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

作品数:8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癌
  • 2篇胆管癌根治术
  • 2篇胆囊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取石
  • 2篇结石
  • 2篇肝门部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残石
  • 1篇胆道镜
  • 1篇胆管肿瘤
  • 1篇胆囊管
  • 1篇胆囊炎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胆总管切开

机构

  • 8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张军
  • 4篇张晓君
  • 4篇张昕辉
  • 3篇李欢送
  • 3篇刘养岁
  • 2篇姜新春
  • 1篇杨甲梅
  • 1篇王立伟
  • 1篇马超
  • 1篇寇昌华
  • 1篇戴炳华
  • 1篇袁博
  • 1篇石奎
  • 1篇付军
  • 1篇周敏
  • 1篇董梦醒
  • 1篇王涛

传媒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原位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分析原位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在保持脾脏原位状态下紧贴脾脏离断脾周韧带及胃短血管,最后离断脾蒂.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时采用紧贴胃和食管的选择性血管离断术式,保留迷走神经前后干.结果 手术治疗63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自由门静脉压力为(38±4) cmH2O,术后降至(28±4)cmH2O.平均手术时间为(232 ±15)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530±37) ml,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无胰漏、胃排空障碍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访12 ~36个月,无再出血及肝昏迷患者.术后6个月内发生门静脉血栓4例.结论 采用三贴近法进行原位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操作简单,术后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
张晓君周敏张军姜新春张昕辉
关键词:脾切除术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三维重建可视化技术联合3D腹腔镜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可视化技术联合3D腹腔镜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1例行3D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三维重建可视化软件将患者腹部CT薄层增强扫描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立体显示肿瘤位置,观察肿瘤与周围脉管关系、肿大淋巴结及解剖变异情况,并制定具体的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在3D腹腔镜下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结果三维重建后可清楚地显示肝门部胆管肿瘤及其周围情况,特别是脉管结构及解剖变异,其中Bismuth分型Ⅰ型3例,Ⅲa型3例,Ⅲb型3例,Ⅳ型2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3D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581.0±91.0)min,术中出血量为(840.0±280.0)ml,术后排气时间为(2.2±0.5)d,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为(8.5±2.6)d,术后住院时间为(15.1±3.7)d。所有患者均达到R0切除,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2.0±2.4)枚。术后有2例(Ⅲ型1例和Ⅳ型1例)胆汁漏,均予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2例胸腔积液,均对症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无术后出血、肠漏、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规律随访3~22个月,均生存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三维重建可视化技术联合3D腹腔镜用于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探讨。
刘养岁崔龙李欢送李正臣倪忠鹏齐敦峰张军寇昌华
关键词:胆管肿瘤
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20-06—2021-06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观察组30例采用全身麻醉+切口局部麻醉+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照组30例采用全身麻醉+切口局部麻醉。结果观察组术后6 h、24 h静息和动态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术后36 h、48 h静息和动态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18 h、24 h自控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髋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盐酸曲马多使用例数为17例(56.7%),对照组为28例(93.3%);观察组盐酸曲马多使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至第一次使用盐酸曲马多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2例,未出现运动阻滞、头晕;对照组术后头晕1例,恶心呕吐4例,未出现运动阻滞。结论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有利于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允许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可以作为加速康复方案的组成部分。
张军满家政马超王立伟王涛戚钰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局部麻醉
肿块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探讨肿块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以及预后。方法收集国内资料完整的符合肿块型AIP诊断标准的45例病人结合我院诊治的一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结果男35例,女11例。好发年龄于50~60岁之间。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黄疸(70%)、上腹部不适或疼痛(52%)和消瘦乏力、发热等(17%)。43例接受血清学IgG4检查有30例升高。46例CA19-9检查中23例(50%)升高。影像学检查:46例中43例肿块位于胰头部(93%),3例位于胰体尾部(7%)。1例肿块型AIP患者行诊断性治疗确诊;2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患者术后未服用激素,随访未见复发;5例行胆肠吻合术,8例行剖腹探查+活检术,8例行EUS-FNA,病理诊断为AIP,予以激素治疗后肿块缩小或消失,其中6例患者复发,再次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肿块型AIP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以梗阻性黄疸就诊,血清学检查IgC4多有升高,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激素治疗有效,复发再次激素治疗,症状仍能缓解。
付军孔臣臣石奎袁博张晓君张军张昕辉戴炳华杨甲梅齐敦峰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癌
6例完全3D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总结
2023年
目的总结完全3D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完全3D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总结,其中Bismuth分型Ⅰ型2例,Ⅲa型2例,Ⅲb型1例,Ⅳ型1例。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3D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位手术时间为490 min(360~60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550 mL(200~800 mL),中位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 d(2~3 d),中位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为7 d(5~8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12.5 d(10~20 d)。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胆管腺癌,切缘均为阴性;中位淋巴结清扫数为11枚(6~14枚);术后有1例患者(Ⅳ型)出现胆汁漏,经保守治疗7 d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胃瘫,给予保守治疗30 d后好转;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规律随访2~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5个月,均生存良好,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外科医师行完全3D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刘养岁崔龙李欢送李正臣倪忠鹏齐敦峰张军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疗效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的适应证、技术及治疗效果。方法与术后常规留置T管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患者的治疗效果。将78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两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一期缝合组(38例)患者术后发生2例早期胆漏,留置T管组(40例)患者术后发生3例胆漏;2组未发生胆道残石、胆道狭窄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短于留置T管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一期缝合在技术上可行,疗效安全可靠。
张晓君董梦醒张军姜新春张昕辉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是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术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病例,探讨该术式在胆总管结石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围手术期未见结石残留、胆道出血、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短期随访无胆道残石、胆道狭窄等并发症。证实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在技术上可行,疗效安全可靠,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困扰及痛苦。
张晓君张军曹刚
关键词:探查取石胆道残石结石残留腹腔出血术后住院时间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联合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12月于该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80例,均行彩超引导下PTGD联合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治疗。观察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均1次胆囊穿刺成功,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无胆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待30 d~3个月后行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术,均无中转开腹,未发生术中胆囊动脉主干破裂出血、术后腹腔出血和胆漏等并发症。结论PTGD能够简单、有效地缓解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择期行腹腔镜下左侧入路胆囊切除术可避免中转开腹,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军刘养岁张昕辉李欢送齐敦峰
关键词:老年患者急性重症胆囊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