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洪亮

作品数:51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电子电信
  • 9篇机械工程
  • 7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光镊
  • 7篇激光
  • 7篇光学
  • 7篇捕获
  • 5篇作用势
  • 5篇相互作用势
  • 5篇光纤
  • 5篇光阱
  • 4篇电磁
  • 4篇光束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多通道
  • 3篇阵列传感器
  • 3篇丝材
  • 3篇微腔
  • 3篇莫尔条纹
  • 3篇拉盖尔-高斯...
  • 3篇回音壁模

机构

  • 42篇华侨大学
  • 8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合肥微尺度物...

作者

  • 49篇任洪亮
  • 7篇李银妹
  • 6篇周业鹏
  • 6篇王娟
  • 5篇庄礼辉
  • 4篇丁攀峰
  • 4篇卢希钊
  • 4篇李小燕
  • 3篇吴德华
  • 2篇周金华
  • 2篇刘斌
  • 2篇林志立
  • 1篇刘永欣
  • 1篇蒲继雄
  • 1篇郑虹
  • 1篇楼立人
  • 1篇王加贤
  • 1篇路平
  • 1篇陈子阳
  • 1篇庄其仁

传媒

  • 5篇华侨大学学报...
  • 5篇中国激光
  • 3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应用激光
  • 2篇科技风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光学与光电技...
  • 1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体微粒间相互作用势测量系统被引量:1
2011年
设计出以可编程控制器、伺服电机放大器、伺服电机和编码器为主要部件的可编程机械斩光器,并将其与多光镊系统相耦合,构建了胶体微粒间相互作用势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测量聚苯乙烯球悬浮液中两个小球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势,其结果与胶体稳定理论符合,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该斩光器具有良好的易用性、兼容性和可移植性。并且该系统能在可控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从粒子层次直接测量胶体粒子间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势,为深入研究胶体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手段和技术平台。
任洪亮周金华丁攀峰李银妹
关键词:相互作用势
光镊轴向阱位操控及器件安装误差对径向阱位操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光镊利用光学梯度力捕获和操控微小粒子,已经成为深入研究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微观机制的独特技术.光镊光束操控系统一般由扩束输入镜、扩束输出镜、调焦透镜、耦合透镜和压电转镜等光学元器件组成,以保证物镜后瞳充满的前提下实现光镊阱位操控.光镊阱位的三维精确操控是实现光镊位钳和力钳模式的基本条件.本文根据矩阵光学,对基于无穷远校正显微镜的光镊操控光路进行计算,分析扩束输入镜、调焦透镜和物镜轴向位置调整,以及压电转镜、调焦透镜和耦合透镜安装位置误差对光镊径向阱位操控精度的影响,得到了物镜高度调整基本不会影响光镊径向位置操控,压电转镜和调焦透镜的安装位置误差对光镊径向阱位操控精度影响最大等结论,提出了能够实现径向阱位精确操控的轴向阱位动态操控范围,为光镊设计和操控提供理论和实验指导.
任洪亮丁攀峰李小燕
关键词:光镊
非分散红外二氧化碳检测仪研制被引量:7
2017年
设计一种电调制、一体化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CO2气体分子对红外光的特征吸收和Lambert-beer定律,采用双通道设计,由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的两路信号经过1 Hz低通放大电路处理后,输入示波器显示.为了避免光源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5V稳压电路驱动红外光源,单片机对其进行1Hz亮灭调制.对两路输出信号进行计算,可得CO2体积分数.结果表明:检测仪量程为0%80%,响应时间小于1.5s.
刘恒任洪亮
关键词:CO2气体检测热释电传感器
一种激光切割头上的水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切割头上的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至少二种水冷模块,所述水冷模块包括用于镜片散热的镜片模块、用于激光切割头主体散热的侧边模块;所述侧边模块包括上盖、主体,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流道,所述流道末端设置出...
杨天航 陈轩宇 李小燕 颜丙功任洪亮
球差对光镊中粒子轴向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几何光学模型,取不同的粒子半径、数值孔径和探测深度,计算光镊中粒子受到的轴向力.从粒子在空间各位置的轴向力及其变化,分析球差对捕获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球差的存在,使得激光没有理想聚焦点,粒子在光镊中的稳定平衡点向负光轴方向位移,并降低了光镊捕获粒子的稳定性.
周业鹏任洪亮
关键词:光镊球差
一种多场景超便携光镊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场景超便携光镊装置,包括激光器、激光准直模块、激光扩束模块、二向色反射镜、充当物镜的透镜组、微型电动样品台、聚光透镜组、照明光源、摄影目镜、CMOS相机、控制板和显示屏;通过激光器发射单一波长的激光;...
程家琪任洪亮李小燕
文献传递
光镊对双层介质球作用力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模拟单光线在双层介质球各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分析了单光线对介质球施加的作用力,进而计算了整个高斯型激光束对小球施加的作用力。计算双层球的内层折射率分别为1.0和1.9时的捕获力,分析小球内层的半径和折射率对光镊捕获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内径和折射率对捕获力的影响显著。当内层折射率小于外层折射率时,光镊捕获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但是捕获的空间范围被压缩;而当内层折射率大于外层折射率时,光镊的捕获性能降低。双层球捕获力的分析结论为该类小球用做光手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周业鹏任洪亮王娟
关键词:几何光学光镊
T矩阵法在光镊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T矩阵法适合用来研究微粒尺寸与入射光波长相近时系统中光镊的捕获力。T矩阵法只取决于散射微粒的形状、尺寸大小、折射率及微粒在坐标系中的位置,而不受入射场约束。主要简述了T矩阵法基本原理和计算,综述了光镊中单个微粒、两个微粒及两个以上微粒捕获力和力矩的计算方法,并对T矩阵法在光镊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
王娟任洪亮周业鹏
关键词:光镊电磁散射
拉盖尔-高斯光束捕获双层球的捕获力计算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T矩阵法,计算拉盖尔-高斯光束(LGpl光束)光镊捕获双层球的捕获力。结果表明:随着数值孔径增大,光镊轴向和横向捕获效率最大值和捕获域均增加,数值孔径太小或太大时,光镊轴向和横向捕获效率会减小;球核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时,随包层折射率增加,光镊轴向和横向捕获效率不断增大,球核折射率小于包层折射率时,光镊轴向和横向捕获效率会随包层折射率增加而减小;随LGpl光束的角向节线数(l)增大光镊轴向捕获效率最大值先增加后减小,而随LGpl光束的径向节线数(p)增加轴向捕获效率最大值渐渐减小,曲线逐渐平行于横坐标轴。
王娟任洪亮
关键词:物理光学拉盖尔-高斯光束
具有频率和位置同步功能的斩光器
具有频率和位置同步功能的斩光器,属光电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与外界具有TTL输入或者输出信号的电荷耦合器件等设备在时间上或者频率上同步运行、对伺服电机具备位置和转速控制功能的斩光器。其技术要点:伺服电机驱动器(6)...
任洪亮庄礼辉李银妹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