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婷婷 作品数:5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更多>>
双向中继信道中Polar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设计 被引量:3 2016年 为解决双向中继信道中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或Turbo码的网络编码系统信道编码编译码算法及设备的复杂度太高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联合Polar编码与网络编码的中继转发策略.该策略利用无线通信中信号的叠加特性和Polar编码、网络编码的线性性质直接估计网络编码的码字,使得中继节点进行Polar译码的复杂度和信源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时间都比直接网络编码系统减少了50%.同时,由于基于信道极化理论的Polar码具有在离散无记忆信道BDMC(binary discrete memoryless channel)上达到信道容量及编译码算法简单等优点,使得所提方案不仅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更容易实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樊婷婷 杨维 许昌龙关键词:物理层网络编码 BER Polar码M-QAM系统编码码率及误比特率性能 被引量:2 2015年 将Polar码与高阶调制相结合,构成级联Polar码多级正交幅度调制(M-QAM)系统.为该级联系统提出了确定性比特信道熵参数,解决了级联系统Polar编码信息比特位的选取问题;同时,利用比特信道熵的累积概率分布,分析了Polar码码长和比特信噪比对级联系统中Polar码无差错传输最大可达码率的影响.通过对级联系统在16QAM和64QAM两种调制方式下系统误比特率性能的仿真发现;级联Polar码64QAM系统比级联Polar码16QAM系统具有更快的误比特率下降速度和更高的比特信噪比效率. 樊婷婷 杨维 许昌龙关键词:码率 高阶调制 误比特率 离散信号空间上的最小能量框架在升余弦脉冲信号上的去噪算法 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离散信号空间上的最小能量(小波)框架对升余弦脉冲信号展开去噪算法的研究。对于所给的2组不同最小能量框架,升余弦脉冲信号和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抽样离散信号在这2组框架的各个子数列下的分解系数将出现明显不同的统计特征。据此给出了2个具体的阈值去噪算法,两者都充分利用了最小能量框架在信号去噪应用上的优点,在保持发送原始信号成分的同时去除了部分噪声成分,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当调制方式为BPSK且升余弦脉冲信号受加性高斯白噪声影响时,如果利用2个算法对接收波形进行去噪预处理,则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大幅度提升,在误码率上可以分别获得3.1dB和2.7dB左右的性能增益。 谢映海 杨维 樊婷婷基于Polar码的BICM系统在AWGN信道中的性能 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研究Polar码在编码调制(CM)系统中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Polar码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系统.分析了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中不同调制方式对系统误比特率(BER)性能的影响,并将所提系统的BER性能与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BICM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QPSK调制下,基于Polar码的BICM系统与基于Polar码的无编码调制系统的BER曲线几乎完全重合;而在16QAM调制下,当码长较大时,基于Polar码的BICM系统较基于Polar码的无编码调制系统最大节省0.8 d B的比特信噪比.当信道编码码长为1 024、码率为0.5时,在中高比特信噪比区域上,基于Polar码的BICM系统可比基于LDPC码的BICM系统获得至少2 d B的比特信噪比增益. 樊婷婷 杨维 许昌龙关键词:LDPC码 BICM 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