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硕
- 作品数:7 被引量:10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功能化介孔碳泡沫的制备及其在提高酶活性和高灵敏有机磷农药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电化学酶传感器由于具有制备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显著优点[1-2],在食品工业、临床检验、环境监测以及国家安全防御等领域都表现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制备高灵敏和高稳定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的关...
- 吴硕黄斐斐张丽丽
- 关键词:高灵敏介孔碳功能化酶活性有机磷农药
- 分析化学“翻转课堂”的尝试与探讨被引量:58
- 2015年
-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为了更好地应对MOOC等在线课程的兴起对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将"分析化学资源共享课"和"分析化学虚拟实验室"等优质网络资源引入分析化学的教学中。将学生基础较扎实、易于理解的部分章节安排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并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督促。在节约的学时内进行重点、难点的深入解析和"案例型"等先进教学方式的开展。通过学生讲述问题解决方案和组织课堂讨论等方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变成发现、理解、评价和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真正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高度统一。
- 吴硕刘志广宿艳王秀云刘哲张明旭
- 关键词:分析化学案例式教学
- 改革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被引量:22
- 2015年
- 为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根据多年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经验,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对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建立了一套多层次的分析化学实验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该考核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提升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初步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宿艳吴硕崔丽钧肖光
-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 互联网背景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建设被引量:24
- 2017年
-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具有特色的、多层次的分析化学实验室网络信息平台,将制作的各种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资源有效整合成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资源库。探讨如何利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库来丰富实验课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课后探究等环节,可以补充课堂实验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满足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需要。
- 宿艳张艳娟吴硕崔淼孟长功
-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互联网网络信息平台
- 三苯胺功能染料的合成及在谷胱甘肽超低电位光电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D-π-A结构的三苯胺功能染料(TCA),并通过分子结构中的羧基将其配位于TiO2纳米粒子修饰的光电极表面,发展了一种可在超低电位下高灵敏检测谷胱甘肽(GSH)的光电传感方法.该TCA分子以三苯胺为电子给体,噻吩为桥连基团,氰基乙酸为电子受体.在可见光的照射下,TCA通过分子内电子转移将光电子由三苯胺经噻吩和羧基注入到TiO2的导带能级,进而注入基底光电极,产生阳极光电流;同时,TCA被氧化到氧化态.由于氧化态TCA的稳定性好,可循环被生理活性小分子GSH还原,并产生放大的阳极光电流.TCA功能化的TiO2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GSH表现出了极高的催化活性,在波长为480 nm的可见光照射下,在0 V的超低电位下即可实现对GSH的催化氧化.基于这一性质,发展了一种可用于GSH检测的光电传感方法.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浓度为2~100μmol/L和0.1~2.4 mmol/L的GSH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出限低达1μmol/L.此外,该光电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排除13种氨基酸和生理活性物质多巴胺及氢醌的干扰,因此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
- 吴硕邢盼盼宋杰赵艳秋
- 关键词:光电传感器谷胱甘肽
- Mn:CdS与CdTe量子点在光电体系中的激子-激子相互作用及其在光电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光电免疫传感技术是分析化学领域一门刚刚兴起的可用于肿瘤标志物高灵敏分析的检测技术[1]。本文以CdTe作为免疫反应的分子信标,以Mn:CdS/TiO2/FTO为基底电极,基于Mn:CdS与CdTe量子点在光电体系中的激子...
- 吴硕宋杰王加冕王秀云解顺根
- 文献传递
- “实用仪器分析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研究生“实用仪器分析理论”课的建设目标。课程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树立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过程中实践、反馈、提升的循环探索,将对研究生教育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融入到“润物细无声”的知识教学中。
- 徐强张蓉张丽艳刘进轩吴硕吕荣文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