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刚
- 作品数:17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船舶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实测资料的南海海浪周期关系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海浪周期在海洋工程设计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不同的海洋工程设施在设计时所选用的周期参数也不同,因此不同周期间的换算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南海北部油气田区1a的实测海浪周期数据,研究了其谱峰周期、有效周期、跨零周期和最大波高周期等的相互关系,并与相关规范和文献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给出了南海海浪周期间的关系式,从而为海洋工程设计提供了支持,也为南海海浪周期关系研究提供了参考。
- 黄必桂石新刚谢波涛胡琴
- 西北太平洋的一种潮汐数值同化模型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FVCOM海洋数值模式,在球坐标系统下考虑非线性效应和天体引潮力的影响,基于非结构的三角形网格建立了包括中国近海、日本海、鄂霍次科海和部分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高分辨率海洋潮汐数值模型,并采用趋近法同化84个沿岸验潮站的观测资料。模拟结果与175个验潮站的实测结果拟合良好,M2,S2,K1,O1四个主要分潮振幅和迟角的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4.0cm和5.6°,2.4cm和7.5°,2.6cm和6.3°,1.5cm和5.0°。依据调和分析结果给出了4个主要分潮的同潮图分布,得到8个半日分潮和5个全日分潮的无潮点,证实了宗谷海峡全日潮无潮点的存在,首次模拟得到津轻海峡的全日潮无潮点;还给出了整个计算海域内最大可能潮差和潮汐余水位的分布特征。
- 朱学明鲍献文黄必桂石新刚靖春生
- 关键词:潮汐FVCOM
- 激光靠泊与环境监控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靠泊与环境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相隔一定距离的激光测距仪、风速风向仪、潮位仪、工控机和报警器;所述激光测距仪、风速风向仪和潮位仪均与工控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工控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
- 何琦石新刚宋积文刘虎张羽刘育丰
- 文献传递
- 一种激光靠泊与环境监控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靠泊与环境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相隔一定距离的激光测距仪、风速风向仪、潮位仪、工控机和报警器;所述激光测距仪、风速风向仪和潮位仪均与工控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工控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报...
- 何琦石新刚宋积文刘虎张羽刘育丰
- 文献传递
- POM模式在渤海油气开发环境条件计算中的应用
- 2012年
- 结合渤海海洋石油工程开发建设的实际需要,利用普林斯顿海流模式(POM)开展了海洋环境条件参数的数值模拟计算,并利用海洋平台实测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天气过程,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检验,最终给出了渤海海流和水位多年一遇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从而为渤海油气田开发设计提供了依据。
- 杨圣和兰志刚何琦张杰石新刚
- 关键词:POM模式数值模拟
- 军民融合式推进我国海洋环境研究工作被引量:2
- 2017年
- 海洋环境研究是建设海洋强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基本保障,以军民融合的方式推进我国海洋环境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作为世界头号海洋强国,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本文简述美国海洋环境研究中的军民融合,分析其主要做法和特点,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
- 黄金星周冉辉李岳阳石新刚
- 关键词:海洋环境军民融合
- 南海东北部深水海域大振幅内孤立波的数值模拟和SAR遥感仿真研究
- 本文基于连续分层海洋模型,使用一般化Korteweg-de Vries(GK-dV)方程对南海东北部深水海域大振幅内孤立波进行模拟,并在此模拟的基础上进行内孤立波SAR遥感仿真研究。
一般认为,非线性海洋内波的...
- 石新刚
- 关键词:南海东北部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海洋石油平台附近已建海底管道探测方法概述被引量:2
- 2016年
- 受石油平台安全作业距离及平台结构物等影响,常规的物探方法较难实现对已建海上石油平台附近的海底管道进行探测。该文结合几个工程实例介绍了人工探摸、扫描声纳和ROV探测这三种调查方法,实现对平台附近已建管道的有效探测,并从调查原理、调查效果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平台附近已建海底管道调查提供支持。
- 黄必桂雷方辉李家钢石新刚王俊勤李强
- 关键词:扫描声纳
- 南海北部流花海域内孤立波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利用南海北部流花海域一套潜标系统2011年4月份的观测数据,通过分析温跃层附近等温线和流场,研究了该区域的内孤立波特征。发现该区域内孤立波主要来源于吕宋岛和富加岛之间的海峡,且产生于当地大潮期,传播方向集中于292°。这些内孤立波主要为a型波,几乎固定出现在每日0时,平均出现时间间隔24h。分析观测期间的最大振幅内孤立波,发现该内孤立波振幅80.9m,传播周期24min,传播速度1.29m·s 1传播方向298°,半波宽度129.4m,出现在21日1时左右,为典型的第一模态下凹型内孤立波。
- 石新刚刘耀华兰志刚宋积文何琦雷方辉王俊勤黄必桂朱学明
- 关键词:内孤立波
- 背景流在内孤立波对小直径桩柱作用力中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首先采用GK-dV方程,在考虑背景流和未考虑背景流2种情况下,对南海东北部向西传播的大振幅内孤立波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比两组结果,发现背景流的引入,会使内孤立波的传播速度变快、波形变窄、振幅变大,以及波致流变强。然后,采用Morison’s公式计算了内孤立波对小直径桩柱的作用力和力矩,通过对比,发现在引入背景流后,作用力和力矩均变大,作用力增大9.0%,力矩增大32.5%,因此背景流在内孤立波对小直径桩柱的作用力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 刘育丰石新刚何琦张羽
- 关键词:内孤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