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小龙

作品数:1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博物馆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8篇文物
  • 4篇出土
  • 3篇文物保护
  • 3篇馆藏
  • 2篇丝织
  • 2篇青铜
  • 2篇嘴子
  • 2篇木质文物
  • 2篇汉墓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1篇颜料
  • 1篇织品
  • 1篇射线探伤
  • 1篇数字化
  • 1篇丝织品
  • 1篇缩水变形
  • 1篇探伤
  • 1篇铜戈
  • 1篇青铜文物

机构

  • 14篇甘肃省博物馆
  • 1篇敦煌研究院
  • 1篇中国文物研究...

作者

  • 14篇田小龙
  • 6篇韩鉴卿
  • 4篇卢燕玲
  • 3篇陈庚龄
  • 2篇康明大
  • 1篇于宗仁
  • 1篇马菁毓

传媒

  • 3篇丝绸之路
  • 2篇敦煌研究
  • 2篇文物鉴定与鉴...
  • 1篇文物春秋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东方收藏
  • 1篇收藏与投资
  • 1篇中国第八届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本文就数字化X射线摄影的基本工作原理作一概述.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通过与常规X射线摄影进行比较,说明在文物保护研究领域,数字化X射线摄影可逐步取代常规X射线摄影.
田小龙韩鉴卿
关键词:数字化文物保护
文献传递
武威磨嘴子汉墓新近出土木质文物的保护
由于墓葬环境及出土后保存环境因素的影响,木质文物糟朽、霉变、彩绘脱落,甚至崩裂,因而应及时实施科学的保护措施,以免再次发生损坏。本文对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新近出土木质文物的表面清理、糟朽器物的渗透填充加固、彩绘层加固、散件...
卢燕玲韩鉴卿田小龙
关键词:汉墓木质文物文物保护
铜鎏金佛像的检测分析研究——以炳灵寺金属文物保护为例
2024年
文章主要对炳灵寺研究所馆藏金属文物进行检测分析,按照可移动金属文物病害评估规程对文物的材质、腐蚀产物进行研究,制订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这些检测分析手段为实施保护修复路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保护修复也有效地减缓了文物进一步劣化的趋势。
田小龙
甘肃河西魏晋画像砖画面固色及砖体脱盐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运用X 射线衍射仪对高台骆驼城魏晋墓出土画像砖盐碱成分进行了分析 ,并与河西其他地区 (嘉峪关等地 )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河西地区画像砖的特点对画面进行了加固 ,对砖体进行了脱盐 。
卢燕玲韩鉴卿田小龙于宗仁
关键词:画像砖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以馆藏文物保护修复为例
2019年
本文通过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中实际遇到的一些案例,从病害调查入手,结合文献资料,利用现代科学分析手段,对文物再认识、再研究,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揭示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而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田小龙
关键词:馆藏文物文物价值
灵台白草坡出土铜戈分析研究
2021年
本文以白草坡出土铜戈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探伤、SEM-EDS、XRF、激光拉曼光谱等方法对34件器物进行结构形态、合金成分、腐蚀产物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戈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锈蚀产物主要以副氯铜、赤铜矿等为主。
田小龙韩鉴卿
关键词:铜戈X射线探伤
武威磨嘴子汉墓新近出土木质文物的保护
由于墓葬环境及出土后保存环境因素的影响,木质文物糟朽、霉变、彩绘脱落,甚至崩裂, 因而应及时实施科学的保护措施,以免再次发生损坏。本文对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新近出土木质文物的表面清理、糟朽器物的渗透填充加固、彩绘层加固、散...
卢燕玲韩鉴卿田小龙
关键词:木质文物
文献传递
甘肃武威磨咀子出土汉代木牛车抢救性复原修复被引量:6
2010年
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木牛车,两轮巨大,造型简约、独特,是河西走廊乃至西域特有样式。器物因受埋藏环境和保存环境影响,具有糟朽木器的典型特征,车体结构因腐蚀严重而坍塌散架,木质收缩变形,车轮残损、残缺,车辕、车轴断裂,车軨、车軧残失,车毂及附属部件酥解、粉化,以致无法组合成形。为此,对这批木牛车实施了抢救性复原修复。修复工作采用考古出土的汉代棺板木作为修复材料,使用棺板木木屑及聚醋酸乙烯乳液混合物用于补全、补缺和外观做旧;回收利用老化的竹签条或棉签棒对车辐进行了复原;采用滴管渗透的方法,使用PB72的乙酸丁酯或丙酮试剂对糟朽部件实施加固;最后,采用器物原始的铆眼套合技术,使木牛车历史原貌得到复原,修复效果良好。本工作可为其后糟朽木器的修复提供科学可行的材料和技术。
陈庚龄田小龙
一件青铜灶的保护与修复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从山西太原东太堡出土青铜灶的保存现状、腐蚀产物观察和制作工艺分析入手,介绍了如何根据观察和科学检测的结果,制定详细的保护修复计划并开展保护修复工作。最后谈到在保护修复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想法,以期对今后国内在青铜或其他金属文物的保护方面有所借鉴。
田小龙马菁毓
甘肃省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受损原因及保护对策分析
2012年
甘肃全省博物馆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科技保护健康评估结果表明,丝织类文物基本处于开放式的自然保存状态,受藏品保存环境及相关因素影响,长期遭受环境腐蚀,目前亟需科学保护。本文对目前甘肃省丝织类文物藏品腐蚀病害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藏品腐蚀受损原因进行了科学剖析;针对当前博物馆藏品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藏品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提出了相关科学、合理的对策及建议。
康明大陈庚龄田小龙
关键词:博物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