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伟

作品数:26 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生
  • 5篇水体
  • 4篇烟草
  • 4篇微囊藻
  • 3篇藻毒素
  • 3篇水华
  • 3篇微囊藻毒素
  • 3篇微囊藻毒素-...
  • 3篇污染
  • 3篇细胞
  • 2篇毒素
  • 2篇营养化
  • 2篇营养生理
  • 2篇预警
  • 2篇预警工作
  • 2篇藻粉
  • 2篇植被
  • 2篇植物浮床
  • 2篇水生动植物
  • 2篇水生植物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19篇邢伟
  • 8篇李敦海
  • 8篇刘永定
  • 6篇刘贵华
  • 5篇黄文敏
  • 4篇吴昊平
  • 4篇郝贝贝
  • 3篇沈银武
  • 3篇刘寒
  • 2篇刘永梅
  • 2篇刘辉宇
  • 2篇史俏
  • 2篇陈伟
  • 1篇刘文治
  • 1篇吴丽
  • 1篇刘学勤
  • 1篇李根保
  • 1篇张晓可
  • 1篇余文平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环境保护前沿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囊藻毒素-RR对烟草细胞活力及营养生理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0.1,1.0,10.0μg/mL的微囊藻毒素-RR(MC-RR)处理烟草BY-2悬浮细胞,测定了细胞活力、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态氮含量及总磷含量,并且检测了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高浓度毒素处理细胞2d后,细胞活力及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高浓度MC-RR处理降低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暴露2d后仅为对照的45.57%;低浓度MC-RR处理在后期增加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高浓度毒素处理细胞4d后,细胞内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中、低浓度毒素处理细胞7d后降低了胞内硝态氮含量.3组毒素处理均降低了胞内总磷含量,到实验结束时,低、中、高浓度处理组的胞内磷含量分别为对照的74.98%、76.47%和84.00%.3组处理组ACP活力与对照相比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黄文敏邢伟李敦海刘永定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RR细胞活力营养生理
铁对水华蓝藻的生态生理学效应研究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蓝藻水华发生的频率和幅度也日益增加。大规模的蓝藻水华降低了水资源利用效能,引起严重的生态破坏及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蓝藻毒素的产生也给公众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围绕蓝藻...
邢伟
关键词:淡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
文献传递
铁盐除磷技术机理及铁盐混凝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7
2006年
综述了铁盐除磷技术的机理与过程,铁盐溶于水后,Fe3+通过溶解和吸水发生强烈水解, 生成Fe2(OH)24+、Fe3(OH)45+、Fe5(OH)96+、Fe5(OH)87+、Fe5(OH)78+、Fe6(OH)126+、Fe7(OH)129+等多核羟基络合物。这些含铁的羟基络合物能有效地降低或消除水体中胶体的(?)电位,使胶体凝聚,再通过沉淀分离将磷去除。合适的pH可以提高磷的去除率,对于正铁离子,最适宜的pH为4.5~5; 对于亚铁离子,则为7~8。阐述了三氯化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复合亚铁、聚氯化铝铁、聚硫酸氯化铝铁等铁盐混凝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优缺点,认为铁盐混凝剂必将朝着高分子化、复合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邢伟黄文敏李敦海刘永定
关键词:铁盐化学除磷混凝剂
云南高原10个湖泊沉水植物的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23
2013年
于2010年8月以云南高原10个湖泊进行沉水植物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以期为高原湖泊沉水植物的元素化学计量以及富营养化湖泊中沉水植物的恢复提供基础数据.研究表明,10个湖泊沉水植物的种类随营养水平的增加而减少,基本都是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和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属植物.10个湖泊沉水植物的总碳、总氮和总磷含量范围分别为170.22~373.14、0.90~9.70和0.36~4.30 mg/g;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范围分别为37.21~188.47、83.18~468.02和1.57~4.90.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10个湖泊的沉水植物氮磷比与湖泊特征和理化参数没有显著相关性,而碳氮比和碳磷比分别与水体总磷和总氮显著负相关.从单一物种来看,总碳、总氮、总磷、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的最高平均值分别出现在马来眼子菜(368.41 mg/g)、光叶眼子菜(7.60 mg/g)、蓖齿眼子菜(3.26 mg/g)、微齿眼子菜(68.93)、光叶眼子菜(224.57)和光叶眼子菜(4.82)上.综上所述,调查的云南10个高原湖泊普遍磷过剩而氮相对不足,物种多样性下降,蓖齿眼子菜、微齿眼子菜和光叶眼子菜可能更适合作为云南高原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物恢复的物种.
郝贝贝吴昊平史俏刘贵华邢伟
关键词:云南高原湖泊沉水植物富营养化
外源DMSO和ASA对微囊藻毒素胁迫下烟草细胞ROS生成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2μg/mL微囊藻毒素-RR(MC-RR)、2μg/mL MC-RR+0.5%二甲基亚砜(DMSO)和2μg/mL MC-RR+2 mmol/L抗坏血酸(ASA)分别处理烟草悬浮细胞,研究上述各处理对烟草悬浮细胞活性氧(ROS)产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C-RR单独处理后烟草悬浮细胞中ROS、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细胞内源AS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明显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有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在分别加入外源抗氧化剂DMSO或ASA后,细胞内ROS和MDA含量下降,ASA、GSH含量和SOD、POD酶活性基本可恢复到对照水平。以上结果说明,微囊藻毒素单独处理细胞可造成氧化胁迫,其所诱导的ROS的大量积累很有可能是其产生细胞毒害的关键因子,外源抗氧化剂ASA和DMSO可缓解MC-RR对细胞的毒害作用,对细胞起一定保护作用。
黄文敏邢伟李敦海刘永定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RR烟草悬浮细胞抗氧化系统ASADMSO
一种利用圩区沟塘生态系统净化圩区多重污水的方法
本发明属水处理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圩区沟塘生态系统净化圩区多重污水的方法。本发明工艺通过对圩区沟塘形态改造技术、圩区沟塘水系连通技术、基底修复改造技术、水生动植物恢复技术、水生植物浮床强化技术等生态修复组合技术...
邢伟刘贵华
文献传递
浮萍科植物作为受体材料在重(类)金属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水体重(类)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国内外重要的环境问题,对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工程上控制废水中重(类)金属污染的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而且修复工程本身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导致生态系统进一步被破坏。因此,寻求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此外,重(类)金属的存在也给淡水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高效监测这些重(类)金属并对其毒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成为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传统上讲的水生漂浮植物浮萍(Duckweed)实际上是浮萍科浮萍属(Lemna)、紫萍属(Spirodela)和芜萍属(Wolffia)的总称。由于它们易在受控条件下培养且生长迅速,能对重(类)金属污染进行早期预警和后期修复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淡水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植物。本文对近20年来浮萍科植物作为受试材料指示淡水环境中重(类)金属生态毒性与毒理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不同水平(分子、细胞、个体)浮萍科植物的响应特征和应用特点,并对现存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汪琪董鹏刘铭吴丽邢伟
关键词:浮萍水生态系统生态风险漂浮植物
一种利用沉水植物的配置富集富营养化水体重金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沉水植物的配置富集富营养化水体重金属的方法,步骤是:(1)从富营养化水体中筛选出沉水植物;(2)利用种子库繁殖扩增沉水植物:取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顶尖,苦草带根修剪,插入湖泥和沙土;(3)沉水植物的配置...
邢伟吴昊平郝贝贝刘寒刘贵华
文献传递
微囊藻毒素-RR对烟草细胞活力及营养生理的影响
采用0.1,1,10μg/mL 的微囊藻毒素-RR(MC-RR)处理烟草 BY-2 悬浮细胞,测定了细胞活力,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态氮含量及总磷含量,并且检测了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中、...
黄文敏邢伟李敦海李根保刘永定
关键词:细胞活力营养生理
文献传递
洪湖水体营养和沉水植被年际变化及生态恢复困境分析
2025年
洪湖是我国第七大湖,湖北省第一大湖,曾有“湖北之肾”的美称,然而目前其水生态环境已严重恶化,大部分水域水质已沦为劣V类,全湖沉水植被几乎消亡。本文我们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据整合,首先分析了洪湖水体营养指标,如水体总氮、总磷、氨氮和高锰酸钾指数在60多年(1959~2020年)的年际变化以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20多年(2000~2024年)的年际变化;然后,分析了自1960s以来洪湖沉水植被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以及1997~2021年间沉水植被物种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洪湖水体营养逐年增加,水体营养状态从中营养已升至为中度富营养状态,水质也从较好的II~III类转变成如今的劣V类;而且随着水环境的变差,大型沉水植物分布面积也在逐渐缩减,单位面积生物量从近5000 g/m2断崖式下降到现在几乎为零,沉水植物物种数也从以前的20多种下跌到只剩2~3种。最后分析了目前洪湖沉水植被恢复的困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该研究结果可为洪湖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提供理论指导。Honghu Lake is the seventh largest lake in China and the largest in Hubei Province, once known as the “kidney of Hubei”. However, its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severely deteriorated, with most areas now classified as grade inferior V, and submerged vegetations in the entire lake has almost vanished. We conducted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data integration to first analyze the water nutrients of Hong Lake, such as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mmonia nitrogen, and potassium permanganate index, over a period of more than 60 years (1959~2020), as well as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nutrient status index over more than 20 years (2000~2024). Then, we analyzed the trend of biomass changes in submerged vegetations since the 1960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submerged macrophyte species between 1997 and 2021.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ater nutrients in Ho
于大超董鹏孙国军陈宝明刘铭邢伟
关键词:沉水植物营养水平生态恢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