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洋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乙酸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正交设计优化
  • 1篇乳酸-羟基乙...
  • 1篇乳酸-羟基乙...
  • 1篇羟基
  • 1篇羟基乙酸
  • 1篇微球
  • 1篇微丸
  • 1篇肠溶
  • 1篇肠溶微丸
  • 1篇处方
  • 1篇川芎
  • 1篇川芎嗪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篇黄桂华
  • 2篇石洋
  • 2篇徐淼
  • 2篇李岩
  • 1篇盛蕾
  • 1篇张娜
  • 1篇李慧
  • 1篇王凤燕

传媒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正交设计优化川芎嗪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处方与制备工艺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制备川芎嗪PLGA微球并考察其物理化学性质及体外释药性。方法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川芎嗪PLGA微球,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对微球的外观形态、粒径及粒度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以优化处方制备的川芎嗪PLGA微球为圆球形,粒度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10±2.2)μm,包封率为(81.36±1.15)%,载药量为(8.2±0.43)%,药物体外释放可延长至768h,释药特性符合Weibull方程,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证明,形成了新的物相,表明载药微球确已形成。结论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川芎嗪PLGA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高,粒径均匀,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石洋李慧徐淼李岩张娜黄桂华
关键词:川芎嗪微球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正交设计
炎琥宁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用水分散体系包衣技术制备炎琥宁肠溶微丸给药系统。方法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填充剂,SiO2为抗黏剂,40%乙醇为黏合剂,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以Eudragit L 30 D水分散体为包衣材料,乙基纤维素(EC)为阻滞剂,PEG6000为增塑剂,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包肠溶衣层。结果丸芯的最佳处方工艺为:炎琥宁∶MCC∶SiO2=7∶7∶5;挤出速度1 080 r/min,滚圆速度960 r/min,滚圆时间5 min;当EC与Eu-dragit L质量比为35∶65,增塑剂用量为1.71%,聚合物包衣增重为5%时,所制得炎琥宁肠溶微丸在人工胃液(pH1.0)中释放度<10%,在人工肠液(pH 6.8)中正常释放,2 h内释放大于80%,符合中国药典对肠溶制剂释放度的相关规定。结论调整丸芯及包衣的处方工艺参数可以制得体外释放行为符合药典规定的肠溶炎琥宁微丸。
徐淼李岩盛蕾王凤燕石洋黄桂华
关键词:肠溶微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