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平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短群签名
  • 2篇远程
  • 2篇远程证明
  • 2篇直接匿名证明
  • 2篇匿名
  • 2篇签名
  • 2篇群签名
  • 2篇可信计算
  • 2篇DAA
  • 1篇双线性
  • 1篇双线性配对
  • 1篇完整性
  • 1篇网络
  • 1篇可信平台模块
  • 1篇访问控制
  • 1篇P2P网络
  • 1篇TPM
  • 1篇篡改

机构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解放军信息工...

作者

  • 4篇沈平
  • 3篇周雁舟
  • 3篇李立新
  • 3篇宋扬

传媒

  • 1篇计算机安全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信息工程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短群签名在可信计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远程证明提供了平台身份匿名认证功能,并给出了基于隐私CA及直接匿名认证两种方案。直接匿名认证方案的提出意在解决隐私CA方案中的CA瓶颈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以标准模型下的短群签名机制为主线,以l-MOMSDH假设为安全基础,在与现有方案保持相似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协议整体安全性。
宋扬李立新周雁舟沈平
关键词:远程证明TPMDAA双线性配对短群签名
DAA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及改进被引量:1
2010年
为更好发挥DAA协议在隐私保护方面的作用,提高协议自身的安全性,对现有DAA协议的性能及安全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协议在提高性能方面所采取的优化策略及其满足的安全属性。重点分析了协议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如RSA安全问题、恶意Issuer问题、Rudolph攻击、跨域认证问题等,特别指出现有协议存在的共性安全问题:只满足RO模型下可证明安全性。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方法及所需技术,为构建新的DAA方案、实现新方案在标准模型下的安全性证明奠定理论基础。
宋扬李立新周雁舟沈平
关键词:可信平台模块直接匿名证明短群签名
软件防篡改技术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随着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对知识产权的攻击方式主要有三种:软件盗版(Software Piracy)、逆向工程(Reserve Engineering)、代码篡改(Code Tamper),对应的防御措施主要有软件水印技术(Software Watermarking)、代码模糊(Code Obfuscation)、软件防篡改(Software Tamper-proofing)。此外,还有多样性(Diversity)、时间限制模式(Time-limited Scheme)等方法。详细介绍了软件防篡改技术,对它的分类、现状、现存机制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做了较深入的分析。
宋扬李立新周雁舟沈平
远程证明在P2P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可信计算技术的提出被誉为解决终端安全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出路,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远程证明机制,为终端平台提供了身份匿名证明及平台完整性证明,有效解决了平台访问存在的隐私泄漏及平台运行环境...
沈平
关键词:可信计算远程证明直接匿名证明P2P网络访问控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