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多晶
  • 5篇多晶硅
  • 4篇还原炉
  • 3篇蒸汽冷凝液
  • 3篇闪蒸
  • 3篇凝液
  • 3篇氢化炉
  • 3篇精馏
  • 3篇精馏装置
  • 3篇冷凝液
  • 3篇高温水
  • 1篇导电
  • 1篇导电体
  • 1篇底盘
  • 1篇电耗
  • 1篇电极
  • 1篇运行时间
  • 1篇三相电
  • 1篇歧化
  • 1篇歧化反应

机构

  • 8篇昆明冶研新材...

作者

  • 8篇张新红
  • 4篇曾亚龙
  • 4篇何书玉
  • 4篇杨丞杰
  • 3篇王世松
  • 3篇路向平
  • 3篇李春林
  • 3篇陆大军
  • 2篇李鸿祥
  • 2篇顾国宝
  • 2篇赵桂洁
  • 1篇黄磊
  • 1篇马启坤
  • 1篇付金林
  • 1篇宋东明
  • 1篇刘柯
  • 1篇周文韬
  • 1篇罗平
  • 1篇吴世伟

传媒

  • 2篇云南化工
  • 1篇中国化工贸易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氢化炉尾气温度控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氢化炉尾气温度控制设备,该设备包括:尾气输送管以及温度监控器,尾气输送管与换热器的尾气进口相连;温度监控器设置在尾气输送管上。利用该氢化炉尾气温度控制设备可以对氢化炉尾气进行降温,同时监测尾气进入汽化器之...
赵桂洁马启坤罗平顾国宝曾亚龙杨丞杰王世松张新红李鸿祥何书玉宋东明
文献传递
提高热氢化转化率的温度控制法
2013年
热氢化炉的反应温度是影响转化率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生产中热氢化炉难以直观得到炉内温度,对炉内温度的控制带来困难。针对此问题利用热量守恒原理从尾气温度入手反控炉内温度,进而控制氢化转化率。
张新红吴世伟
关键词:转化率
高温水循环及闪蒸一体罐以及用于生产多晶硅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高温水循环及闪蒸一体罐和用于制备多晶硅的系统。高温水循环及闪蒸一体罐包括:罐体,罐体内限定出闪蒸空间,且适于对闪蒸空间内的高温水进行闪蒸冷却;高温水进口,高温水进口设置在罐体上,并且适于与还原炉相连;冷却...
曾亚龙易忠海陆大军张新红路向平李春林
文献传递
影响热氢化炉稳定运行时间的因素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对氢化炉内加热载体的使用寿命、氢化炉铜排和电极绝缘值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氢化炉连续稳定运行时间的解决方法。
杨丞杰张新红王世松何书玉
关键词:多晶硅
高温水循环及闪蒸一体罐以及用于生产多晶硅的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高温水循环及闪蒸一体罐和用于制备多晶硅的系统。高温水循环及闪蒸一体罐包括:罐体,罐体内限定出闪蒸空间,用于对闪蒸空间内的高温水进行闪蒸冷却;高温水进口,高温水进口设置在罐体上,并且适于与还原炉相连;冷却水出口...
曾亚龙易忠海陆大军张新红路向平李春林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氢化炉的加热装置及氢化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氢化炉的加热装置,包括:底盘;多个加热器;多个电极,通过绝缘体贯穿底盘且多个电极沿底盘圆周方向分N环布置,多个电极被分为三组,每组中的多个电极被分为多对,每对电极的电极头部通过一个加热器相连,且每组...
赵桂洁顾国宝杨丞杰王世松何书玉李鸿祥陈忠苑付金林刘柯周文韬黄磊张新红
文献传递
12对棒还原炉提升产能降低电耗途径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对降低12对棒还原炉电耗的途径进行了论述,认为采用高电压击穿代替加热击穿,钟罩抛光,使用较长硅芯,控制进料温度,优化进料曲线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还原电耗。
张新红杨丞杰何书玉
关键词:多晶硅电耗
高温水循环及闪蒸一体罐以及用于生产多晶硅的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高温水循环及闪蒸一体罐和用于制备多晶硅的系统。高温水循环及闪蒸一体罐包括:罐体,罐体内限定出闪蒸空间,用于对闪蒸空间内的高温水进行闪蒸冷却;高温水进口,高温水进口设置在罐体上,并且适于与还原炉相连;冷却水出口...
曾亚龙易忠海陆大军张新红路向平李春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