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应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48例患者止血成功率为93 .75%,无1例发生穿孔,一般并发症症状均于1w内消失。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使用方便、疗效佳、安全性好、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治疗前、中、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罗伟香朱惠明师瑞月田艳辉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并发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