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立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行政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会计
  • 7篇企业
  • 5篇企业会计
  • 4篇资产
  • 4篇会计制度
  • 3篇企业会计制度
  • 2篇信息披露
  • 2篇所得税
  • 2篇披露
  • 2篇企业会计准则
  • 2篇谨慎
  • 2篇会计核算
  • 2篇会计准则
  • 2篇《企业会计制...
  • 1篇贷款
  • 1篇贷款损失
  • 1篇贷款损失准备
  • 1篇垫款
  • 1篇信息失真
  • 1篇信息质量

机构

  • 14篇四川行政学院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14篇周立
  • 1篇王东

传媒

  • 4篇四川行政学院...
  • 2篇财会通讯(上...
  • 1篇经济论坛
  • 1篇经济师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西南金融
  • 1篇北方经济
  • 1篇商情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解析
2003年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 ,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作了一些新的规定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特殊情况下固定资产的确认、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 ,对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会计处理规定作一解析。
周立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固定资产折旧会计确认
两税合一:发展我国经济的上善之举
2007年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所得部法),并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历经近10年艰难博弈的“两税合一”即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成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终于尘埃落定。它既符合国际惯例,符合公平税负的原则,也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周立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所得税法全国人大尘埃落定国际惯例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金额的确定及其账务处理
2005年
周立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账务处理会计制度
虚假与制约: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被引量:8
2004年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披露屡禁不止,扰乱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体系中的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因此,应当进一步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加强政府监管,强化政府职责;做到诚信勤勉,提升职业道德;建立专用系统,丰富披露手段。以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周立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虚假
刍议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的评价被引量:4
2004年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作为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法规 ,对作为单位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会计控制所作出的规定 ,其实施中的效果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对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这是其实施过程的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也关系到《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真正的贯彻执行。
周立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
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所得税纳税调整被引量:2
2006年
周立
关键词:所得税纳税调整资产清偿债务《企业会计制度》债务重组准则现金税务服务
新《会计法》:会计信息质量的法律保障
2000年
2000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会计法》,是会计法制建设上的又一里程碑,它为治理会计信息的失真,提供了几乎是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使这一目前广泛存在、屡禁不止的现象,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彻底的根治。
周立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法律保障新《会计法》
浅谈《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标准变化
2001年
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规范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等,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它在诸多会计核算标准上,有着重大的突破,是一套料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我国会计实务的重要工具。
周立
关键词:会计核算标准
国内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合理计量探析
2007年
一,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具体资产范围 按照《指引》第二条规定,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那么,这里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贷款究竟指哪些昵?对此,《指引》第三条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说明,即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范围为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拆出资金等。结合(《会计制度》的规定来看,这一规定将“拆出资金”(包括拆放同业及拆放金融性公司)纳入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范围。两项法规对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范围规定的不一致,不仅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目前执行《会计制度》的上市商业银行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范围的选择上的“两难”。而且还影响了其披露的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因此,笔者认为,鉴于拆出资金与贷款从性质上看同属于银行的授信资产,对其作相同的会计处理应该更为恰当。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应将拆出资金纳入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范围。
周立
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国内商业银行信用证垫款资产范围谨慎会计原则上市商业银行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的突破性运用
2005年
周立
关键词:《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防范金融风险会计标准资产质量信息披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