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又专
- 作品数:22 被引量:96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雷州湾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以雷州湾为研究区域,利用光谱仪进行水体遥感反射率的测量和同步水样采集分析,通过研究悬浮物质量浓度与遥感反射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波段比值法建立了悬浮物质量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并利用2011年4月11日的HY-1B数据反演了研究区域的悬浮物质量浓度,得到其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悬浮物遥感反演模型,仪器现场遥感值与实验室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4.94%。利用HY-1B数据绘制了雷州湾海域悬浮物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图,其反映的浓度值变化有待进一步验证。
- 谢仕义刘大召张莹丁又专
- 关键词:悬浮物
- 一种新型的水体透明度测量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透明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水体透明度测量仪,包括透明度盘、同所述透明度盘连接的测量绳和卷线装置,还包括同所述透明度盘活动连接的配重、连接杆,所述配重的数量为1~5个,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透明度盘至...
- 付东洋刘大召丁又专张莹王文芳李薛栾虹蒋城飞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PM(10)浓度四季遥感模型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分析2001—2012年上海市PM_(10)浓度(由API(Air Pollution Index)转化得到)的变化规律,构建了上海市PM_(10)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上海市PM_(10)浓度存在季节性变化,应分别建立遥感反演模型。2)分析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产品与PM_(10)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发现,AOD须经过垂直和湿度订正才可与PM_(10)建立较好的关系。3)结合垂直和湿度订正分别建立的上海市PM_(10)浓度春夏秋冬四季的遥感反演模型均通过了拟合度检验,其中春季模型采用指数函数、夏季和秋季模型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冬季采用幂函数、全年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利用此四季模型反演上海市PM_(10)浓度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 李薛龚绍琦付东洋张莹刘大召丁又专李懿超孙庆飞顾超许智棋
- 关键词:APIPM10浓度MODISAOD遥感模型
- 海洋遥感L3A数据的优化行程及其组合无损压缩算法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在比较研究常见的多种无损压缩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符合遥感应用的压缩技术。结合海洋遥感L3A数据产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行程编码的无损压缩算法以及该算法与哈夫曼编码相结合的组合压缩算法,可应用于MODIS、NOAA、HY等国内外多种卫星的L3级原始数据文件的压缩。通过9种无损压缩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其它通用的压缩方法或工具相比,具有最小的时空积,即在压缩时间和空间上具一定的综合优势,且更加高效地传输、存储和共享海量的卫星遥感图像或数据。
- 付东洋潘德炉丁又专李宇隆肖志强侯骏雄
- 关键词:海洋遥感HUFFMAN编码压缩率
- 逐步判别分析法在海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3年
- 针对粤西海域海洋水质评价这一问题,依照GB 3097—1997《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建立一个由400个站位组成、每个站位包含13个水质指标信息的假设随机样本,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在随机样本的13个水质指标中按其对水质分类判别能力的大小进行筛选,最终选出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镉、总磷、总氮这5个具有显著判别能力的指标,并利用这5个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及水质分类图版,进而克服水质指标数据引入过多对水质评价模型的不利影响。利用上述水质分类图版对粤西海域2010年40个站位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对比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的水质分类结果,其正确率为95%,说明该水质分类图版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作为解决利用多水质指标信息综合评价海洋水质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 张莹付东洋潘德炉王迪峰刘大召丁又专
- 超强台风“威马逊”对南海西北海域海洋环境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2014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1409)过境南海并穿越琼州海峡进入北部湾,给海南、广东和广西造成了严重损失,并对南海西北海域海洋动力与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卫星遥感水色水温及风场数据,分析了台风前后海表温度、悬浮泥沙浓度、叶绿素浓度、初级生产力及上升流分布特征与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强台风"威马逊"诱发了强烈的混合夹卷和上升流,并加强了季节性上升流;海表温度最大降幅近2℃,相对台风路径呈显著的"右偏性",而台风引起的强降水却具强烈的"左偏性";台风后悬浮泥沙浓度平均升高51.4%,叶绿素浓度增幅达28%,且最大浓度有3d的延迟,初级生产力增加34%;上层水体混合加剧,混合层深度平均增长近10.4m。
- 李薛付东洋张莹刘大召丁又专王文芳栾虹蒋城飞
- 关键词:台风卫星遥感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
- 东海海区ac-s测量与数据处理
- 水体光谱特征测量是海洋水色遥感研究的的基础工作之一,其中水体光谱特性包括两个方面:表观光学特性(AOPs)和固有光学特性(IOPs)。本文主要介绍2006年、2007年在东海开展的夏季与冬季两个近海航次的光学调查中使用光...
- 王小飞毛志华丁又专
- 关键词:OPS数据处理
- 文献传递
- 东海海区ac-s测量与数据处理
- 海洋水色遥感的基础之一是水体光谱特征测量与分析.水体光谱特性包括2个方面:表观光学特性(AOPs)和固有光学特性(IOPs).2006年在东海开展了夏季与冬季2个航次的调查,本文主要介绍了2个航次中使用光谱吸收衰减仪(a...
- 丁又专毛志华潘德炉韦志辉陶邦一邓学良
- 关键词:数据处理海洋水色水色遥感光谱特征
- 文献传递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近海水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雷州半岛海域为例被引量:13
- 2015年
- 为建立适用于近岸海域水质的评价模型,依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构建了1个包含13种水质指标信息、共计400个假设采样站位的数据样本。通过计算其KMO统计量、球形检验及相关矩阵发现,各水质指标间存在较大相关性,故可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针对13个水质指标,仅前2个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是有效的,且它们可以代表原假设数据81.25%的信息。利用前2个主成分建立了可完全区分四类水质的自动分类图版,即水质评价模型。根据上述水质评价模型绘制了2010年雷州半岛近岸海域的水质类型专题图。分析表明,雷州半岛的湛江港湾、鉴江口海域及铁山港区为第四类水质,东海岛西南、鉴江口外海、徐闻东北角海域、流沙湾及江洪港海域为三类水质,其它区域为一、二类水质。本研究较好地反应了雷州半岛近岸海域水质分布状况,可为该海域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及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 付东洋张莹刘大召丁又专栾虹杨锋梁晓军黄一平
- 关键词:近海水质主成分分析
- 粤西海域总氮遥感反演初探被引量:2
- 2013年
- 总氮质量浓度是衡量水环境的主要指标之一。以粤西海域为研究对象,将实测的总氮质量浓度和水体高光谱遥感反射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波段,还是波段因子,总氮质量浓度与水体高光谱遥感反射率的相关性仅达到0.593;研究区域的总氮和悬浮物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可以达到0.76。通过悬浮物间接的遥感监测粤西海域的总氮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 刘大召付东洋丁又专
- 关键词:总氮悬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