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嫚 作品数:6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电子电信 更多>>
基于动态接触角的硅橡胶憎水性表征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当硅橡胶受到侵蚀和染污时,由于表面变得粗糙和溶质沉淀,导致接触角测量存在滞后效应,为了更合理表征硅橡胶的憎水性,将动态接触角方法用于硅橡胶憎水性的表征。该方法对材料表面通过注水/抽水的方式获得前进角/后退角。对洁净、浸泡、电晕和表面染污后的室温硫化硅橡胶涂层样本分别使用静态接触角方法、动态接触角方法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浸泡、染污、电晕后的样本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别较大,静态接触角测量随机性较大且易受拍照时延的影响,对表面憎水性的表征能力不够,后退角能很好地表征材料的憎水性,后退角越小,则材料表面越容易被浸润。文中同时对浸泡、电晕、染污前后表面的粗糙度增加、溶质沉淀原因进行了分析,理论上解释了接触角测量的滞后效应。笔者的研究对硅橡胶及高分子材料的憎水性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徐志钮 律方成 李嫚 和明关键词:硅橡胶 憎水性 静态接触角 交流电晕对RTV涂层憎水性丧失及恢复特性的影响 室温硫化(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ed,RTV)硅橡胶涂料作为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防污闪中的首选涂料,具有优异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憎水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RTV涂层的防污闪性能。工程上极不均匀电场... 李嫚关键词:交流电晕 憎水性 椭圆拟合算法在硅橡胶憎水性检测应用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快速提高椭圆拟合算法计算接触角的速度和精确度,实验分析了多种因素对算法精确度和实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合点数选择5个即可;选择的拟合点应在水珠边缘圆弧上近似均匀分布,当选择点偏向一端时误差急剧增加;随着噪声含量的增加误差增大,含噪时应选择5个边缘点然后对多次选择边缘点的计算结果求平均,可很大程度上减少误差;椭圆图像圆拟合算法稳定性虽高但误差仍不小,且误差随离心率的增加而增大,所得结果比真实值偏小。圆和椭圆拟合算法获得接触角所需时间主要为取点时间,随着取点数增加耗时增大。 徐志钮 律方成 李嫚 李和明关键词:硅橡胶 接触角 憎水性 RTV涂层染污后憎水性迁移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8 2011年 研究室温硫化(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ation,RTV)硅橡胶涂层染污后憎水性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对RTV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笔者以盐和灰的混合物模拟现场污秽,通过静态/动态接触角法表征憎水性,研究了迁移时间、温度、湿度、盐类型、灰类型、盐密、灰密对RTV涂层憎水性迁移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迁移时间的增加憎水性逐渐变好,迁移完全样本的接触角大于洁净样本;随温度增加迁移速度变快,且温度越高速度增加越快;随相对湿度增加迁移速度减慢,迁移所需时间非线性增大;ZnSO4迁移速度最快,NaNO3、NaCl、CaSO4相近;灰为硅藻土时污层的迁移速度快于高岭土的;随盐密/灰密(污秽度)的增加迁移速度有下降的趋势。 徐志钮 律方成 李嫚 李和明 董亮 王亚男关键词:室温硫化 染污 憎水性 迁移 影响因素 温度对硅橡胶电晕时憎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1年 为研究温度对交流电晕导致硅橡胶憎水性丧失和恢复的影响,搭建了1套硅橡胶电晕测试系统,系统首先利用针板电极产生极不均匀电场,其次基于USB-9215A采集卡和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搭建了施加电压和电晕电流的监测系统,最后基于ANSYS建立了多个针板电极模型并进行了电场分析,结果表明多针电晕系统中各针板电极相应处场强相等,并用同样厚度的多个试样的试验结果验证了各针板电极电晕效果的一致性。研究发现交流电晕后硅橡胶表面也存在电荷,必须进行释放,否则可能会给试验结果带来较大误差,为此进行了机理上的解释并给出了消除表面电荷的方法。另外研究了温度单一因素对硅橡胶憎水性丧失和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硅橡胶在电晕时憎水性丧失速度变慢,憎水性恢复速度变快。 徐志钮 律方成 李嫚 王秋莎 张彦军 刘云鹏关键词:硅橡胶 交流电晕 温度 憎水性 静态接触角 表面电荷 考虑液滴体积的接触角拟合算法 被引量:14 2010年 当液滴体积较小时其边缘近似为圆形,基于圆方程进行拟合的算法有望准确获得接触角;当液滴体积增加时其边缘趋向于椭圆,此后基于椭圆方程进行拟合的算法有望能准确获得接触角。为了加快拟合速度,使用了一种直接计算获得椭圆参数的算法,避免了迭代且提高了计算效率。用圆拟合算法与椭圆拟合算法对不同接触角的圆和椭圆仿真图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当接触角较小时,无论是对圆图像还是对椭圆图像使用圆拟合算法都有较小的误差;当接触角较大时,如果是圆图像则两种算法都有较高精确度,如果是椭圆图像则基于椭圆的算法的误差更小。因此,接触角较小时使用基于圆的拟合算法,否则使用基于椭圆的算法。且针对不同的椭圆离心率给出了算法选择的临界接触角。对室温硫化(RTV)硅橡胶拍照所得水珠图像进行拟合,发现结果与仿真分析相近,且随着体积的增加液滴边缘的离心率增大,两种算法所得结果的差距也增大。 徐志钮 律方成 丁傲 李嫚 金虎 梁英 李和明关键词:室温硫化 憎水性 接触角 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