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利
- 作品数:64 被引量:3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连云港市卫生局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底动脉梗死溶栓治疗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及在评价预后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梗死溶栓治疗过程中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及其在评价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监测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溶栓治疗组(溶栓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EP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从而分析和判断BAEP变化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Ⅲ、Ⅴ波的PL及Ⅰ~Ⅲ、Ⅲ~Ⅴ的IPL均明显延长,部分BAEP的Ⅲ、Ⅴ波波形分化差。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EP均有改善,而溶栓组的改善更明显。BAEP分级与疗效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PLⅤ与疗效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另外我们分析表明治疗前缺失Ⅴ波的患者疗效差。结论:BAEP可以作为诊断急性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并且在评价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溶栓治疗的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蔡增林张正春吴方萍张永进周玲王蓓何明利
- 关键词:诱发电位听觉脑干溶栓治疗
- 脑梗死1年内复发危险因素的logistic和因子分析
- 目的 了解脑梗死的患病情况,探讨脑梗死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为制定脑梗死再复发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确诊为脑梗死1年内复发患者的60人作为病例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1000份脑梗死人群的资料中抽取出40人1年...
- 蔡增林张謦芝徐晶张永进王蓓何明利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谷氨酸的释放研究(英文)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谷氨酸释放所致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在局灶性脑缺血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稳定性和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谷氨酸升高的时间和谷氨酸释放抑制剂及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时间窗。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8例脑梗死病人。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检测了病人和对照者的血浆和脑脊液(CSF)谷氨酸浓度,并同时评定了加拿大卒中标准(CSS)积分和脑梗死容积(CTV)。结果病人的平均血浆和CSF谷氨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小于0.01和0.001)。5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的平均血浆和CSF谷氨酸浓度均显著高于78例稳定性卒中组。CTV≥10cm3的卒中患者的CSF谷氨酸浓度显著高于CTV<10cm3患者,并且5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的CSF谷氨酸浓度与其CTV值显著相关(r=0.303,P<0.05)。结论本结果提示,急性脑缺血患者预防神经病学进展,谷氨酸拮抗剂的应用有较宽的治疗时间窗。CSF中的谷氨酸含量可作为判断缺血性卒中的进展和谷氨酸释放抑制剂的一个指标。
- 何明利郑衍平郭光华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谷氨酸脑缺血神经病学
- 组织化医疗对住院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 目的:探讨组织化医疗对住院卒中患者卒中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建立卒中单元时段(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SU组)与未建立卒中单元时段(2004年3月至2007年2...
- 何明利
- 组织化医疗对住院卒中患者卒中病死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 探讨组织化医疗对住院卒中患者卒中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对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建立卒中单元时段(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SU组,2147例)与未建立卒中单元时段(2004年3月至2007年2月)收住的缺血性卒中患者(NSU组,1674例)按年龄分层后进行对照研究,评估其病死率与死亡风险.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各年龄段病死率,并比较和报告相对风险、绝对风险(AR)及95%可信区间(95% CI)、相对风险降、绝对风险降和需治疗数.分类参数采用x2检验,基线值的等级差异比较用Kruskal-Wallis检验.用SAS 9.13软件完成.结果 全组3821例,发病30 d共死亡315例,总体病死率为8.2%.其中,NSU组为175例(10.5%),SU组为140例(6.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362,P=0.0008).所有年龄组发病30 d的A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 60岁以下AR=0.62,60 ~ 70岁以下AR =0.53,70~80岁以下AR =0.58,80 ~93岁AR =0.57,P>0.05).排除性别、卒中类型、溶栓比率及其合并症等影响病死率的因素后,其结果一样.结论 组织化卒中医疗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卒中管理模式,具有显著降低住院卒中患者病死率和死亡风险的作用.
- 何明利李爱民周胜利何效兵陈军施辉王蓓陶爱华钮晓勤吴方萍李慧徐丙超刘雨成史良玉周玲
-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死亡率
- 睡眠脑波调制的与常规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脑电图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睡眠脑波调制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中的脑电图(EEG)动态特征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将126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分为睡眠脑波调制重复经颅磁刺激组(睡磁组)44例、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常磁组)42例和假磁刺激治疗组(假磁组)40例。每次持续刺激30min,每日1次,疗程10d。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10d时和治疗结束后30d时的Krakow睡眠积分(KSS)、EEG及平均α波绝对功率谱的变化。结果:两磁疗组治疗10d时的KSS显著降低(均P〈0.05),平均α波绝对功率谱显著升高(均P〈0.05),尤以睡磁组突出,且持续至治疗结束后30d。治疗10d时磁疗患者平均α波绝对功率谱与其KSS呈显著负相关(n=86,r=0.2136,P〈0.05)。结论:睡眠脑波调制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原发性失眠症的异常EEG均有显著的良性调节作用,其疗效与提高平均α波功率谱相关,前者优于后者。
- 何明利王新一徐丙超李在坡蒋海华
- 关键词:失眠症
-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变化特征及其与TOAST亚型的关系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亚因子变化特征及其与TOAST亚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发病24h内住院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8例,根据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组256例、小动脉闭塞型(SA)组110例、心源性栓塞型组212例、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组34例、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组96例,对比分析患者入院时,发病14d,3、6、12个月的MoCA分值变化特征,采用多参数对数回归分析MoCA亚因子与TOAST分型的关系。结果与发病14d时比较,PSCI患者发病3个月时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延迟记忆、注意能力显著降低[(1.59±1.30)分vs(2.44±1.18)分,(1.94±1.47)分vs(2.81±1.47)分,(3.06±1.34)分vs(4.28±1.66)分,P〈0.05]。以SA组为参照,发病3个月时PSCI患者的发病风险以LA组最高(OR=1.326,95%CI:0.995~1.658,P=0.031)。结论 PSCI患者的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延迟记忆和注意能力均显著下降,尤其是LA组患者。
- 刘娜孟品耿闪籍牛孙永安徐英达何明利
- 关键词:卒中记忆障碍
-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预后的预测价值及模型构建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MRI)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预后的预测价值,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HR-VW-MRI检查,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61,mRS>2分)与预后良好组(n=85,mRS≤2分),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斑块特征,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拟合出患者IS预后不良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结果:责任血管狭窄(P=0.002)、斑块内出血(P=0.001)、斑块强化(P=0.002)是ICA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拟合出脑梗死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ln[h(t,X)/h0(t)]=-0.891X1-1.020X2-0.812X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734(95%CI:0.60~0.817)。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血、斑块强化、责任血管狭窄与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建立的症状性ICA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孙永安庞灵恩张永刚顾艳何明利
- 关键词:预后
- 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研究概况与展望被引量:2
- 2012年
- 脑卒中是全球致死性疾病的第二位原因,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死因,同时也是长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且其发病率每年以8.7%的速度攀升,故其防治形势日益严峻。荟萃分析认为目前脑血管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卒中单元(strokeunit,SU),它不是一种药物或治疗方法,而是一种有组织的系统医护计划和医疗管理模式。为此,世界各国把脑血管病治疗的希望寄托于一个新系统的建立,出现了组织化卒中医疗的新理念。
- 籍牛何明利
- 关键词:脑卒中脑血管病致死性疾病卒中单元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区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海马结构容积、生化改变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论证MRS在MCI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MCI组和正常对照组各40例,MRI测定左侧海马结构容积前先对每例行MMSE、Mo CA、ADL、CDR、WMS等量表评定,同时测定海马结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和肌醇/肌酸(m I/Cr)值,并对MCI组NAA/Cr、Cho/Cr、m I/Cr、HPF容积与认知功能评分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CI组NAA/Cr值降低,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 I/Cr值增高,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Cho/Cr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CI组与NC组相比左侧HPF容积显著减小(P<0.05)。NAA/Cr值与Mo CA、MQ值及左侧HPF容积有显著相关性(P<0.01);Cho/Cr值与MQ值有显著相关性(P<0.05);m I/Cr值与Mo CA值及左侧HPF容积呈显著负相关(P<0.01),m I/Cr值与MQ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左侧HPF容积与Mo CA、MQ值亦呈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MCI患者存在海马容积减小、NAA/Cr比值的降低与m I/Cr比值的升高,NAA/Cr、Cho/Cr、m I/Cr、HPF容积与Mo CA、MQ间存在显著相关性。MRS是MCI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有用工具。
- 孙永安何效兵郭振委王德华何明利
-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磁共振波谱海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