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元丁

作品数:32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口腔
  • 5篇缺损
  • 5篇种植体
  • 5篇骨缺损
  • 4篇牙槽
  • 4篇牙槽骨
  • 4篇牙槽骨缺损
  • 4篇牙种植
  • 4篇鳞癌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3篇引导骨再生
  • 3篇前哨
  • 3篇前哨淋巴结
  • 3篇前哨淋巴结活...
  • 3篇前哨淋巴结活...
  • 3篇自体
  • 3篇自体骨
  • 3篇下颌
  • 3篇淋巴结活检

机构

  • 22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市铜梁区...
  • 1篇重庆市铜梁区...

作者

  • 32篇黄元丁
  • 6篇王超
  • 5篇李龙江
  • 4篇黄弘
  • 4篇杨小竺
  • 4篇裴仲秋
  • 3篇刘婷
  • 3篇温玉明
  • 3篇唐休发
  • 2篇李一
  • 2篇夏辉
  • 2篇谭迎赟
  • 2篇韩波
  • 2篇白石
  • 2篇季平
  • 1篇徐鹏
  • 1篇刘鹏
  • 1篇李婷
  • 1篇李婷
  • 1篇王莉娟

传媒

  • 5篇华西口腔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3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国外医学(口...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植体周围炎导致牙种植早期失败的原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早期失败的原因,以提高种植早期成功率。方法以种植体修复前松动脱落或被取出为种植失败的标准,收集并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口腔医院种植科接受口腔种植的57例早期失败的病例资料,对导致失败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失败种植体共63枚。种植手术后第1个月是最危险时间段。失败原因分析:黏膜源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36枚、牙源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12枚、单纯感染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6枚、无菌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6枚、其他原因3枚。结论致口腔种植早期失败的原因复杂,其中术后伤口黏膜感染为最主要因素。
徐鹏李晓东裴仲秋杨小竺黄元丁白石黄弘谭迎赟王黎
关键词:牙种植
rAd-p53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晚期口腔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采用选择性动脉灌注,进行p53基因联合化疗冶疗晚期头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03至2005年间收治的56名晚期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通过选择性动脉灌注给予rAd-p53联合化疗(Ⅰ组),单纯rAd-p53基因治疗(Ⅱ组)及单纯化疗(Ⅲ组),评价各组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wt-p53、Bax以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Ⅰ组的完全有效率、总体存活率明显高于Ⅱ、Ⅲ两组,但Ⅱ、Ⅲ两组的治疗结果并没有明显差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暂时性流感样症状和骨髓抑制。与治疗前相比,Ⅰ、Ⅱ组患者治疗后wt-p53蛋白免疫活性升高,Bax免疫染色呈阳性,而Bcl-2降低。结论选择性动脉灌注可提高rAd-p53基因治疗疗效,rAd-p53基因治疗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
李一李龙江王莉娟黄元丁韩波
关键词:口腔癌基因治疗动脉灌注
必兰浸润麻醉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在下颌阻生齿微创拔牙术中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比较必兰浸润麻醉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法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微创拔牙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双侧阻生齿拔除患者104名,在同一患者双侧下颌分别行必兰浸润麻醉或2%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并行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比较2组的麻醉显效率、麻醉显效时间、术中疼痛程度和术前后收缩压差及无痛持续时间,按配对样本t检验法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麻醉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4)。实验组软组织麻醉显效时间和牙槽突、牙髓麻醉显效时间分别为(1.04±0.21)、(2.44±2.60)min,较对照组均有降低(P=0.002,P=0.032)。主观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41)。术前后收缩压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8)。实验组无痛持续时间为(103.6±35.5)mi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必兰浸润麻醉法操作简单,显效时间快且效果可靠,是一种可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微创拔牙术中替代2%利多卡因阻滞的改良麻醉方法。
黄元丁夏辉李晓东杨小竺裴仲秋夏熹
关键词:浸润麻醉下颌阻生齿
种植体根尖周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
2024年
种植体根尖周炎是一类炎性病损,属于种植体生物学并发症的一种,其临床发生率相对较低(0.26%~3.80%)。该疾病一般局限于种植体根尖区域,其他骨-种植体接触界面则保持正常。在种植体根尖周炎的早期阶段,通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只有影像学检查才能揭示潜在病灶。目前,该疾病尚缺乏公认的分类系统和临床治疗共识。一般在治疗选择方面,可采取保留种植体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后者包括翻瓣行种植体根尖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和(或)种植体根尖切除术。在骨结合阶段对种植体根尖周炎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望提高种植体的存留率,从而降低种植体被拔除的风险。
彭异卿黄元丁
关键词:骨结合存留率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两种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方案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以4颗种植体支持的两种固定修复方案的优劣。方法:建立方案模型:常规组模型为临床all-on-4方案,即2颗种植体垂直植入上颌骨的侧切牙区,另2颗种植体倾斜45°植入第二前磨牙区;而改良组模型与前者的区别是在第二前磨牙区应用两颗短植体的垂直植入取代前者的倾斜植入。随后通过加载不同的载荷条件(条件一:倾斜载荷于切牙区;条件二:倾斜载荷于磨牙区)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在两种载荷条件下,常规组及改良组中上颌骨及种植体的应力峰值均未超过其屈服强度。但在颌骨上,相较于改良组,常规组显示出更为集中的应力分布。结论:两种方案均可用于无牙颌上颌骨的修复重建。与常规all-on-4方案相比,改良组在上颌骨上表现出更为理想的von-Mises应力分布。上述结果为种植支持式全口固定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生物力学角度的参考。
木志翔刘婷陈陶王超黄元丁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腭黏膜组织瓣修复角化龈缺失牙种植患者1例被引量:1
2012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4岁,因"C4、C5牙龈瘤根治术半年后"于2010年12月8日来我院种植门诊,要求人工种植牙修复。患者曾于2009年因牙龈瘤在外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半年复发累及C4、C5牙根,遂于2010年行牙龈瘤根治术及患牙拔除术,术中去除部分牙槽骨。我院术前锥状束CT(CB-CT)检查发现:
黄元丁李晓东
关键词:牙龈瘤牙种植
淋巴闪烁显像法在口腔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利用淋巴闪烁显像(lymphoscintigraphy,LS)进行口腔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应用H&E染色法行前哨淋巴...
黄元丁
文献传递
同源异型盒基因与人口腔鳞癌发生、分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 同源异型盒基因家族(]homeobox gene family)是一个编码转录因子蛋白的基因大家族。从细菌到几乎所有真核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该家族对于细胞的增殖、分化起到了精密的调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
黄元丁
关键词:口腔鳞癌同源异型盒基因NANOG荧光实时定量PCRRNAI
上颌窦底提升术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提升空间成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当牙齿缺失时,种植体被认为是牙齿替换的高质量解决方案。上颌骨后牙长期缺失往往会导致上颌窦气化和牙槽嵴吸收,上颌后牙区磨牙缺失的患者往往牙槽骨量和质量不足,导致种植体支持的修复剩余牙槽骨高度(RBH)不足,使得种植牙的植入具有挑战性。获得骨增量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有:上颌窦底提升术、引导骨再生术、植骨术、牙槽嵴扩大术、牙槽牵张成骨术等。上颌骨后部的种植体骨支持往往较差。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治疗。上颌窦底提升术联合骨增量材料的临床技术在骨量不足的病例中已大量应用和研究。因此,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新骨形成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临床术式的选择及种植的远期成功具有重要意义。When teeth are missing, implants are considered be a high-quality solution for tooth replacement. Long-term loss of posterior maxillary teeth often leads to maxillary sinus pneumatization and alveolar ridge resorption. Patients with missing molar teeth in the posterior maxillary region often have insufficient alveolar bone volume and quality, 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restorative remaining alveolar bone height (RBH) for implant support, making dental implant placement challenging. The most common surgical procedures to obtain bone augmentation are maxillary sinus floor lift,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bone grafting, alveolar ridge expansion, and alveo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Bone support for implants in the posterior maxilla is often poor. This condition can be treated with maxillary sinus floor lift. The clinical technique of maxillary sinus floor elevation combined with bone augmentation materials has been used and studied extensively in cases of insufficient bone mas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new bone formation after maxillary sinus floor elevation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choice of clinical procedure and the long-term suc
张莹莹黄元丁
关键词:上颌窦底提升术引导骨再生种植体
三维钛网支架材料对犬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三维钛网支架(TW)材料对犬牙周膜成纤维附着、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犬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传代后与TW材料接触培养,噻唑蓝(MTT)法比较实验组三维钛网培养与对照组二维培养对种子细胞的促增殖作用,通过提取测量上清液碱性磷酸酶含量比较实验组三维钛网培养与对照组传统矿化诱导液培养对种子细胞的促分化作用。结果酶消化组织块法可以成功获得用于实验的犬PDLFs,且细胞能有效的与TW附着,实验组的促增殖和分化作用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TW材料能有效促进牙PDLFs的附着、增殖、分化,在牙周组织再生工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圣福黄元丁王涛
关键词: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牙周组织再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