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汉超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应力
  • 2篇预应力
  • 2篇预应力束
  • 2篇响应面
  • 1篇底板
  • 1篇用水需求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型
  • 1篇有限元模型修...
  • 1篇预应力钢
  • 1篇预应力结构
  • 1篇受力
  • 1篇体外预应力
  • 1篇体外预应力结...
  • 1篇桥梁
  • 1篇热媒
  • 1篇热水
  • 1篇纵向预应力
  • 1篇温控开关
  • 1篇梁结构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代汉超
  • 3篇范灏
  • 3篇王达磊
  • 2篇徐亮
  • 2篇石雪飞
  • 1篇杜海鑫
  • 1篇阮欣
  • 1篇张西丁

传媒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交通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混合型多用途节能热水器
一种混合型多用途节能热水器,包括储水箱、分别安装于储水箱中的热交换器、电发热元件、温度感应器以及与电发热元件、温度感应器相连用于控制二者工作的数显温控开关,储水箱中设有隔板,隔板将储水箱分隔成温水室与热水室,隔板上分别设...
代汉超范灏徐亮王达磊
文献传递
基于静力响应面的混凝土梁桥有限元模型修正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基于中心复合设计的静力响应面法在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中的具体应用.桥梁结构的静力测试受干扰小、过程明确,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以静载试验挠度为响应,进行中心复合设计,拟合能模拟响应与因子间的曲面函数关系的二阶响应面模型.通过调整坐标轴样本点的取值使中心复合设计具有正交性.以方差分析定量判定回归方程和因子的显著性,并通过剔除不显著因子提高响应面模型的精度.对三跨连续梁抗弯刚度的修正结果表明:基于静力测试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对梁桥有限元模型的修正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
代汉超石雪飞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修正
一种桥梁体外预应力结构
一种桥梁体外预应力结构,包括多块横向设置于桥面板内侧的转向块,至少两条穿过转向块的预应力钢束束体以及固定预应力钢束束体的锚固装置,多块转向块内分别对应预应力钢束束体埋置转向钢管,转向钢管贯通转向块,同一条预应力钢束束体上...
代汉超范灏徐亮王达磊
文献传递
基于改进响应面的桥梁抗弯刚度修正被引量:12
2014年
根据响应面法(RSM)的应用条件,从工程应用角度研究响应面法改进方法及桥梁抗弯刚度修正中确定设计空间大小的一般原则。利用单因素试验法,令抗弯刚度在初始设计值的基础上产生单位改变量,考察目标函数对应的改变量,建立两者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以初始有限元模型的目标函数值和对应实测值的差值为目标,通过优化算法,使待修正参数的设计空间快速逼近最优区域。在优化的设计空间里建立响应面模型对桥梁结构抗弯刚度进行修正。数值算例和三跨连续梁实桥静载试验算例证明:该方法显著地提高了基于响应面的桥梁结构抗弯刚度修正的精度。
代汉超石雪飞阮欣
关键词:响应面
一种U型梁结构及其包含的底板预应力束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型梁结构及其包含的底板预应力束结构。其中的U形梁的底板预应力束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两组底板预应力束组,至少一组底板预应力束组平弯设置,平弯设置的底板预应力束组中至少设有3根底板预应力束,底板预应...
范灏代汉超张西丁杜海鑫王达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