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 作品数:77 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永磁直线发电机、磁流变阻尼器及其磁流变减振系统
- 一种永磁直线发电机、电磁流变阻尼器及磁流变减振系统,其中,永磁直线发电机包括定子、连接杆和若干永磁体,定子包括具有伸缩口的容纳腔,容纳腔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凸齿,每一凸齿的顶端相对两侧分别沿容纳腔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侧齿,...
- 胡红生蒋学争王炅王娟
- 文献传递
- 一种处理沼液的菌藻共生系统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沼液的菌藻共生系统及其应用,菌藻共生系统由以下制备方法而成:通过将微藻和真菌固定化成小球,然后进一步培养形成在代谢功能上互补的藻菌共生体,并在模拟废水溶液中得以驯化,使得菌藻共生系统在实际沼液废水中具...
- 赵永军孙诗清张跃进王娟葛志刚张慧徐劼吴家强胡长伟
- 文献传递
- 枯草芽孢杆菌/植物协同修复菲污染土壤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研究了两种典型植物黑麦草(ryegrass)和苜蓿(alfalfa)分别接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对土壤中菲的协同修复作用.通过30天的盆栽实验,结果发现:1)种植植物后,菲污染土壤中的p H值显著上升,而有机质明显下降,且加入BS后对土壤中的p H值几乎没有影响,而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则明显下降; 2)植物的生物量随着土壤中菲浓度的增加略有下降,而加入BS后,植物的生物量略有增加; 3)黑麦和苜蓿能促进土壤中菲的降解,黑麦草和苜蓿对低、中、高浓度的菲污染土壤中菲的去除率分别是78. 01%、81. 74%、90. 47%和55. 99%、74. 06%、88. 57%,加入BS后,最高去除率均达90%以上,而不加植物则去除率仅为24. 34%、27. 15%和31. 73%.上述实验表明:黑麦草和苜蓿草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有效修复菲污染土壤,且土壤中的菲可以通过自然挥发、微生物降解、植物根系降解、植物吸收累积等途径得以去除,其中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张琳颖王娟胡琴周文永郁倩文
- 关键词:土壤枯草芽孢杆菌黑麦草苜蓿
- 微生物/生物炭系统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以稻草和高粱秆为原材料,400℃条件下热解,制备并筛选出对重金属吸附固定效果最佳的生物炭,构建微生物/生物炭盆栽实验系统(枯草芽孢杆菌+生物炭,灵芝真菌+生物炭,枯草芽孢杆菌+灵芝真菌+生物炭),培养56 d,考察该系统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总量、重金属形态,以及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呼吸强度、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草生物炭对重金属具有更好的吸附固定作用; 2)土壤p 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脲酶活性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p H值与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 3)微生物/生物炭能抑制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r、Ni、Zn和Cu的生物有效性,可用作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固定药剂,且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对重金属Cr、Ni、Cu固化效果最佳,加入灵芝真菌对重金属Cu固化效果最佳,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灵芝真菌混合菌对重金属Zn固化效果最佳; 4)修复后的土壤,其重金属浸出毒性均远小于毒性鉴别标准.
- 郁倩文张琳颖程鹏飞吴嘉华王娟
- 关键词:生物炭微生物重金属
- 一种利用藻菌共生体同步净化沼液和原沼气的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藻菌共生体同步净化沼液和原沼气的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调节池和藻菌共生体反应器,首先经混凝沉淀池的预处理,去除沼液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污染物,然后经调节池将其pH调节至7.5~8.5,最后沼液进入藻菌共生...
- 赵永军孙诗清张跃进王娟张慧葛志刚徐劼吴家强胡长伟
- 离心法在土壤颗粒分级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用离心法进行土壤颗粒分级,优化了离心时间和转速。并对河北保定,浙江嘉兴、磐安、永康和温州五地典型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颗粒粒径分布的初步研究,探讨了土壤颗粒直径和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离心法土壤分级技术的回收率为96.73%~99.74%,实验按照粒径尺寸将土壤样品分成四级,分别是砂粒(〉20μm)、粗粉砂(5~20μm)、细粉砂(2~5μm)和粘粒(〈2μm),保定土壤的砂粒含量最高,达92.68%.磐安土样的粗粉砂含量最高,达4.12%,各样品细粉砂颗粒含量相当,均值为1.73%,粘粒含量很少,均值为0.44%。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磐安土壤最高,达9.15%,而土壤pH值则是保定土壤最高,为8.14。
- 王娟周晨亮张跃进周沛婕王静静陈志惠李伟荣
- 关键词:土壤离心法
- 一种利用微藻进行沼液净化的光生物反应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藻进行沼液净化的光生物反应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对于微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光生物反应器涉及较少,且缺乏各项数据指标的实时监控功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预处理;2)、沼液注入储液罐并控制液量;3)、进...
- 赵永军张跃进王娟葛志刚徐忠厚张慧张晶
- 文献传递
- 电主轴半主动振动控制试验台架、系统及电主轴控制方法
- 一种电主轴半主动振动控制试验台架、系统及电主轴控制方法,其中,电主轴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通过处理器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和Hilbert变换方法将电主轴弯扭耦合振动信号加以分离获得试验频率和试验相位,并通过电主轴集中参数当量力学...
- 胡红生钱苏翔王娟
- 文献传递
- 菌藻共生体同步脱色降解偶氮染料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选择鱼腥藻、蛋白核小球藻和羊角月牙藻等实验藻种,研究并筛选出对偶氮染料具有最佳脱色效果的实验藻种,然后选择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构建单一微藻、微藻-真菌、微藻-细菌、微藻-真菌-细菌等四大实验体系,综合考察不同体系对偶氮染料的脱色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单一微藻体系中,蛋白核小球藻对偶氮染料的脱色效果最为显著;(2)各体系最佳反应pH均为7;(3)单一微藻及菌藻共生体系对染料脱色效果随其浓度呈正态分布,酸性大红浓度80 mg/L、孔雀石绿浓度15 mg/L时,脱色效果最为显著;(4)脱色效率上,微藻-真菌-细菌体系>微藻-真菌体系>微藻-细菌体系>单一微藻体系;(5)菌藻共生体在初始1 h内产生明显脱色反应,而单一微藻体系对偶氮染料的脱色反应较为迟缓。
- 周文永朱紫燕苏晴祝梦燕王娟
- 关键词:藻类偶氮染料印染废水生物降解
- 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第一齿轮,第二转轴上固定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三转轴上固定第四齿轮;第三转轴的第四齿轮下方安装阻尼装置;阻尼装置包括上盖、下盖、活塞和套筒...
- 胡红生 张林 欧阳青王娟 宋玉来钱承 肖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