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华
- 作品数:31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胎儿畸形与孕妇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相关性(英文)
- 2005年
- 背景:解脲脲原体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可导致不育不孕和自然流产,但其是否为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之一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是导致胎儿畸形重要因素之一。设计:以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的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对象:选择1995/1997由泸州医学院微免教研室对泸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和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16例畸形胎儿(女3例,男13例)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方法:对16例畸形胎儿脐带血,畸形儿父亲的精液和异常妊娠产妇的宫颈黏液或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分离。采用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11例夫妇进行治疗,然后追踪再次妊娠及生育现象。主要观察指标: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结果:16例中11例解脲脲原体阳性,阳性率为69%。11例解脲脲原体阳性者抗风疹病毒、抗巨细胞病毒、抗弓形抗体和染色体均未发现异常。已追踪到的4例再次妊娠结果、妊娠过程正常,新生儿发育良好,追踪观察到2岁未发现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结论: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从而为干预胎儿畸形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 张育华李成文凌体淑王栩吴琼
- 关键词:胎儿畸形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孕妇抗巨细胞病毒胎儿脐带血新生儿发育
- 设计性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 2008年
- 在本院2005和2006级医学本科生中开展人体寄生虫学设计性实验研究,对学生们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可行性的实验方案进行实践。学生们对设计性实验有很高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能够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 毛樱逾张育华王敏佘俊萍陈文碧王光西
-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
- 解脲脲原体对人精子形态结构及顶体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u)对人精子形态、超微结构及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Uu临床标本和标准菌株分别与精子按照25︰1比例混合,通过改良巴氏染色、透射电镜、比色法观察精子形态、超微结构及顶体酶活性的改变。[结果]精子出现头部、颈中段和尾部的缺陷;透射电镜观察可见Uu吸附于精子表面,精子顶体、膜结构、线粒体、中心粒、外周致密纤维等超微结构改变;临床株组和标准株组顶体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顶体酶活性与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Uu感染可改变精子形态、超微结构,降低精子顶体酶活性。
- 向丽周铁军王光西张育华
-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精子顶体酶活性
- 64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自然流产妇女两种治疗效果观察
- 1994年
- 对64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自然流产妇女,按接受治疗的客观条件分为抗生素全身治疗组与口服抗生素和生殖道局部用药联合治疗组。观察结果显示全身治疗组28例有21例(75%)在1年内解脲支原体转阴;联合治疗组36例有34例(94.4%)在40天解脲克原体转阴,两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05)。
- 张育华凌体淑程尊英付其惠
-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自然流产
- 中草药抗阴道毛滴虫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6年
- 分别从中药化学成分、组方、抗阴道毛滴虫作用机制等角度出发,对抗阴道毛滴虫单味中药和复方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临床采用中草药治疗阴道毛滴虫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 毛樱逾王光西张育华
- 关键词:中草药阴道毛滴虫药理作用
- 溶脲脲原体生殖道炎症动物模型建立及阿奇霉素治疗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建立由溶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的小鼠生殖道炎症模型并观察阿奇霉素对感染小鼠的疗效。[方法]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4组。采用注射外源性雌激素,生殖道接种溶脲脲原体标准菌株的方法建立小鼠生殖道炎症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治疗组进行一疗程阿奇霉素治疗(0.4g/kg)。[结果]成功建立小鼠生殖道炎症模型。感染后小鼠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类似的临床表现。溶脲脲原体感染可逆行波及其他器官。用药后治疗组和感染对照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小鼠仍有部分未消除溶脲脲原体感染。[结论]成功建立溶脲脲原体感染小鼠致生殖道炎症的模型;单一疗程的阿奇霉素治疗不能完全清除溶脲脲原体。
- 胡晓艳姜梁张育华
- 关键词:溶脲脲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动物模型阿奇霉素
-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向丽张育华王光西
- 关键词: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育教学改革医学教育网络技术
- 泸州西区空气中真菌的调查
- 2006年
- 目的调查泸州西区空气中飘散真菌的种类、数量及其每月的变化情况。方法于2004年3月—2005年2月采用曝片法(365d逐日定点连续曝片采样)和曝皿法(即每月上旬定点曝皿采样1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期1a的空气中飘散真菌的调查,并进行真菌的分离、培养,及时取真菌标本压片,甲蓝染液染色,镜下鉴定菌种。结果全年曝片365张,检出真菌孢子共24139个,其中可鉴定的有23582个,分属24个属种,全年均有真菌飘散,5—9月为高峰期,曝片中按构成比排序的前4位的真菌孢子的优势菌属依次为交链孢霉属(30.61%)、黑粉霉属(23.90%)、附球霉属(18.71%)、单孢枝霉属(13.91%)等。曝皿培养生长的霉菌种属按构成比依次为酵母菌属(50.20%)、曲霉属(12.46%)、青霉属(10.77%)和单孢枝霉属(9.29%)等。结论泸州西区空气中全年均有真菌飘散,飘散真菌的数量按不同的月份发生变化,5—9月为高峰期,优势菌属为交链孢霉属、黑粉霉属、附球霉属、单孢枝霉属、酵母菌属、曲霉属、青霉属等。
- 颜丹李锐张育华李成文胡朝惠
- 关键词:空气污染真菌变态反应
- 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张育华付其惠凌体淑吴琼王栩
-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炎症解脲脲原体感染胎儿畸形母婴垂直传播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 大型酿酒企业工人感染皮肤癣菌病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大型酿酒企业工人感染皮肤癣菌病的种类、发病率、传播途径及治疗手段的有效性。方法:于2005-03/06选择泸州地区数家大型酿酒企业的酿酒工人628名和企业行政职员436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记录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皮肤真菌感染的皮损情况,并询问其治疗情况和身体状况。对所患手癣、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和甲癣进行真菌检测。外搽硝酸咪康唑乳膏,2~3次/d,总疗程为4周,每2周随访1次。疗效判断以痊愈为临床症状消失,皮损全部消退,真菌检查阴性;显效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皮损明显消退,真菌检查阴性;好转为临床症状减轻,皮损部分消退,真菌检查阳性;无效为临床症状无变化,皮损未消退,真菌检查阳性。结果:酿酒工人628名和企业行政职员436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皮肤癣菌病的发病情况:酿酒工人628名,患皮肤癣菌病468名(74.52%),企业行政职员436名,患皮肤癣菌病210名(48.2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②皮肤癣菌病的发病种类:酿酒工人足癣的患病率很高(72.62%),其次是花斑癣(15.35%);企业行政职员足癣患病率也较高(39.52%),其次是体癣(22.38%)和股癣(20.40%)。③手足癣的临床分型:酿酒工人和企业行政职员足癣均以角化过度型为多见;而手癣则均以水疱型为多见。④皮肤癣菌病与病原菌的分布关系:病原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⑤皮肤癣菌患者外用药物疗效观察结果:企业行政职员外用药治疗的有效率(73.33%)高于酿酒工人(54.06%)。结论:酿酒企业的生产环境温度偏高而潮湿,酿酒工人易于感染皮肤癣菌病,应加强皮肤癣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努力改善酿酒的生产环境。
- 颜丹李燎陈德宇熊伟张育华胡朝惠
- 关键词: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