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农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山雀
  • 1篇生态位
  • 1篇雀形目
  • 1篇繁殖
  • 1篇繁殖生态
  • 1篇巢址
  • 1篇巢址选择

机构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杨小农
  • 1篇温安祥
  • 1篇孙悦华
  • 1篇朱磊
  • 1篇郝光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瓦屋山2种山雀的生态位分化和共存被引量:11
2012年
黑冠山雀(Parus rubidiventris)和煤山雀(P.ater)在瓦屋山同域分布,生态位相似,是潜在的竞争者。在垂直分布上,煤山雀的生态位宽度为5.237,显著高于黑冠山雀的2.792,而在水平分布和活动基质2个维度上,二者的生态位宽度值相当。尽管3个维度上2种山雀生态位重叠值均大于0.7,但是它们对3个维度上的资源利用分别存在不同的偏好和侧重。2种山雀的身体量度除了喙宽外均有极显著差异,这应该是2种山雀对环境适应的结果。这2种山雀在巢址选择上各项参数差异均不显著,表明适宜的洞巢可能是它们种间竞争的主要对象。2种山雀的种群数量可能与居留类型有关。空间生态位或食物生态位的分离及适宜的种群数量和比例是它们得以共存的几个重要因素。
杨小农朱磊郝光温安祥孙悦华
关键词:生态位
瓦屋山几种雀形目鸟的生态位分化、共存和巢址选择
2010~2011年春夏季,在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对几种雀形目鸟类在繁殖期的竞争、共存、巢址选择和人类活动对鸟类巢址利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同域分布的黑冠山雀(Parus rubidiv...
杨小农
关键词:雀形目繁殖生态巢址选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