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飞
- 作品数:47 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海上砂岩油藏注自生 CO_(2)体系实验及提高采收率机理被引量:2
- 2023年
- 针对自生CO_(2)技术增产功能多元化、提高采收率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综合利用理化性能评价、岩心驱替及结构表征实验,通过研究体系配方、界面张力、原油黏度、提高采收率效果及岩心孔喉结构的变化,明确了自生CO_(2)技术的主要增产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自生CO_(2)体系中最佳的生气剂与释气剂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最佳体系质量分数为21.5%,此时的CO_(2)生气效率接近最大值。自生CO_(2)体系在均质和非均质岩心中均具有良好的驱替效率,注入自生CO_(2)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EOR)的机理主要包括:①体系中的生气剂(碱性)可以降低原油与体系间的界面张力(IFT);②在地层中产生的CO_(2)会使原油膨胀、降低原油黏度;③生气剂与释气剂反应放热可溶解有机物并提高采收率,CO_(2)生成过程和清除堵塞引起的压力波动也有助于改变驱油路径、提高采收率。研究成果为自生CO_(2)的技术优化和矿场实践提供了依据。
- 郑玉飞李翔李翔冯轩刘文辉王硕
- 关键词:EOR海上油田
- 用于超临界CO<Sub>2</Sub>驱油的CO<Sub>2</Sub>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临界CO<Sub>2</Sub>驱油的CO<Sub>2</Sub>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超临界CO<Sub>2</Sub>驱油的CO<Sub>2</Sub...
- 郑玉飞宫汝祥高亚慧李翔朱彤宇薄振宇柏溢刘伟伟江群
- 海上油田同源闭式注水流量控制装置研究与应用
- 2025年
- 同源闭式注水工艺兼具生产和注水功能,管柱结构较为复杂,注水温度也较高,同时传统的投捞水嘴式流量调节方式存在调节效率低、大斜度井不适用等不足。为此,在优选控制方式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流量控制装置的关键结构和参数,形成了适用于多井同源闭式注水的多级液控流量控制装置,通过地面性能试验验证了流量控制装置耐高温高压、大排量调节的性能。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多级液控流量控制装置满足150℃高温、60 MPa高压生产条件,换挡机构可满足3600次挡位调节,满足3000 m^(3)/d大排量注水和12级流量精细调节;装置的动密封和换挡结构设计合理,应用可靠性高,可实现地面控制调节井下水嘴开度,配套的同源闭式注水调配技术满足海上油田多井同源闭式注水分层调配需求。研究结果可为海上油田同源闭式注水工艺提供技术支撑。
- 赵广渊赵广渊李越杨树坤郑玉飞李越黄泽超
- 关键词:海上油田液压控制动密封
- 渤海P油田层内生成CO2调驱技术被引量:6
- 2020年
- 针对渤海P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强度大,注入水突进和无效循环导致水驱开发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层内生成CO2调驱技术研究。通过生气效率评价试验优选出最优生气体系,并利用Waring-Blender法和填砂管流动试验优选了配套发泡剂和稳定剂。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生气体系为生气剂A+释气剂D,其生气效率可达96.2%;发泡剂体系为0.2%发泡剂2+0.1%发泡剂5,其发泡体积为740 mL,析液半衰期为219 s;发泡体系中加入稳定剂1,对渗透率2 000~10 000 mD填砂模型的封堵率在90%以上。渤海P油田15个注采井组应用了层内生成CO2调驱技术,累计增注量69 986 m^3,累计增油量33 413 m^3,有效率达100%,有效期长达5个月。研究表明,层内生成CO2调驱技术技术对渤海P油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解决了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
- 郑玉飞李翔徐景亮于萌
- 关键词:调剖
- 用于超临界CO<SUB>2</SUB>驱油的CO<SUB>2</SUB>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临界CO<SUB>2</SUB>驱油的CO<SUB>2</SUB>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超临界CO<SUB>2</SUB>驱油的CO<SUB>2</SUB...
- 郑玉飞宫汝祥高亚慧李翔朱彤宇薄振宇柏溢刘伟伟江群
- 亚微米-微米级体膨颗粒调剖剂PAS的研制及应用
- 2024年
- 目的为满足渤海油田高含水井组对小尺寸、高性能调剖剂颗粒的需求,利用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为交联剂,纳米SiO2为改性剂,过硫酸铵(APS)和NaHSO_(3)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固核结构亚微米-微米级体膨颗粒调剖剂(PAS)。方法采用“预粉碎-球磨粉碎”两步法工艺研磨,然后通过红外表征了其分子结构,并研究温度、矿化度对其性能影响。利用填砂管模型驱替实验研究了PAS的注入性能、深部封堵能力、耐冲刷性能和提高采收率效果。结果PAS在水溶液中分布均匀,在粒径中值为17.30μm、温度为120℃、质量浓度为200000 mg/L条件下老化90天,凝胶强度依然较高。封堵与提高采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渗透率为3000×10^(−3)μm^(2)的条件下,封堵率达到98.0%以上,对非均质岩心提高采收率幅度大于22.8%。结论针对现场高孔高渗油藏开展现场试验,平均日增油达28.31 m^(3),稳油控水效果显著。
- 李翔李翔刘晓宇
- 关键词:调剖剂提高采收率
- 海上油田烃气驱气窜规律及封窜策略研究
- 2024年
- 针对海上某油田烃气驱阶段开发现状,充分考虑大倾角、断块复杂、非均质等油藏特点,建立了典型井组概念模型,分析气窜程度影响因素及主控因素,并优选气窜调堵技术,以增油量为指标进行技术适应性分析,得到气窜调堵策略图版。结果表明:该油藏烃气驱为非混相驱开发,影响气窜的主控因素为地层倾角、油藏厚度、物源方向,影响气窜程度的主控因素为注气强度、注采井距,影响烃气驱采收率的主控因素为渗透率级差、注气部位。优选动态调配、泡沫法、凝胶法进行调堵技术适应性分析,针对不同气窜类型制定不同的全生命周期封窜策略,针对顺物源和低注高采气窜类型采用动态调配或泡沫法调堵的封窜方法,针对非均质类型气窜采用泡沫+凝胶法调堵的方法封窜,针对断层遮挡类型气窜建议采用泡沫法或泡沫+凝胶法的封窜策略。
- 宫汝祥张雪娜黄子俊黄子俊郑玉飞郑玉飞高亚慧
- 关键词:海上油田数值模拟
- 预交联凝胶调驱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综述了预交联凝胶调驱剂的实验室合成研究和矿场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PPG性能改良(包括耐温耐盐性能、柔性弹性及小尺度智能材料及缓膨性能改良)及预交联凝胶调驱剂在高盐高温油藏、低温低盐砂岩厚油层、聚驱应用及复合使用弱凝胶封堵高渗区域和大裂缝中的应用。并对预交联凝胶调驱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48篇。
- 于萌铁磊磊张博李翔刘文辉郑玉飞
- 关键词:深部液流转向
- 海上油田多轮次自生CO_(2)泡沫调剖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自生CO_(2)泡沫体系在多轮次调剖中增油效果逐渐减弱,亟需分析该体系的效果递减规律。方法结合渤海油田的纵向非均质储层特征,利用大尺寸可视化平板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多轮次自生CO_(2)泡沫调剖的规律,尝试了延长体系的反应时间以增加其作用距离。结果水驱仅能波及纵向非均质模型下部的高渗层,未启动上部的低渗层;自生CO_(2)泡沫调剖体系可进入高渗层形成封堵,启动低渗层,第一轮调剖提高采收率值超过10%,但是随着调剖轮次的增加,体系未能进入储层更深的位置,提高采收率值不断降低,至第4轮调剖时不足1%;高渗层的剩余油在两翼部位富集,低渗层的剩余油分布均匀。结论自生CO_(2)泡沫体系的作用距离有限,调剖轮次增加却未能作用于更深储层,延长反应时间以增加其作用距离,多轮次调剖的效果更好,采收率总提高值为3.66%。
- 冯轩郑玉飞覃庆波鞠野李翔
- 关键词:纵向非均质数值模拟海上油田
- 一种调剖调驱剂及一种油气田层内的调剖调驱方法
- 一种调剖调驱剂及一种油气田层内的调剖调驱方法。所述调剖调驱剂由主剂、有机膦酸和助剂构成,在水中将所述调剖调驱剂中的主剂与有机膦酸混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助剂,随后将混合液体注入目标地层。本申请的调剖调驱剂为分子尺寸为纳米级...
- 刘文辉于萌李翔郑玉飞冯轩徐景亮杜朝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