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黎卿

作品数:37 被引量:87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乙醇
  • 3篇乙醇提取
  • 3篇宿根
  • 3篇宿根矮化病
  • 3篇纳米
  • 3篇菌株
  • 3篇番石榴叶
  • 3篇甘蔗
  • 3篇甘蔗宿根矮化...
  • 3篇矮化
  • 3篇矮化病
  • 3篇醇提
  • 2篇毒力
  • 2篇毒力测定
  • 2篇熊果酸
  • 2篇烟草
  • 2篇叶片
  • 2篇乙醇提取物
  • 2篇鹰嘴
  • 2篇致病

机构

  • 29篇福建省亚热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华侨大学

作者

  • 30篇刘黎卿
  • 21篇林志楷
  • 19篇郭莺
  • 13篇陈菲
  • 12篇林文珍
  • 8篇孟红岩
  • 5篇陈淳
  • 4篇刘鸿洲
  • 4篇林清洪
  • 4篇柯合作
  • 3篇施建羽
  • 3篇汪文华
  • 2篇杨艳芳
  • 2篇喻德跃
  • 2篇武剑
  • 2篇朱凯
  • 2篇林丽仙
  • 2篇李惠华
  • 2篇陈发棣
  • 2篇陈丽璇

传媒

  • 7篇亚热带植物科...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福建热作科技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井冈霉素研究概况(综述)被引量:6
2013年
对井冈霉素的生产、应用、检测技术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未来井冈霉素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林志楷刘黎卿陈菲
关键词:井冈霉素
3种樟属植物对皿式培养牛樟芝菌丝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3种樟属植物对皿式培养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牛樟芝的人工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牛樟芝为研究材料,首先在基因组水平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然后在皿式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一系列浓度的牛樟、香樟和樟树木屑的热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比较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直径和菌丝状态,分析3种樟属植物对牛樟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1)经鉴定本研究用的牛樟芝为模式菌株BCRC35396,GeneBank登录号为AY378094。(2)香樟的热水提取物最能促进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牛樟次之,樟树最弱;综合考虑菌落的生长状态,樟树的添加是最优的,牛樟次之,香樟最差。(3)3种樟属植物乙醇提取物添加至培养基后,樟树最能促进牛樟芝菌丝的扩散,牛樟和香樟作用效果类似,次于樟树;添加樟树乙醇提取物后菌落生长状态最优,牛樟次之,香樟最差。【结论】本研究认为在牛樟芝皿式培养时可以添加牛樟或樟树木屑提取物来促进牛樟芝菌丝体的生长。该研究为牛樟芝的皿式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孟红岩郭莺林文珍林志楷刘黎卿
关键词:菌丝热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
低温胁迫对建兰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以素心建兰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5℃)对建兰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建兰生长期的叶片多胺(PAs)总量和亚精胺(Spd)、腐胺(Put)含量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精胺(Spm)含量则是下降然后上升最后稳定在比原来含量更高的水平上,说明有可能在低温胁迫下建兰通过调节内源多胺的总量和不同多胺种类的比例来抵御低温对生理的破坏作用;开花期的建兰叶片因受低温胁迫的影响未能合成足够的亚精胺(Spd),从而抑制了建兰的开花。
陈淳陈丽璇柯合作陈丽虹刘黎卿
关键词:建兰低温胁迫多胺
牛樟EST-SSR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本研究通过测序牛樟叶片cDNA获得17 046条Uni-EST,从中检测出1 316个SSR位点,平均每25.7 kb EST含1个SSR位点。功能注释发现1242条SSR-EST中有690条可被划分为3大功能类、18个功能亚类。牛樟EST-SSR二核苷酸重复类型出现频率最高,三核苷酸次之。184类重复基序中AG/CT出现频率最高(32.4%),其次为AAG/CTT(9.3%)。从1 242条SSR-EST设计SSR引物537对,随机选取150对检测牛樟的多态性及在香樟、大叶樟和沉水樟中的可转移性。结果表明,有44对引物在牛樟中得到特异性扩增,其中17对具有多态性,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2~7个,平均3.02个。牛樟SSR标记在香樟、沉水樟和大叶樟的可转移率分别为97.7%、97.7%和95.3%。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6处,14个樟属植物能被划分为5类,聚类结果与植物学分类结果基本吻合。
郭莺孟红岩林文珍林志楷刘黎卿
关键词:EST-SSR遗传多态性
一株降解纤维素的桑肠杆菌Enterobacter mori LRZ01的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纤维素的桑肠杆菌Enterobacter mori LRZ01的菌株及其应用。所述桑肠杆菌Enterobacter mori LRZ01于2021年9月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
林文珍徐炜郭莺林志楷周平刘如振郭迟鸣孟红岩刘黎卿陈菲陈逍遥
铁皮石斛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调控多组学研究进展
2024年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兰科石斛属重要的药用植物,富含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等活性代谢产物。植物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调控及积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年来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代谢组等组学技术飞速发展,从转录、转录后、翻译以及表观遗传等不同维度更深入地解析铁皮石斛代谢产物多层次调控网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类组学在铁皮石斛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铁皮石斛的分子育种、栽培管理及产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刘黎卿郭迟鸣施建羽郭莺孟红岩曾新萍
关键词:铁皮石斛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
从番石榴叶中提取和富集熊果酸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从番石榴叶中提取和富集熊果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乙醇提取;2)水溶:3)石油醚溶解:4)乙醇溶解:5)NaOH碱化:6)H<Sub>2</Sub>SO<Sub>4</Sub>酸化:7)稀释液用50℃水浴...
陈淳刘黎卿陈菲林志楷李惠华刘鸿洲
文献传递
台湾牛樟总RNA提取方法的建立被引量:9
2016年
以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根、茎、叶为材料,在RNAprep Pure Plant Kit(Polysaccharides&Polyphenolics-rich)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台湾牛樟总RNA的提取方法。经琼脂糖凝胶电泳、Nanodrop和Aglient2100检测发现,牛樟根、茎、叶所得RNA的28S和18S比值介于1.7~2.1之间,RNA完整性较好,浓度均在50 ng·μL-1以上,RIN值均大于7。该方法提取的RNA纯度、浓度和完整性均合格,可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
孟红岩郭莺林文珍汪文华刘黎卿
关键词:RNA提取
甘蔗宿根矮化病多克隆抗体和免疫磁珠的制备被引量:3
2018年
本研究通过制备Lxx(Leifsonia xyli subsp.xyli)免疫磁珠,实现对甘蔗Lxx进行分离,用于病原菌与甘蔗互作的深入研究。以RSD PCR检测呈阳性的感病甘蔗为材料,分离培养Lxx抗原进行多克隆抗体制备,利用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与Lxx多克隆抗体偶联制备免疫磁珠。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并结合PCR验证确认所分离到的菌是甘蔗宿根矮化病的致病菌Lxx,免疫兔子后获得了较好的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测定Lxx多克隆抗体的效价高于204 800。免疫磁珠外观成球性较好,粒径大小在125-268 nm之间,对菌培养液中Lxx亲和性强分离物可用于进一步的PCR实验。Lxx免疫磁珠的成功制备,能够快速实现Lxx的分离与富集,为Lxx与甘蔗互作时期下甘蔗感病性检测和病原菌的富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技术手段。
郭莺汪文华刘黎卿胡敏
关键词:甘蔗宿根矮化病多克隆抗体免疫磁珠
兰花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9
2010年
综述近年来应用于兰花病毒检测的各种技术。较详细地介绍了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情况;简述一些常用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在兰花生产中建立快速简便的病毒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林志楷郭莺刘黎卿
关键词:兰花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