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重 作品数:20 被引量:162 H指数:6 供职机构: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分束脾蒂离断术在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分束脾蒂离断术在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4月,将我院85例巨脾病人随机分成传统脾蒂离断组(n=40)和分束脾蒂离断组(n=45),就脾蒂继发出血、胰瘘、脾热、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束脾蒂离断组术后无脾蒂继发出血;胰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脾蒂离断组(P<0.05);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束脾蒂离断术可减少巨脾切除术后脾蒂继发出血,预防胰瘘的发生。 荆晓岳 张德重 闫争强 王建国 秦双 孔凡明关键词:脾切除术 巨脾 胰瘘 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肝癌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ells,CIK)共培养后的细胞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用肝癌细胞HepG2抗原冲击DC(Ag-DC),并将其与CIK共培养(Ag-DC-CIK),观察CIK和Ag-DC-CIK的细胞表型及增殖活性,并以肝癌细胞HepG2作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CIK和Ag-DC-CIK的杀伤活性。结果: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Ag-DC-CIK细胞群增殖活性明显增强,且高表达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其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与CIK共培养获得的Ag-DC-CIK增殖活性和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IK细胞。 周兵 张德重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肝癌细胞 通窍活血汤对外伤后水瘀互结型脑积水患者血清神经生化标志物及脑脊液p73,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对外伤后水瘀互结型脑积水患者血清神经生化标志物及脑脊液p73,p38表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诊断为外伤后脑积水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窍活血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人脑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Protein 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脑脊液p73,p38水平,术前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MBP,S100β,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脑脊液p73,p38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MMSE,GCS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其降低外伤后水瘀互结型脑积水患者血清MBP,S-100β,NSE水平,提高脑脊液p73,p38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冯辉 藏莉 张德重关键词:通窍活血汤 外伤后脑积水 咪达唑仑联合曲马多对实施胃肠外科肿瘤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曲马多对实施胃肠外科肿瘤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胃肠外科肿瘤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曲马多片100 mg,每日3次+咪达唑仑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60 m L中静脉泵注,2.5 m L/h,连续泵注24 h,持续3 d;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肌内注射,每日3次,连用3 d。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睡眠质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术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术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曲马多可显著减轻胃肠外科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张德重 王丽丽关键词:咪达唑仑 曲马多 术后康复 胃肠外科 肿瘤 坠积性肺炎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显露喉返神经组202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62例。结果:显露组暂时性损伤2例,无永久性损伤,未显露组暂时性损伤4例,永久性损伤2例。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密切相关,熟悉喉返神经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术中解剖喉返神经有助于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张德重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疗分析 2011年 目的 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病情特征,总结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绝大多数均能治愈,而不应急于手术,严格把握再次手术指征。 张德重关键词:炎性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270例胆囊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入选2000年6月-2010年12月在某院普通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27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70例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127)和传统开腹手术组(n=143),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情况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显著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7例术后使用止痛药,使用率为5.5%,显著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囊手术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更安全,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张德重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胃癌患者围术期血清IL-2、IL-6、TNF-α、NO及IGF-Ⅱ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术期血清IL-2、IL-6、TNF-α、NO及IGF-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35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监测围术期观察组IL-2、IL-6、TNF-α、NO和IGF-Ⅱ水平变化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IL-2、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6、TNF-α、IGF-Ⅱ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2、NO术后d1均轻度升高,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3、d7、d10时IL-2、NO水平逐渐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10时IL-2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O水平则接近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IGF-Ⅱ术后d1均轻度降低,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3、d7、d10IL-6、TNF-α、IGF-Ⅱ水平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0时均已接近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分泌调节紊乱,监测围术期血清中IL-2、IL-6、TNF-α、NO及IGF-Ⅱ水平的变化对胃癌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德重 毛兴江 孔凡明关键词:胃癌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12例报告 2010年 目的总结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方法和手术经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12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50~100min,术后平均住院3~7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疝复发。结论应用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操作简易,值得临床推广。 张德重关键词:腹壁切口疝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时机选择探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4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2例均治愈,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适时中转开腹,保护患者安全问题是第一位的。 张德重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 中转开腹 手术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