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冰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基因
  • 3篇LMP2A
  • 2篇蛋白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逆转录病毒
  • 2篇逆转录病毒载...
  • 2篇潜伏膜蛋白
  • 2篇重组逆转录病...
  • 2篇重组逆转录病...
  • 2篇转录
  • 2篇免疫
  • 2篇膜蛋白
  • 2篇EB病毒
  • 2篇EB病毒潜伏...
  • 2篇病毒载体
  • 1篇代谢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镇江高等专科...
  • 1篇南京科技职业...

作者

  • 7篇王冰
  • 4篇姚堃
  • 4篇陈云
  • 4篇刘根焰
  • 4篇周锋
  • 2篇谢芳艺
  • 2篇孙倍成
  • 1篇时宏珍
  • 1篇彭光勇
  • 1篇刘英霞
  • 1篇孙静
  • 1篇丁传林
  • 1篇徐洁洁
  • 1篇冯东举
  • 1篇王胜军
  • 1篇井云

传媒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勘误: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稳定表达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2023年
因本文作者失误,发表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年第25卷第11期第1013-1015页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稳定表达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论文中,图2A及图3用错了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的图像。
陈云周锋孙倍成刘根焰王冰姚堃
关键词: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A基因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稳定表达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克隆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2A(LMP2A)全长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GEZ-LMP2A,转染真核细胞后获得稳定表达LMP2A的细胞株。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B95.8细胞中获得EB病毒LMP2A全长基因,克隆到测序载体pMD18-T中,经测序后再亚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GEZ-Term中,与两辅助病毒载体PHIT456、PHIT60通过Lipofectamine2000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测定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并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经Zeocine筛选后得到稳定的细胞克隆,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LMP2A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GEZ-LMP2A经测序鉴定正确;转染后上清中病毒的滴度为5×108cfu/L,感染L929细胞后用Zeocine筛选出稳定的细胞克隆;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细胞克隆能稳定表达EBV-LMP2A。结论:表达EBV-LMP2A细胞株的构建为蛋白制备与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后续的EBV相关性疾病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陈云周锋孙倍成刘根焰王冰姚堃
关键词:EB病毒LMP2A逆转录病毒
鼻咽癌相关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及其免疫功能研究
姚堃时宏珍周锋王冰谢芳艺刘根焰王胜军陈云徐洁洁丁传林彭光勇
EB病毒(Epstein-Barr ,EBV)属DNA嗜B淋巴细胞疱疹病毒4型。已知它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相关。EBV相关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常见的EB病毒相关的恶性鳞状...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转染免疫治疗鼻咽癌
LMP2A蛋白来源的HLA-A2限制性表位多肽及其用途
一种LMP2A蛋白来源的HLA-A2限制性表位多肽,它是多肽LMP2A<Sub>264</Sub>,由九个氨基酸组成,其位置为264-272,其序列为:QLSPLLGAV。发明人表达、鉴定和纯化了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
姚堃王冰刘根焰周锋谢芳艺陈云冯东举刘英霞
文献传递
内皮细胞代谢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研究
2023年
血管生成是指从已有的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后静脉发展而形成新血管的过程。血管生成调控过程复杂,交错影响,多种基因和信号分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家族、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家族、Notch和Wnt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信号、血管生成素(angiotensin, Ang)和Tie信号系统等参与调控血管生成。除了遗传和分子信号外,血管生成还受到代谢机制的调节。在此,本文概述了目前对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各种代谢途径的认识及其对生理和病理性血管生成的影响。其中,糖酵解、脂肪酸氧化和氨基酸代谢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代谢途径,ECs主要依靠糖酵解产生ATP。糖酵解调节器6-磷酸果糖激酶-2/2,6-二磷酸果糖激酶3 (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diphosphatase 3, PFKFB3)通过调控尖端细胞(Tip cells)和柄细胞(Stalk cells)的平衡,来决定血管生成的方向,并促进迁移性尖端细胞的表型。另一方面,脂肪酸氧化(fatty acid oxidation, FAO)通过为生物合成提供碳源调节柄细胞的增殖。多种氨基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同样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此外,血管生成还与磷酸戊糖途径、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及多元醇、糖原合成途径等有关。
井云张晓培王冰李仕永
关键词:代谢血管新生糖酵解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
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中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及患者房水内细胞因子的变化
2024年
目的观察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中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及手术前后患者房水内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37例(37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12例(12只眼)仅行23 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术;曲安奈德(TA)组13例(13只眼)采用23 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术中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DEX)组12例(12只眼)采用23 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术中联合玻璃体腔注射DEX。观察3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MT),同时收集3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的房水,采用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CBA)检测房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3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BCVA、CMT比较:TA组BCV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EX组术后各时间点BCVA(0.63±0.10、0.56±0.08、0.48±0.06、0.45±0.06)均优于对照组BCVA(0.69±0.09、0.62±0.09、0.59±0.07、0.51±0.04)(均P<0.05);TA组CM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EX组术后各时间点CMT[(513.37±89.82)、(454.37±87.02)、(394.41±79.16)、(363.65±67.62)μm]均低于对照组[(537.87±91.33)、(514.37±81.03)、(462.56±81.16)、(419.65±57.76)μm](均P<0.05)。3组患者术后2周房水内IL-8、IL-6、IL-10、IL-1β、IL-2、VEGF、bFGF、VCAM-1及TNF-α浓度T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EX组[(56.36±13.21)、(146.71±28.43)、(29.03±6.67)、(25.61±7.79)、(69.32±11.97)、(45.72±10.03)、(29.07±5.32)、(503.87±36.71)、(28.54±7.55
高瑞莹李仕永王冰程婉汤宇孙静
关键词:眼房水细胞因子类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特异性CTL表位筛选及免疫功能研究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疱疹病毒科嗜B淋巴细胞病毒,已知它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相关。EBV相关鼻咽癌(nasopharyngeall carcinoma,NPC)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高发...
王冰
关键词:EBVLMP2ACTL表位T细胞克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