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3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GIS和经验模型的中尺度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
- 孤山川流域是黄土高原典型支流,位于多沙粗砂区,由于该地区独特的地形和气候因子作用,加上人类活动破坏森林植被、过度开垦、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加速了水土流失程度,使该区成为黄土高原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借助遥感和GIS技...
- 程琳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基于GIS和经验模型的中尺度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 ——以孤山川流域为例
- 孤山川流域是黄土高原典型支流,位于多沙粗砂区,由于该地区独特的地形和气候因子作用,加上人类活动破坏森林植被、过度开垦、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加速了水土流失程度,使该区成为黄土高原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借助遥感和GIS技...
- 程琳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 基于DEM的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方法研究初报被引量:60
- 2010年
- 流域尺度的坡度坡长(LS)因子计算是区域土壤侵蚀评价的重要基础。基于坡面水文学和土壤侵蚀学,对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讨论。以黄土丘陵区的安塞县县南沟流域为例,对LS因子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提出了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 杨勤科郭伟玲张宏鸣王雷程琳李俊
- 关键词:DEM
- 区域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方法研究——以安塞县为例被引量:9
- 2010年
- 以安塞县为例,应用G IS技术,探讨坡度、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及土壤侵蚀评价工作程序与作业方式的改进。结果表明:对基于50 m分辨率DEM提取的坡度进行尺度变换对坡度计算结果影响很大,而进行尺度变换后的改进方法,98%的地区坡度值呈不同程度的增大,平均坡度增大14.5°,陡坡面积增大,缓坡面积减小,结果更加附合实际情况;相比现行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采用改进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计算的植被覆盖度结果减小,平均植被覆盖度减小11.8%;采用AML编程方式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土壤侵蚀评价,过程可重复性强,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 王春梅杨勤科王琦程琳郭伟玲刘咏梅
- 关键词:GIS坡度植被覆盖度
- 基于GIS的中尺度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的中尺度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方法,其具体过程为:把流域划分为若干栅格单元,作为计算单元;利用土壤侵蚀试验观测研究成果和认识,基于土壤侵蚀试验观测数据,提取关于土壤侵蚀的相关各因子;将上述各因子...
- 张宏鸣杨勤科李书琴韩文霆黄玉祥王美丽刘晴蕊程琳
- 文献传递
- 基于GIS的中尺度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IS的中尺度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方法,其具体过程为:把流域划分为若干栅格单元,作为计算单元;利用土壤侵蚀试验观测研究成果和认识,基于土壤侵蚀试验观测数据,提取关于土壤侵蚀的相关各因子;将上述各因子...
- 张宏鸣杨勤科李书琴韩文霆黄玉祥王美丽刘晴蕊程琳
- 文献传递
- 黄土高原中尺度流域年侵蚀产沙模型计算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土高原中尺度流域年侵蚀产沙模型计算方法,其具体过程为:把流域划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近似的代表一个坡面;利用坡面土壤侵蚀试验观测研究成果和认识,基于坡面土壤侵蚀试验观测数据,建立各因子与侵蚀量之间关系,即...
- 张宏鸣杨勤科李书琴韩文霆黄玉祥王美丽刘晴蕊程琳
- 文献传递
- 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蚀效应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利用延河流域35个雨量站50多年的日降雨、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图和植被覆盖图、水土保持措施调查数据,结合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运用CSLE,在ArcGIS的支持下分别计算研究区1986、1997和2006年土壤侵蚀量,以1986年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作为基期水平,模拟1997、2006年在水土保持基期水平情景下的土壤侵蚀量,对比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变化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986年作为基期,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在1997年减少土壤侵蚀量96万t,在2006年减少土壤侵蚀量628万t;考虑2006年降雨特征不同于研究区多年降雨特征,按照2006年降雨特征计算,则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在2006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40万t。研究结果可为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 谢红霞杨勤科李锐张晓萍程琳庞国伟
-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延河流域
- 陕西省水文地貌关系正确的DEM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建立陕西省水文地貌关系正确的数字高程模型(Hc-DEM),并对Hc-DEM的精度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快速有效地处理原始数据及生成陕西省Hc-DEM的方法。从地形的表现能力、水系网络和交叉验证等方面,对Hc-DEM与基于TIN建立的DEM(TIN-DEM)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Hc-DEM能够很好地表现地形起伏,正确地反映地貌,如梁、沟及流水线网络;且其对地形的表现能力优于利用TIN建立的DEM。【结论】用ANU-DEM生成的陕西省Hc-DEM能更真实地反映实际地形,比TIN-DEM效果好。生成了陕西省Hc-DEM的3个关键参数:分辨率50m,第2糙度系数0.8,迭代次数40。
- 李俊杨勤科杜继龙刘红艳程琳
-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
- 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中的坡长因子尺度变换方法被引量:25
- 2010年
- 区域土壤侵蚀研究中,坡度、坡长只能基于中低分辨率DEM提取,但提取的坡度发生衰减,坡长发生扩张。以陕西省延安市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利用国家测绘局生产的1∶25万数字地形图和研究区内典型地区1∶5万数字地形图,在ANUDEM软件支持下,建立了研究区50 m分辨率和典型地区10 m分辨率的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利用直方图匹配原理对50 m分辨率DEM上提取的坡度、坡长进行变换,并对变换前后坡度、坡长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经变换后的坡度整体变陡,坡长整体变短,变换后坡长平均值和累积频率曲线与高分辨率(10 m)坡长均较接近,且其空间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坡度坡长均不变换、只对坡度变换、只对坡长变换和坡度坡长均变换4种情况下的土壤侵蚀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只对坡长变换时土壤侵蚀强度有所减小,而只对坡度变换和坡度、坡长均变换时土壤侵蚀强度增大,且前者增大幅度较大。说明坡度衰减比坡长扩张对土壤侵蚀评价结果的影响更大,在实际应用中有必要对坡度和坡长都进行变换,以期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 郭伟玲杨勤科程琳李俊胡洁
- 关键词:DEM坡度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