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钻头
  • 5篇牙轮
  • 4篇牙轮钻头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淬火
  • 4篇值模拟
  • 3篇渗碳
  • 3篇温度场
  • 3篇淬火过程
  • 2篇气井
  • 2篇浅层
  • 2篇球面
  • 2篇中浅层
  • 2篇轴承
  • 2篇温度场数值模...
  • 2篇煤层气
  • 2篇煤层气井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熔覆
  • 1篇电流

机构

  • 1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海油能源发...
  • 2篇中石化中原石...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宝石电气设备...

作者

  • 16篇李波
  • 7篇何畏
  • 5篇周晓敏
  • 3篇梁春平
  • 2篇刘禹铭
  • 2篇兰晓冬
  • 2篇朱益辉
  • 1篇郭源君
  • 1篇汤海平
  • 1篇胡志强
  • 1篇祝效华
  • 1篇谢芋江
  • 1篇曾莲
  • 1篇蒋俊
  • 1篇郝广辉
  • 1篇张志魁
  • 1篇马英明
  • 1篇刘伟吉
  • 1篇王玉山
  • 1篇孙宇

传媒

  • 3篇热加工工艺
  • 2篇石化技术
  • 2篇中国矿业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液压与气动
  • 1篇石油机械
  • 1篇化工设计通讯
  • 1篇焊管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工程建设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与仿真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节能与环保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提出新型插电式气电混合动力轿车综合了天然气汽车和PHEV的优势,通过对城市道路循环和高速道路循环两种工况的分析,搭建了合适的动力系统结构,并选定了基于逻辑门限的电力辅助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目标实施的两种控制控制策略。利用ADVISOR软件对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得到后一种控制策略明显优于前者的结果;并且排放标准完全达到了国IV标准,其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完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何畏熊尉伶孙宇李波周晓敏王向涛
关键词:仿真节能减排
不锈钢连续管在线检测与疲劳寿命数据融合评价方法被引量:2
2023年
双相不锈钢连续管具有高塑性、高韧性和高耐腐蚀性,在海上和陆上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解决现有漏磁检测技术对磁导率较低的双相不锈钢连续管在线检测时无法实现饱和磁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涡流检测方法,设计使用差分曲面探头检测连续管缺陷,阵列探头交替放置于连续管表面,可360°全覆盖检测直径小于50.8 mm的连续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纵向和轴向缺陷,克服了漏磁检测方法只能检测碳钢中单向缺陷的局限性。同时,针对理论低周疲劳模型无法精准预测含缺陷连续管疲劳寿命的问题,提出基于检测数据的疲劳预测模型,提高了连续管疲劳预测的可靠性。通过建立周向涡流检测模型,可实现连续管疲劳寿命的精准预测,从而提高产品利用率,节约成本,为连续管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周兆明李波张欢
关键词:连续管疲劳寿命预测涡流检测双相不锈钢
井下工具用钢表面等离子熔覆AlCoCrFeNi_(2.1)YHf高熵合金涂层与熔覆电流相关性研究
2024年
利用等离子熔覆技术,采用130 A、140 A、150 A三种电流在井下工具用钢35CrMo钢表面制备了AlCoCrFeNi_(2.1)YHf高熵合金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仪、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熔覆电流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涂层均由树枝晶和少量等轴晶构成,晶粒内为FCC相、晶粒之间是B2相。随着电流的增加,涂层组织粗化,硬度逐渐降低;涂层耐腐蚀性能随着电流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非线性关系,140 A的涂层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
李玉民李波梁春平谢芋江
关键词:显微组织等离子熔覆
牙轮钻头球面浮动套高频淬火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2014年
建立球面浮动套在淬火冷却过程中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分析温度场变化规律和分布状态,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在整个淬火过程中,球面浮动套截面沿径向温差先增大后减小,冷却到5s时,温差最大为162℃;冷却到50s时,外表面率先发生马氏体转变;当冷却到150s时,球面浮动套芯部温度为281℃,几乎完成马氏体转变。模拟温度值与实测温度值进行比较,一致性较好,证明所建模型有效。
何畏李波兰晓冬曾莲周晓敏
关键词:CR12MOV模具钢高频淬火温度场
新式旋冲钻井提速工具开发与应用
2017年
针对深部地层非均质严重、岩石硬度高、研磨性强及可钻性差等难题,研发了一种新式旋冲钻井提速工具。钻进过程中,凸轮机构产生轴向运动,带动钻具产生轴向蠕动,使滑动钻进的静摩擦转变为动摩擦,已达到减摩降扭效果。同时,轴向运动会给PDC钻头施加一个周期性轴向冲击载荷,加速了岩石裂缝扩张,提高了破岩效率,提高机械钻速和减缓PDC钻头粘滑振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同等使用条件下,该工具平均机械钻速比邻井高14.4%;从而有效降低钻井成本。
王玉山朱益辉马英明李波
关键词:旋冲钻井技术钻井提速
中浅层煤层气井游梁式抽油机间抽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2024年
为解决韩城采气管理区的中浅层煤层气井生产气量不足、连续抽取效率低下,以及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采取变速控制策略,调整抽油机的抽采频率,从连续抽取转变为间歇抽取,以实现供需平衡。间抽技术方案通过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抽采和改变抽采冲次,实现能量的有效利用。结果表明,施加智能间抽策略后,开井的时耗电量降低45.14%,节约了电能和成本;实施间抽策略前冲次的改变对时产气量影响很大,在1.6、2.6、3.6次/min冲次条件下的时产气量分别为16.14、15.24、0.14 m^(3)/h,冲次为3.6次/min的时产气量较低;实施间抽策略后,3种冲次下的平均时产气量可提高至15.30 m^(3)/h。针对韩城采气管理区的采气现状,建议在冲次为2.6次/min的条件下实施智能间抽策略,运行30 min停30 min。制定的间抽控制技术可以在降低抽油机能耗的同时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并提高煤层气的开采效率。
王波邓永洪詹先波姚伟龙邸冲李波
关键词:游梁式抽油机冲次
牙轮钻头球面浮动套渗碳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4年
建立球面浮动套在渗碳过程中渗碳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渗碳面条件下球面浮动套渗碳场变化规律和分布状态。模拟结果表明:以内外表面(D3、D5)为渗碳面的球面浮动套渗碳场比以内外表面及端面(D3、D4、D5、D6)为渗碳面的球面浮动套渗碳场分布合理。在整个渗碳过程中,球面浮动套内外表面含碳量先升高后降低,芯部含碳量一直升高。含碳量的分布规律满足球面浮动套内柔外刚的要求。
何畏李波周晓敏熊尉伶
关键词:渗碳过程数值模拟
牙轮钻头固定套淬火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2016年
基于牙轮钻头主要失效形式为粘着磨损,设计了一种固定套式滑动轴承;利用SYSWELD软件,建立固定套有限元模型,分析其淬火冷却过程中,温度场变化规律和分布状态,模拟结果表明:当淬火冷却到9.5s时,固定套温差最大;冷却到11.9s时,外表面率先发生马氏体转变;冷却到41s时,固定套马氏体转变基本已完成。
朱益辉刘禹铭李波陈琳
关键词:淬火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石油钻头上的振动和冲击
石油钻头是破碎地下岩石最主要的井下设备。实施钻进时,要给钻头施加很大的工作载荷,大约轴向10吨、扭转方向10000 N*m。钻头在工作载荷作用下破碎岩石,破碎过程中凸凹不平的井底与钻齿之间相互作用,将使钻头产生剧烈振动,...
祝效华刘伟吉李波胡志强
关键词:钻头振动破岩减振
中浅层煤层气井能源管控技术与功耗协调优化研究
2025年
针对韩城采气管理区的中浅层煤层气井开采存在采矿设备高能耗、高电力成本及其引致的高碳排放量等问题,研究提出了煤层气井场光储系统设计与能源协调优化模型和煤层气井场的负荷模型,以准确捕捉不同工况下抽油机系统的能耗特性,分析负荷变化下抽油机系统的功耗变化关系。设计了适合于煤层气井场的光储系统进行能源管控,利用构建能源协调优化模型,确定了最佳光伏阵列容量、蓄电池规模,以及不同时段蓄电池和电网供电的工作状态。研究表明优化后的光储系统能显著减少运营成本,煤层气井场的年度总成本降低了大约24.93%,验证了所设计光储系统和能源协调优化模型对于改善煤层气井场电网节能效率的有效性,为中浅层煤层气井场的综合能源管理控制技术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杜爽王波高勇超姚伟龙詹先波王津李波梁春平
关键词:光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