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两种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肿瘤靶向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合成了两种近红外有机荧光探针,即叶酸-PEG-ICG-Der-01和LDL-ICG-Der-02,它们分别以肿瘤表面高度表达的叶酸受体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为靶点。探针复合物中的叶酸和低密度脂蛋白部分为探针分子提供靶向"导向",通过化学共价键分别与有机近红外染料ICG-Der-01和ICG-Der-02偶联,近红外染料则为探针分子的荧光信号输出端。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近红外荧光光谱仪及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分析这两种荧光探针的光学性质,以及它们在叶酸受体及LDL受体过度表达的肿瘤鼠体内的成像过程。结果显示,所合成的叶酸-PEG-ICG-Der-01和LDL-ICG-Der-02探针的荧光强度及光稳定性都高于对应的染料单体。而体内成像结果则表明两种探针都保持了叶酸和LDL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靶向到相关肿瘤部位,成像清晰,并且能最终代谢排出体外。比较这两种探针,叶酸-PEG-ICG-Der-01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要优于LDL-ICG-Der-02,并能用于肿瘤早期诊断。
- 邓大伟刘飞曹洁陈新洋顾月清
- 关键词:医用光学近红外荧光成像肿瘤靶向低密度脂蛋白
- 叶酸-白蛋白纳米粒偶联荧光素制备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叶酸-白蛋白纳米粒(叶酸-BSA纳米粒)偶联荧光素的制备工艺。方法制备叶酸-BSA纳米粒偶联物,将所得偶联物物理包合荧光素,通过透析将大部分未包裹的荧光素除去,并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进一步分离纯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荧光素上载效率。结果通过物理包合可以成功将荧光素包裹到叶酸-BSA纳米粒内,荧光素上载效率为6.4%。结论通过研究叶酸-BSA纳米粒包裹荧光素的制备工艺,可为进一步利用叶酸-BSA纳米粒偶联物包裹近红外荧光染料,对肿瘤体内在位监测奠定了基础。
- 曹洁刘飞顾月清
- 关键词:叶酸白蛋白纳米粒荧光素SEPHADEX
- 低密度脂蛋白作为药物靶向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9年
- 低密度脂蛋白作为一种内源性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彻底生物降解、无免疫原性,不被体内网状内皮系统识别而快速清除,是一种值得研究的药物主动靶向载体。此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低密度脂蛋白作为肿瘤诊断与治疗靶向载体的研究新进展。
- 陈新洋刘飞顾月清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靶向肿瘤
- 荧光标记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11年
- 荧光染料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选择性等特点。荧光标记作为一种非放射性标记技术,已成为现代药物分析检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而新型荧光标记材料量子点的出现,克服了传统荧光染料的某些缺点,更有利于荧光标记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推广应用。综述药物的荧光标记及其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
- 刘飞薛冰顾月清
- 关键词:药物分析荧光标记荧光染料量子点
- 用于肿瘤治疗和诊断的叶酸复合物
- 2009年
- 对可用于肿瘤治疗或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叶酸复合物,如叶酸-基因载体,叶酸-纳米药物,叶酸-脂质体药物和可用于肿瘤诊断的叶酸-放射性核素、叶酸-核磁共振造影剂、叶酸-量子点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叶酸-近红外染料复合物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叶酸受体在许多肿瘤中过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很少甚至几乎不表达。把化疗药物或诊断试剂开发为叶酸受体介导的叶酸复合物制剂将有可能实现对肿瘤更精准的靶向治疗和诊断。
- 刘飞陈新洋陈海燕顾月清
- 关键词:叶酸肿瘤治疗肿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