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慧
- 作品数:52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世界观的认知机制:解读《卡彭塔利亚湾》中隐性连贯语篇现象被引量:13
- 2014年
- 本文以澳洲原住民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的《卡彭塔利亚湾》第一章为例,通过分析文中貌似不连贯的语言现象,说明"梦幻"世界观是作者建构心智连贯的认知基础,是作品语篇连贯的底层代码,与作者创造的语篇世界存在象似性关联。读者只有了解作者的"梦幻"世界观,使之成为作者-文本-读者互动的认知桥梁,才能厘清偏离规约文本的隐性连贯脉络,从而将不连贯的语言材料建构成连续的故事世界,达到解读文本思想内涵、感知文学效果、体验审美情感的目的。
- 冷慧
- 关键词:隐性连贯
- 澳大利亚民族和解中的尴尬——以“澳大利亚日”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每年一月二十六日为"澳大利亚日",又称"悲痛日"、"侵略日"、"幸存日"。本文根据对近十年澳洲媒体关于澳大利亚日活动报道的分析、以及根据对澳大利亚民众抽样调查的分析,并基于对澳大利亚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揭示了澳大利亚日及其相关纪念活动所蕴含的内涵和澳大利亚日所显示出的澳洲政府与澳洲原住民之间的政策性矛盾与冲突、以及当代澳洲民众既要坚持身份认同又要维持民族和解的纠结情绪。
- 冷慧郭蕊卢意
- 关键词:原住民民族和解
-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 2012年
- 基于辽宁师范大学为中国旅行社(大连分社)培养英语导游志愿者的经验,通过对参加实践活动的英语专业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找出现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弊端,探讨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面的可行性建议,旨在更新高校英语教学理念,促进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对接,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 冷慧郭蕊张辂
-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服务地方经济调查问卷英语教学校企合作
- 基于van Lier真实化理论的高校英语课程与中国文化自信被引量:1
- 2021年
- 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在高校英语课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克服“中国文化失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该文通过van Lier提出的课程真实化理论,从课程真实化、语用真实、人格真实化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生师学习共同体,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 王帅冷慧
- 关键词:文化自信立德树人
- 旅游广告英译探析
- 2017年
- 在新兴产业中,旅游业是中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对外旅游宣传中,旅游广告英译质量格外重要,不仅影响着中国的整体形象,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将从旅游广告英译的问题、原因和方法着手,探析旅游广告的英译。
- 王洪星冷慧
- 关键词:旅游广告英译
-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师范生在中国辽宁教育实习的研究
- 2015年
- 本研究以案例形式(Case study)呈现了四名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大四学生2014年4月在中国辽宁为期三周教育实习的体验和收获。研究数据显示此次中国实习对澳大利亚实习教师不仅是一次难得的教师职业经历更是一次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异域文化理解与交流的实践。中国实习拓展了他们的教师职业技能,增强了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实习生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丰富人生,体验成长,自信心倍增,对未来的教师生涯充满信心。
- 金爱晶Maxine Cooper冷慧
-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范生教育实习
- 跨文化中英汉动植物词语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由于地理环境、社会风俗、历史影响等因素,同一词汇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有共性也有差别。本文试图以动植物词汇为主线,探究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意义的同一性和差别性。
- 王洪星冷慧
- 关键词:跨文化动植物词语同一性差别性
- 中专传统英语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对比研究
- 2017年
-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互联网平台使得知识的呈现方式更生动形象,更契合中专学生年龄特点、认知需求,教学模式逐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当前中专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对比了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劣势,提出了将传统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相整合的新模式,旨在满足中专学生学习英语的多元化需求,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效率和热情。
- 蔡高梅冷慧
- 关键词:英语教学
- 吸纳、修正与重组——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体系被引量:11
- 2010年
-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同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两门新兴学科。着重分析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在其理论研究中对认知语言学的吸纳、修正与重组,从而使认知语言学家从文化性认知的角度来深入研究语言,也使语言人类学家从认知科学的维度来审视语言和文化,是本文的主旨。
- 董广才冷慧刘佳
-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吸纳
- 篝火烟雾中的盘旋与升腾——《心中的明天》与澳洲混血原住民伦理冲撞中的身份建构
- 2019年
- 混血原住民往往首先要直面"我是谁"的身份问题。澳洲最高文学奖获奖作品《心中的明天》刻画了澳洲原住民与白人殖民者的后代混血儿哈利,一个由白人祖父刻意通过基因改造实验后的产物,因被剥夺了原住民身份,与祖父及其所代表的白人文化之间产生的伦理冲撞。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视角,分析了原住民与殖民者之间所遵循的两条黑白伦理线,厘清了混血儿哈利与白人祖父之间在理智与情感较量后生成的伦理结,揭示黑白伦理冲撞中所形成的阈限空间既为哈利提供了消解伦理结的条件,又是他对白人殖民者非黑即白二元对立哲学思想的解构。
- 冷慧宫红英
- 关键词:身份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