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军
- 作品数:80 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紫杂铜复合精炼工艺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研究了稀土元素La、Ce、Y与普通木炭复合精炼工艺对紫杂铜精炼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精炼工艺能有效脱除铜液中的氢、氧及其它夹杂,提高无氧铜的成材率。稀土元素La、Ce、Y的加入均可改善紫铜的综合性能,其精炼效果以Y为最优。
- 韩宝军刘金明
- 关键词:稀土精炼紫铜导电率
- 读《三国演义》,品蜀王刘备的识才与用才之道
- 2012年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无论从史学角度还是在文学角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甚至对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国演义》中的每一个人物神态各异、个性鲜明、耐人寻味。尤其是蜀王刘备,他的识才与用才之道,可以说是对"现代管理学"与"领导科学"的经典诠释。
- 韩宝军吕健伟
- 关键词:三国演义关羽识才现代管理学
- 新时期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创新思考被引量:2
- 2013年
- 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仍需着眼于发展的长足性,依托特色专业的建设,形成地方高校谋发展、求共存的有力支持。本文首先针对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现状,从专业建设的思想意识、资源配置、科研力量等方面,阐述了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明确办学定位、培育特色专业优秀教师团队、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创新之路。
- 韩宝军何琼
- 关键词:地方高校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特征与实践建构被引量:1
- 2011年
-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应用性人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管理制度执行、教学制度实施、课程建设、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吕健伟韩宝军
- 关键词:工学结合
- 稀土含量对38CrMoAl钢渗氮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为了克服38CrMoAl钢渗氮速度慢,渗层脆性大,稀土添加到渗氮气氛中只能作用于工件表面等缺点,研究了38CrMoAl钢中不同稀土添加量对渗氮层性能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对38CrMoAl钢渗氮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且能提高渗层性能。原因是稀土加入钢中后,引起周围铁原子的点阵畸变,有利于氮原子的吸附和扩散,且稀土易与渗氮气氛中的氧结合,削弱了氧对渗氮的阻碍作用;同时稀土的晶粒细化、固溶体强化、微合金化也是其改善渗层性能的重要原因。
- 韩宝军
- 关键词:稀土气体渗氮催渗
- 钢铁晶粒超细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0年
- 综述了目前钢铁材料的各种晶粒细化方法、原理及其研究动态,展望了钢铁材料晶粒细化技术的研究前景,以期对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分析认为今后钢铁晶粒超细化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继续深入讨论和探索晶粒超细化机理以及超细晶粒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二是开发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钢铁晶粒超细化技术。
- 韩宝军徐洲
- 关键词:晶粒钢铁超细化
- 一种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掺渗金属渗剂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掺渗金属渗剂的方法,通过将RExMgyTMz或REαSnβTMγ金属渗剂与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混合均匀,在一定负压条件下加热,使重稀土及其合金元素渗入到钕铁硼速凝合金片或其氢破粉的表面及其...
- 彭光怀李小康韩宝军贾小武杜西龙
- 文献传递
- 稀土在紫铜缓蚀剂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研究了稀土La、Ce、Y与紫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微量稀土La、Ce、Y与苯并三氮唑互配后均可提高紫铜的耐腐蚀性能,其中稀土La作用效果最为显著,但加入不宜过量。初步分析并探讨了稀土与苯并三氮唑协同作用机理。
- 韩宝军刘柏雄
- 关键词:稀土紫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
- 定向凝固含Y镁合金的枝晶形态及微观组织被引量:3
- 2017年
-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炉制备了含稀土元素Y的镁合金,研究了定向凝固镁合金的枝晶形态及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镁合金的一次枝晶沿着热流方向生长,且一次枝晶周围含有6个二次枝晶呈花瓣形状。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发现,凝固组织中除了α(Mg)固溶体及枝晶间的β(Mg_(17)Al_(12))相外,还存在稀土相。稀土相呈粗大的杆状和细小的粒状形态,主要由Y、Mg、Al和Mn元素组成,其中稀土Y的质量分数占22%左右。
- 杨初斌罗宁张小联韩宝军
- 关键词:定向凝固镁合金
- 一种Mg-Zn-Al-Cu系超高强镁合金板材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Zn-Al-Cu系超高强镁合金板材制备方法,按合金成分3-5wt%Al、1-2wt%Zn、2.0-5.0%wtCu、0.35-0.8wt%RE,1.2-1.8wt%Ti,杂质元素:Si、Fe、Cu和...
- 韩宝军何琼彭光怀方玲张小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