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翔宇
- 作品数:38 被引量:69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山羊奶与牛奶和人奶营养成分的比较被引量:69
- 2012年
- 对山羊奶、牛奶和人奶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了3种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别。通过比较发现,山羊奶在总体营养成分方面优于牛奶,更接近人奶。但山羊奶存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较低以及羊奶膻味的问题,应在营养上对这方面加以重视。
- 顾浩峰张富新梁蕾孙翔宇张怡
- 关键词:山羊奶牛奶营养成分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0
- 2012年
-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合成类二十烷酸化合物的前体,它们在体内的平衡对于稳定细胞膜功能、调控基因表达、维持细胞因子和脂蛋白平衡、抗心血管病、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目前营养生化研究热点之一。随着PUFAs开发应用领域的扩大,纯PUFAs脂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利用PUFAs的新来源——即利用微生物技术来生产PUFAs。介绍了PUFAs的生理作用和来源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体内代谢、生理功能、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生物发酵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 孙翔宇高贵田段爱莉顾浩峰李冰薛骞
-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活性生物发酵营养
- RP-HPLC法同时测定果酒中13种酚类化合物被引量:2
- 2016年
-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多种果酒中13种多酚类化合物(5种黄烷-3-醇、4种黄酮醇、2种酚酸、2种芪类)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Li Chrospher 100 RP-18e柱,流动相A为水(0.1%磷酸),流动相B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 L/min,检测波长为272 nm。在该色谱条件下各个物质在48 min内得到了良好的分离,各物质的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且回收率在73%~123%之间,重复性好,具有定量准确、快速等特点。运用该方法测定了6种葡萄酒、7种蓝莓酒、5种桑葚酒中13种酚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葡萄酒中含有全部13种多酚化合物,蓝莓酒中有10种,桑葚酒中有9种。葡萄酒中黄烷-3-醇的含量较高,蓝莓酒和桑葚酒中黄酮醇的含量较高,葡萄酒和桑葚酒均含有白藜芦醇,蓝莓酒不含。该方法准确、可靠,可适用于多种果酒中13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 王滢雪刘雪平孙翔宇侯彩云战吉宬
- 关键词:果酒酚类化合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葡萄酒在北京高校学生中的接受度调查被引量:4
- 2016年
- 中国作为葡萄酒新世界国家,大众对葡萄酒的认知和接受度不大,未来葡萄酒的发展势必要靠年轻一代来推动,而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重要群体,了解他们对葡萄酒的认知和接受度对未来葡萄酒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研究以北京地区六所高校大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来获取该群体对葡萄酒的接受和认知度,从调查结果了解到北京大学生很少饮酒,对葡萄酒的了解很少,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单一而稀少,对葡萄酒保持固有的印象,同时又缺乏改变这种印象的渠道和方法,通过此文调查的内容能够大概掌握北京大学生对葡萄酒的接受和了解程度,以期为葡萄酒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 徐平康孙翔宇战吉宬
- 关键词:北京高校大学生
- 红枣浑浊汁贮藏过程中浑浊稳定性的研究
- 2013年
- 为研究红枣浑浊汁在贮藏中的浑浊稳定性,进行了4、25、37℃贮藏枣汁67d的实验。测定了红枣浊汁贮藏过程中浊度、可溶性蛋白、总酚、可溶性固形物、澄清度、褐变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对红枣浊汁的浊度影响较大,在贮藏前10d内,25℃贮藏条件下枣汁的浊度最大,贮藏10d后,37℃贮藏条件下的枣汁浊度最大,4℃贮藏条件下的枣汁浊度最小;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和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贮藏温度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总酚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红枣浑浊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20d略有波动,贮藏后期趋于稳定;贮藏温度越高红枣浑浊汁透光率越低,并且在贮藏前10d,红枣浑浊汁的透光率明显增大;贮藏50d以后,透光率呈下降趋势;褐变指数随贮藏时间延长和贮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温度对枣汁贮藏过程中稳定性影响较大,贮存温度越高,枣汁的浑浊稳定性越差。实验发现4℃贮藏有利于其原有品质的保持,有利于保持枣汁的浑浊稳定性。
- 马婷婷黄瑞蕊田呈瑞孙翔宇梁涛黄微
- 关键词:红枣浑浊汁贮藏稳定性
- 单品种葡萄酒、商业葡萄酒酚类物质分析及发酵时去籽时间对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影响
-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分离及HPLC测定,建立了一种分离葡萄酒中十五种单体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了中国主要产区葡萄酒的酚类物质组成与抗氧化活性。为客观评价葡萄酒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给消费者提供参考。同时研究...
- 孙翔宇
- 关键词:葡萄酒葡萄籽
- 文献传递
- PCR技术基本原理教学方法被引量:2
- 2012年
- 分析了PCR第1至第6反应周期"长产物片段"与"短产物片段"类型、数量的变化,再用数学归纳法推导出第n个反应周期各种分子的数量。分析表明,PCR反应体系中的"长产物片段"有P,Q两种类型,"短产物片段"只有R一种类型;当循环数N=n时,Pn=2,Qn=Qn=2(n-2),Rn=2n-2n。将本分析方法用在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理解PCR的基本原理,教学效果理想。
- 高贵田李冰张宝善孙翔宇
- 关键词:PCR数学归纳法
- 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被引量:45
- 2013年
- 【目的】确定引起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选用常用的18种杀菌剂分别对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为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从不同病斑上分离出了3个纯化菌株,其形态特征相同。通过病原菌rDNA-ITS克隆测序、比对分析,3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应用BLASTn比对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该致病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在10μg·mL-1含药PDA平板上,7种杀菌剂对链格孢菌菌株的抑菌率均大于80%,分别为400 g·L-1氟硅唑、500 g·L-1异菌脲、80%戊唑醇、10%多抗霉素B、12.5%烯唑醇、33.5%喹啉酮和10%苯醚甲环唑。【结论】确定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由链格孢引起,400 g·L-1氟硅唑、500 g·L-1异菌脲、10%多抗霉素B和10%苯醚甲环唑对链格孢抑菌效果较强。
- 赵金梅高贵田谷留杰孙翔宇薛敏耿鹏飞雷玉山
- 关键词:中华猕猴桃褐斑病链格孢
- 基于HPLC-ECD法与聚类分析的中国白酒品质鉴别被引量:7
- 2018年
- 白酒中的活性物质影响人的味觉,是感官品评的重要指标之一,库仑阵列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检测白酒中电化学活性物质。建立了我国白酒的HPLC-ECD检测方法,在最优色谱条件下,8通道能采集固态法白酒中102个信息峰,各物质得到了很好的分离,精密度、稳定性高;样品无需前处理,检测到的物质无需定性、定量分析,简便快捷、成本低。使用该方法对固态法白酒与酒精勾兑白酒进行分析,发现能够检测到白酒中多种活性物质,指纹图谱信息丰富,两种白酒谱图差异明显。同时,运用聚类分析对检测数据处理,能实现准确区分固态法白酒与酒精勾兑白酒。运用该方法进一步分析不同勾兑比例的固液法白酒,聚类结果与实际相符,白酒样品被准确分为4类:固态法白酒体积分数分别为10%、15%、75%和100%。该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白酒分类鉴定。
- 于静孙翔宇王宏镭黄卫东
- 关键词:白酒固态法白酒
- 天然褪黑素及其同分异构体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对人体、动物和植物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小分子活性物质。许多食品中普遍含有一定量的天然褪黑素及其同分异构体,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褪黑素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发现与检测,在食品中的含量分布,褪黑素及同分异构体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褪黑素及其同分异构体在食品研究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王成刘兴艳孙翔宇赵芳战吉宬黄卫东
- 关键词:褪黑素同分异构体发酵食品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