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云波

作品数:35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6篇细胞
  • 5篇心脏
  • 5篇细胞系
  • 4篇对数期
  • 4篇药剂量
  • 4篇上清
  • 4篇上清液
  • 4篇培养上清
  • 4篇培养上清液
  • 4篇清液
  • 4篇细胞生长
  • 4篇细胞生长因子
  • 4篇化合物
  • 4篇给药
  • 4篇给药剂量
  • 3篇毒性
  • 3篇心脏细胞
  • 3篇养殖
  • 3篇石鲽
  • 3篇水产

机构

  • 19篇山东省分析测...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山东省科学院

作者

  • 31篇魏云波
  • 11篇刘书花
  • 9篇王兴民
  • 7篇李福伟
  • 6篇樊廷俊
  • 6篇姜国建
  • 6篇张瑞凌
  • 5篇李景超
  • 5篇方磊
  • 4篇周延生
  • 3篇丁尚志
  • 2篇庄会永
  • 2篇徐建荣
  • 2篇王晓
  • 2篇刘建华
  • 2篇王岱杰
  • 2篇段文娟
  • 2篇耿岩玲
  • 2篇林晓静
  • 2篇孙爱

传媒

  • 6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北方药学
  • 1篇科技传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H区带逆流色谱技术在离子型化合物分离制备中的应用
王晓段文娟庄会永王岱杰方磊刘建华李景超魏云波耿岩玲林晓静
该成果通过对pH区带逆流色谱技术对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规律进行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技术及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制备技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发表SCI论...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化学有效成分分离
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三种细胞系的建立、病毒敏感性以及环境污染物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
近年来,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和各种病毒性疾病的大规模爆发,给鱼类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查清鱼类病毒的感染途径和感染机理并从根本上解决鱼类病毒病,鱼类细胞系被广泛应用于病毒的分离繁殖、疫苗研制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
魏云波
关键词:细胞系虹彩病毒久效磷
文献传递
环境中典型多环芳烃对CD4+T细胞及其亚型的免疫调控研究
【目的】选取重要环境污染物16种多环芳烃(萘、蒽、菲、芘、芴、屈、苊、苊烯、荧蒽、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研究其对C...
魏云波吕翠侯召华冯金红韩婷婷薛安琪余迪
关键词:多环芳烃CD4+T细胞免疫调控AHR
文献传递
栀子苷在制备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栀子苷在制备治疗多发性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药物组合物、保健品。该组合物含有生物活性成分、还含有药用添加剂;所述生物活性成分为栀子苷。本发明证明了栀子苷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效果,并提供了栀子苷治疗的给药剂量和...
吕翠余迪冯金红郑婷侯召华魏云波韩贝贝
文献传递
石鲽鳍细胞系的建立及三丁基锡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建立石鲽鳍细胞系并研究三丁基锡对其毒性作用,根据石鲽鳍组织的特点采用特定酶消化法启动原代培养,并成功传代。试验结果显示,在24℃,培养于含有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及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pH值7.2)中的鳍细胞,生长分裂状态佳,为成纤维样细胞。传代培养后继续保持旺盛的生长分裂速度,可稳定传代。第60代石鲽鳍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46.7 h,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为48条。目前鳍细胞已传至第68代,已成功建立石鲽鳍细胞系。不同浓度三丁基锡处理后结果显示,1~80 ng/mL三丁基锡均可对鳍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三丁基锡对鳍细胞的48 h-IC50值为39.87 ng/mL。
魏云波刘书花王兴民周延生孙爱
关键词:石鲽三丁基锡毒性作用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的丙烯腈被引量:3
2012年
用二硫化碳解析活性炭管中的丙烯腈,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相关系数为0.999 9,回收率大于96.5%,结果表明:采用FFAP毛细管柱相比采用GDX-502填充柱,最低检出浓度有较大程度改进。
王兴民周延生李景超魏云波李福伟
关键词:毛细管柱丙烯腈气相色谱法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微生物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1年
我国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且危害极大,其中利用微生物进行的生物修复方法处理重金属污染优势明显,可有效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的研究进展,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张瑞凌魏云波刘书花李福伟王兴民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微生物处理
栀子苷在制备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栀子苷在制备治疗多发性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药物组合物、保健品。该组合物含有生物活性成分、还含有药用添加剂;所述生物活性成分为栀子苷。本发明证明了栀子苷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效果,并提供了栀子苷治疗的给药剂量和...
吕翠余迪冯金红郑婷侯召华魏云波韩贝贝
文献传递
流式细胞精细分型分析技术在环境与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报告介绍多色流式细胞检测实验的panel设计、compensation调节、细胞精细分型分析等,结合自身研究工作,举例说明流式细胞精细分型分析技术在环境与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日常流式细胞分析分选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讨论...
魏云波
关键词:细胞检测细胞分析
隐丹参酮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研究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抗血管生成的活性机制,为隐丹参酮治疗肿瘤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肺癌细胞株A549、前列腺癌细胞株PC-3,透明卵巢癌ES-2细胞5种肿瘤细胞。将不同浓度梯度的隐丹参酮(200、40、8、1.6、0.32μg/mL)分别与5种肿瘤细胞共培养48 h,采用MTT实验评价隐丹参酮的抗肿瘤活性。选取在抗肿瘤活性最强的细胞,采用流式分析其细胞周期的转变,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情况。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评价隐丹参酮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及其对磷酸化的VEGFR1、VEGFR2蛋白的调控作用。结果 在5种肿瘤细胞中,隐丹参酮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抗肿瘤活性最强。细胞周期分析的结果显示隐丹参酮主要能阻断MDA-MB-231细胞于G0/G1期,隐丹参酮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侵袭(P〈0.01),且在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处理下,其抑制侵袭的能力呈浓度依赖性(P〈0.01)。隐丹参酮能抑制血管生成,此外隐丹参酮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R1、VEGFR2的磷酸化水平。特别是在10μM和20μM浓度下,其抑制活性更为显著。结论 隐丹参酮具有抗肿瘤和抗血管生成的活性,可望成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策略。
冯金红郑婷侯召华吕翠王泉博张浩张宛俊魏云波
关键词:隐丹参酮抗肿瘤抗血管生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