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兴玉

作品数:36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香蕉
  • 10篇枯萎病
  • 6篇试管苗
  • 6篇抗枯萎病
  • 5篇植物
  • 5篇香蕉品种
  • 5篇抗病
  • 5篇枯萎
  • 4篇香蕉试管苗
  • 4篇果穗
  • 4篇催熟
  • 3篇选育
  • 3篇自然突变
  • 3篇离体接种
  • 3篇镰刀
  • 3篇镰刀菌
  • 3篇抗病性
  • 3篇果形
  • 3篇粉蕉
  • 3篇濒危

机构

  • 28篇广东省农业科...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华...
  • 4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34篇杨兴玉
  • 20篇黄秉智
  • 17篇吴元立
  • 16篇许林兵
  • 12篇肖维强
  • 7篇杨护
  • 5篇彭新湘
  • 4篇马国华
  • 2篇陈石
  • 2篇梁开明
  • 2篇李华平
  • 2篇吕金凤
  • 2篇李静
  • 2篇赵杰堂
  • 2篇胡玉姬
  • 2篇覃新导
  • 2篇张新华
  • 1篇刘焕芳
  • 1篇陈秀龙
  • 1篇章家恩

传媒

  • 2篇果树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 2篇中国果业信息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棕苗期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对采集于广东江门的油棕病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此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这是在我国属首次发现由小孢拟盘多毛孢菌引起油棕叶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8~30℃,p H为6.0~8.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p H为6.0~9.0。菌丝对碳源的利用效果最高为D-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对氮源的利用效率以蛋白胨最高,明显优于其他氮源,而以可溶性淀粉、D-半乳糖、D-麦芽糖、葡萄糖为碳源,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最高,分别为94.33%、90.00%、88.33%、89.67%,四者差异不显著;以蛋白胨和硝酸钾为氮源,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分别为80.33%和74.00%。
郑丽杨兴玉谢昌平李静冯朝阳曾宪海田婉莹沈会芳覃新导
关键词:油棕叶斑病生物学特性
高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佳丽的选育被引量:3
2022年
佳丽(Musa acuminata,AA)香蕉是从泰美人蕉(M.acuminata,AA)不定芽通过^(60)Co-γ辐射诱变选育的出香蕉新品种。假茎高2.39~3.31 m,叶姿直立,叶形比为3.23,大叶芽和组培苗的叶子细长,且有紫斑叶,果穗生长位置呈45°。幼果及果轴多茸毛,果形弯,果顶长尖。熟果皮为黄色,果肉为象牙白,肉质结实,风味浓甜,香味浓香。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26.6%,可滴定酸含量3.24 g·kg^(-1),总糖含量20.3 g·100 g^(-1),维生素C含量10.8 mg·100 g^(-1),粗纤维含量0.1%。生长周期较贡蕉短,从种植至收获220~270 d,佳丽蕉的挂果期1.5~2.7个月,可宿根栽培,一年可收多造。相较贡蕉,佳丽蕉货架期长,广州夏天可保存3~5 d,冬春可保存5~7 d。相较香芽蕉,佳丽有更好的抗风性。每666.7 m^(2)种植220~280株,单株产6~16 kg。高抗枯萎病1号和4号生理小种,可在香蕉枯萎病区试种推广。
杨兴玉肖维强许林兵李华平黄秉智
关键词:香蕉高抗枯萎病
香蕉新品种——南天红
2021年
“南天红”由“南天黄”的自然突变选育而成。2019年12月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该品种果指微弯,圆柱形,果顶钝尖。果梳数6~13梳,每梳果指数14~30个,果皮厚且易剥离。果肉结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5%,甜度及香味优于普通香牙蕉。
杨兴玉许林兵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权自然突变甜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香蕉
抗枯萎病粉蕉新品种'粉杂1号'的选育
香蕉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和粮食作物之一,但是香蕉枯萎病严重威胁着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选育抗病新品种是防治枯萎病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粉杂1 号'粉蕉是以'广粉1号'为亲本材料,从其种子实生苗中选种获得的粉蕉新品种.20...
胡玲玉吴元立杨护许林兵杨兴玉黄秉智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栽培技术
不同条件对‘巴西蕉’和‘南天黄’香蕉后熟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南天黄’为性状优良且抗枯萎病的香蕉新品种,其后熟条件与传统栽培品种‘巴西蕉’不同,然而生产中常以统一做法对‘南天黄’进行催熟,易造成生产误判。为提高香蕉品质,延长货架期,本研究以500 mg/L乙烯利喷雾处理后的‘南天黄’与‘巴西蕉’果实为材料,实验分为(22±2)℃处理组(T2)、(22±2)℃+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薄膜包装处理组(T-2)、17℃处理组(T1)、17℃+BOPP薄膜包装处理组(T-1),观察果皮色差、果肉硬度、果实质量损失率、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变化和货架期的特点,以此制定‘南天黄’合理催熟方案。T1、T-1处理组‘南天黄’褪绿转黄(催熟时间)比‘巴西蕉’早1 d,T1处理组‘南天黄’比‘巴西蕉’货架期长2 d;T2处理组‘南天黄’褪绿转黄比‘巴西蕉’迟1 d,货架期长2 d;与T2处理组相比,T1处理组香蕉后熟末期硬度、色差L*值、C*值、a*值更大,货架期长2 d,但后熟后颜色不如T2处理组的鲜黄;BOPP包装延缓了褪绿转黄,使催熟时间延长4 d,货架期缩短。因此前期高温(21℃)后期低温(17℃)是‘南天黄’获得较好的货架品质和货架期的后熟条件。
肖维强黄秉智戴宏芬杨兴玉许林兵
关键词:香蕉催熟乙烯利
番荔枝科7属叶表皮形态观察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番荔枝科7属13种叶片上、下表面的表皮细胞、表皮毛和气孔器形态。所观察种类的表皮细胞覆盖角质层或蜡层,表皮细胞的排列都很整齐。表皮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垂直或呈波状,仅皂帽花属(Dasymach...
杨兴玉徐凤霞
关键词:番荔枝科叶片表皮形态
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个体发育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解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发育过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个体发育。结果表明,檀香维管组织的分化分为两个时期:入侵前和入侵后。吸器维管组织发育始于盘状吸器时期,起源于吸器基部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后分为两束。侵入前无向顶的分化,处于吸器基部。侵入后随吸管深入寄主根与寄主根维管束连通,形成具有吸收功能的维管组织。成熟吸器维管组织呈倒烧瓶结构,仅处于吸器烧瓶核心两边,由木质部组成而无韧皮部。檀香的吸器维管组织发育有两个因素诱导,一个是遗传因素,另一个为寄主。这些为檀香半寄生性特性研究提供了形态解剖学基础。
杨兴玉刘焕芳魏守兴覃新导陈石马国华
关键词:檀香吸器维管组织导管分子
粉杂1号粉蕉的组培快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粉杂1号粉蕉的组培快繁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挑选假茎绿色、粗壮、高度为3.2~4.5m,果穗较大,果指连体果较少,果形正常,品质好的植株为母株;对母株上的吸芽喷淋多菌灵和链霉素的...
黄秉智杨护许林兵吴元立杨兴玉肖维强
一种香蕉根系离体水培系统及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蕉根系离体水培系统及培养方法,通过在培养容器主体中搭设培养底座和培养平台,并通过设置在培养平台上的小孔和在设置在培养底座四周的通气孔,解决了香蕉根系对氧气需求量大的问题,利用简洁的结构保障了香蕉试管苗的...
吴元立黄秉智彭新湘张建军杨兴玉
一种高温黄熟香蕉的电商运输方法
本发明属于果蔬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黄熟香蕉的电商运输方法。本发明通过依据运输气温和运输时长而将不同成熟度的香蕉进行组合包装运输的方式进行香蕉的运输和销售,可以利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进行催熟,进而使不同成熟度的香蕉...
许林兵肖维强张云雪吴元立杨兴玉曾鸿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