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丹

作品数:30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小麦
  • 8篇强筋
  • 8篇春小麦
  • 7篇栽培
  • 6篇选育
  • 6篇优质强筋
  • 5篇栽培技术
  • 5篇基因
  • 5篇分子标记
  • 5篇春小麦新品种
  • 4篇锈菌
  • 4篇选育及栽培技...
  • 4篇条锈菌
  • 4篇普通小麦
  • 4篇小麦条锈菌
  • 3篇性状
  • 3篇亚基
  • 3篇育种
  • 3篇小麦品种
  • 3篇高产

机构

  • 24篇天津市农作物...
  • 4篇甘肃省农业科...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唐山师范学院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天津市植物保...
  • 1篇国际玉米小麦...
  • 1篇石家庄市农业...
  • 1篇天津市气候中...
  • 1篇合肥丰乐种业...
  • 1篇周口市农业科...

作者

  • 29篇梁丹
  • 21篇时晓伟
  • 19篇王从磊
  • 18篇冯刚
  • 12篇刘丹
  • 6篇石斯发
  • 5篇王继忠
  • 4篇何中虎
  • 4篇袁文娅
  • 4篇刘秀峰
  • 3篇夏先春
  • 3篇李素敏
  • 2篇杨芳萍
  • 2篇孙振宇
  • 2篇马占鸿
  • 1篇兰素缺
  • 1篇张平平
  • 1篇张业伦
  • 1篇李春
  • 1篇李杏普

传媒

  • 6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Agricu...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方法
本发明涉及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方法,通过低温春化、南繁加代、穿梭育种、多点联合鉴定等,形成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方法。它是将强冬性小麦花后15~20天的种子,用双氧水处理,再用纯净水冲洗后,室温萌芽,待幼苗长至1~2cm时放置于人...
时晓伟冯刚王建贺石斯发王继忠何中虎刘建军张岐军梁丹王从磊
文献传递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新品种‘津强7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为在推广过程中,更好的发挥春小麦‘津强7号’的优质、强筋、高产特性,为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拔节期和抽穗期不同的氮肥配比,对小麦‘津强7号’的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数、产量进行测定,从而明确小麦‘津强7号’的最佳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津强7号’的产量、穗长、小穗数均比较稳定,在不同密度和氮肥施用方式上未出现显著变化;其株高、穗数受到了种植密度的影响,而千粒重、穗粒数受到了种植密度和氮肥使用方式的影响。低密度下千粒重和穗粒数显著增加,拔节期施用氮肥75kg/hm^2,抽穗期施用150kg/hm^2,植株较矮。450万苗/hm^2的种植密度、拔节期一次性施氮肥150kg/hm^2,是‘津强7号’最佳栽培模式。
王建贺刘丹王从磊时晓伟石斯发冯刚梁丹
关键词:氮肥种植密度栽培模式
小麦7^(OE)亚基导入和揉面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195份矮败小麦与津强5号杂交得到的高代品系,研究了7OE亚基在其中的分布,探讨7OE亚基材料与揉面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5份材料中有6份材料扩增出447 bp的片段,占所检测品系的3.07%。7OE亚基对小麦的揉面特性部分指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峰值高度、8分钟带宽在有无7OE基因间变异系数差别较大,含7OE亚基材料与非7OE亚基材料在8分钟带宽这一指标达到极显著差异。7OE亚基对改良小麦品质作用较大,8分钟带宽可作为品质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此标记特异性较好,可用于中国小麦的品质改良。
王建贺梁丹时晓伟冯刚王从磊石斯发王继忠
关键词:矮败小麦分子标记
东北春麦区引种优质强筋春小麦津强5气象条件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初步探明优质强筋春小麦津强5在东北春麦区的品种适应性,本研究通过分析2009—2011连续3年天津武清地区津强5整个物候期的气象特征,总结津强5的生育特点,预测东北春麦区满洲里、通辽、赤峰和锦州4地津强5的引种可能性。利用欧几里德距离公式,计算上述4地与天津武清点在津强5适种期期间的气候距离系数,明确4地的引种相对可能性。结果发现,津强5出苗需要178.1℃以上的活动积温,温度积累593.1℃完成抽穗,温度积累913.2℃、光照积累282.9 h才能够正常成熟;津强5能够在满洲里、通辽、赤峰和锦州4个地区完成整个生长周期,距离系数分析表明锦州地区引种的相对可能性最高,通辽和赤峰次之,满洲里的相对可能性最低。
王从磊王建贺梁丹刘丹李春龚海生时晓伟冯刚
关键词:东北春麦区引种
中国小麦育成品种和农家种中慢锈基因Lr34/Yr18的分子检测被引量:61
2008年
Lr34/Yr18是重要的慢叶锈和慢条锈基因,携带该连锁基因的小麦品种被广泛种植于世界许多国家。利用STS标记csLV34对慢叶锈和慢条锈基因Lr34/Yr18进行分子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231份育成品种(系)中仅有14份材料携带Lr34/Yr18基因,占6.1%。不同麦区分布频率不同,其中北部冬麦区为零,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分别为3.0%、21.4%、16.7%和33.3%。在422份农家种中,359份含有Lr34/Yr18基因,占85.1%。Lr34/Yr18基因在不同麦区的分布频率也存在差异,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南部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分别为89.6%、77.4%、93.1%、93.8%、96.6%和61.1%。csLV34标记扩增产物为150bp和229bp的片段,能有效鉴别品种是否携带Lr34/Yr18基因,是一个重复性好、准确率高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小麦Lr34/Yr18基因的鉴定与选择。
杨文雄杨芳萍梁丹何中虎尚勋武夏先春
关键词:普通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谷子、小麦籽粒蛋白、淀粉构成及结构差异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为了研究谷子和小麦的淀粉、蛋白质结构、性状的差异,探索改良谷子品质的新思路,通过籽粒总蛋白提取法提取小麦与谷子的总蛋白,通过小麦谷蛋白提取方法提取小麦与谷子的谷蛋白,通过醇类物质提取小麦和谷子中的醇溶蛋白,并通过SDS-PAGE对总蛋白及谷蛋白条带进行鉴定、A-PAGE对醇溶蛋白带谱进行鉴定,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籽粒内部结构,分析小麦与谷子蛋白和淀粉的结构差异。结果表明,谷子谷蛋白含量低,存在一定量的醇溶蛋白,且存在一定的多态性;小麦淀粉包含A、B、C 3种淀粉粒,淀粉体间隙紧密填充蛋白体,谷子淀粉体呈多边形,体积小于小麦淀粉体,且仅含有2种类型的淀粉粒。谷子、小麦的淀粉类型、谷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醇溶蛋白具有品种间特异性,谷子的醇溶蛋白带谱数量明显低于小麦,为从淀粉发育、蛋白质含量等方面改良谷子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丹赵子龙梁丹曹婷婷李素敏王从磊时晓伟杨晓然张明朱铭王建贺冯刚李素英
关键词:谷子小麦蛋白淀粉
中国和CIMMYT小麦品种Bx7亚基超量表达基因(Bx7^OE)的分子检测被引量:16
2009年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Bx7的超量表达对提高小麦面筋强度有重要作用。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STS标记检测了163份中国和CIMMYT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Bx7超量表达基因(Bx7OE)。结果表明,TaBAC1215C06-F517/R964标记和TaBAC1215C06-F24671/R25515标记可分别在含有Bx7OE基因的材料中扩增出447bp和844bp的特异带,在不含Bx7OE基因的材料中无相应目标带,两个STS标记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在163份小麦品种(系)中,11份品种(系)含有Bx7OE基因,占总数的6.7%。RP-HPLC与STS标记检测结果一致。利用这两个STS标记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Bx7OE基因。
任妍梁丹张平平何中虎陈静傅体华夏先春
关键词:AESTIVUMRP-HPLCSTS标记
国审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津强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津强7号是有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通过冬春杂交的方法系谱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主要特点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栽培要点。
梁丹王从磊王建贺冯刚时晓伟石斯发王继忠
关键词:小麦栽培
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津强1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19年
津强12号是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通过南繁北育方法系谱选育而成,2018年通过天津市审定。该品种主要特点为高产、优质、抗病。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栽培要点等内容。
梁丹王建贺李素敏王从磊刘丹时晓伟冯刚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
The Effect on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s of Wheat under Different Salt Stresses被引量:1
2016年
[Objective] Wheat is the major grain crop in China. Salinization as an abi- otic stre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 of wheat output. It has great sig- nificance to ensure the food security by improved the production of wheat in salin- ization of soil. [Method] This research is reference to previous study to be estab- lished by germination rate and seeding plants changes under salt stress to deter- mine the ability of salt tolerance of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 Under 300 mM NaCI to count germination rate and measuring the height, root length and root number of seeding in 200 mM and 400 mM NaCI to evaluated wheat varieties resistant to salt. [Result] Under this method, we found 3 grade-1 salt-tolerant varieties, 3 grade-2 salt-tolerant varieties, 5 grade-3 salt-tolerant varieties. [Conclusion] This study re- duced the work of salt-tolerance of wheat germplasm identification in salt pool. What's more, this study enriches the salt-tolerance of wheat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of wheat salt-tolerance breeding.
梁丹王建贺刘丹王从磊时晓伟吴琴郑晶晶冯刚
关键词:WHEATSALINIZATION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