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帅
-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柴油机尾气余热驱动氨水吸收式冷冻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构建了应用于渔船的柴油机尾气余热驱动的氨水吸收式冷冻机,并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回热优化循环采用了侧线冷却精馏和侧线加热发生的系统架构,使用紧凑小尺度换热器减小船舶摇摆和震动对冷冻机稳定运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冻机能够平稳运行,不因发动机功率的剧烈变化而受到影响。冷冻机在蒸发温度(–22~–16)℃,冷凝温度在(24~33)℃时,机组输出冷量在(25~31)k W之间,热力COP在0.49~0.56之间。
- 杜帅王如竹夏再忠
- 关键词:氨水吸收发动机尾气
- 大压差下静止氨水表面吸收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对大压差下静止氨水溶液表面吸收氨蒸气过程中热质传递现象的分析,建立了该吸收过程传热传质相互耦合的数学物理模型。在氨蒸气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推导出氨水溶液温度场、浓度场以及表征相界面传质的无量纲准则数的理论表达式,结果证明:相界面处氨浓度、温度均为定值,该值只取决于吸收的初始条件。在引入氨水相平衡方程的前提下,拟合出了传质准则数与初始压差、氨水溶液初始参数的半经验关联式,获得了一定初始条件下时均传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显示:在吸收开始时,时均传质量最大,随着吸收时间的增加,时均传质量迅速下降。
- 董曼夏再忠王如竹杜帅
- 关键词:氨水吸收传热传质
- (火积)方法在低品位工业余热利用的换热网络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低品位工业余热的有效利用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CO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能量系统集成和相应的换热网络优化是余热利用的有效方法.(火积)方法可以量化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性,能够指导和评价换热网络的优化,但是(火积)方法在余热利用的换热网络优化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较为缺乏.本文基于(火积)方法对某工业园区蒸汽凝水余热利用的既有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通过减小换热过程(火积)耗散的原理进行了换热网络优化,使得高品位余热用于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满足当地的空调制冷需求,将高品位余热排放转换为低品位余热排放.优化的换热网络指导了实际蒸汽凝水余热利用工程改造.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的海水直接冷却的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达到3430 kW,COP达到0.76.蒸汽凝水换热过程的(火积)耗散降低了57.3%,蒸汽凝水余热利用的热效率和?效率分别提升了55.8%和81.1%,验证了(火积)方法在低品位余热利用换热网络优化中应用的有效性.
- 杜帅徐震原王如竹杨纯
- 关键词:工业余热换热网络吸收式制冷机
- 小型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呼吸泵的特性研究
- 2014年
- 针对小型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泵送技术——呼吸泵,利用系统内的高压氨气,借助于"呼吸"手段,实现小流量和高扬程的液体泵送。对呼吸泵工作腔中氨水表面非定常吸收特性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获得了相界面传质的理论表达式;理论分析了影响呼吸泵效率的各种因素,给出了一定运行工况时的设计原则,即呼吸泵的结构尺寸、控制参数和运行工况之间的匹配关系: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工作腔余隙容积越小越好,无量纲数√Dτ2/L2越小越好。
- 董曼夏再忠杜帅王如竹
- 关键词:氨水吸收传热传质
- 工业余热热泵及余热网络化利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29
- 2017年
- 当前工业能源消耗中所排放的低品位余热量大面广,若采用高效的余热利用技术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工业余热热泵技术可以实现余热品位的提升或容量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将回收的热量应用到工业流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域供热及供冷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与化学热泵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目前三种热泵技术都在工质、循环以及系统创新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容量、能效比、温升与可靠性方面存在不可兼得的瓶颈问题。此外,工业余热根据种类以及温度品位的不同,适用场合与特点也各不相同。但目前在余热回收利用的设备与系统方面,缺乏针对不同余热特点的指导性设计准则。未来的研究需要集中在发展效率高、容量大、热适应性好、稳定可靠的热泵技术,形成各余热热泵互补利用的广谱化设计准则。同时需要通过对余热的热、电、冷、储、运的网络化利用进行余热系统高质化集成,实现工业余热的高效利用。
- 王如竹王丽伟蔡军杜帅胡斌潘权稳江龙徐震原
- 关键词:工业余热压缩式热泵化学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