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华

作品数:38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仪器
  • 4篇测量仪
  • 4篇测量仪器
  • 3篇自动测试设备
  • 3篇校准
  • 3篇测试设备
  • 3篇测试系统
  • 2篇远程
  • 2篇自动测试系统
  • 2篇卫星
  • 2篇孔径雷达
  • 2篇雷达
  • 2篇机载
  • 2篇计量学
  • 2篇故障诊断
  • 2篇合成孔径
  • 2篇合成孔径雷达
  • 2篇仿真
  • 2篇ETF
  • 2篇测试程序

机构

  • 24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聊城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空军装备研究...
  • 1篇郑州轻工业大...

作者

  • 24篇王国华
  • 13篇孟晓风
  • 5篇赵瑞贤
  • 5篇孙群
  • 3篇赵颖
  • 3篇孙进平
  • 2篇季宏
  • 2篇毛士艺
  • 2篇钟波
  • 2篇王琳
  • 2篇崔岩
  • 1篇袁运能
  • 1篇陈晓梅
  • 1篇唐俊
  • 1篇边泽强
  • 1篇徐兴
  • 1篇徐旭伟
  • 1篇李宁
  • 1篇聂晶
  • 1篇赵鞭

传媒

  • 4篇测试技术学报
  • 2篇计量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 2篇测控技术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测试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遥测遥控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计测技术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中国测试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开放式系统的仪器互换性实现被引量:7
2006年
在现有的仪器互换性方案中IVI标准是最流行的一个,而且,该标准得到了美国国防部的支持。然而,在我们的实践中,IVI有限的仪器驱动器类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而且对于非标准仪器设备不适合开发IVI标准仪器驱动器。为此,本文对IVI的仪器互换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式体系结构的仪器互换性实现方法。在该体系结构中,用户可以自行定义面向信号的仪器驱动器,并通过数据库配置实现仪器的互换或新仪器的添加。最后,在为某兵种开发的一套基于VXI的ATE平台和一套自主研发的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中采用了该体系结构。实践证明,该体系结构能够实现仪器的互换,并且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
王国华孟晓风赵瑞贤
关键词:IVI自动测试设备
卫星EGSE的中央控制系统性能测试
2010年
中央控制系统(CCS,Central Control System)是卫星电气地面支持设备(EGSE,Electrical GroundSupport Equipment)的核心,其性能的优劣对卫星的地面测试有重要影响.针对设计的CCS提出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网络连接响应时间、测试序列执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CCS性能测试方案,设计了性能测试用例,进行了CCS性能测试并给出了测试结论.结果表明,该CCS具有较好的性能,满足当前卫星地面测试的要求.
崔岩王国华
关键词:测试用例
基于等维新息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校准间隔预测被引量:5
2007年
针对测量仪器校准间隔的优化问题,分析了历史校准数据的特征,建立了等维新息马尔可夫GM(1,1)预测模型.在等维新息GM(1,1)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马尔可夫模型,克服了随机波动数据对预测精度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等维灰色马尔可夫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常规灰色GM(1,1)模型、等维新息灰色GM(1,1)模型和常规灰色马尔可夫GM(1,1)模型,更适合用于测量仪器校准间隔的预测.
孙群孟晓风王国华
关键词:马尔可夫模型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偏航控制的精确计算被引量:3
2006年
该文详细推导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偏航控制角的精确计算公式;由于推导过程中卫星轨道采用了标准的椭圆轨道模型和地球的椭球体模型,从而解决了传统的近似计算方法所带来的残余偏差较大的问题。所得结果普遍适用于不同轨道和雷达参数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文中同时给出了一种快速的近似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采用TerraSAR-X系统参数时的仿真计算结果。利用该文提出的计算方法,采用偏航控制的多普勒中心校正误差可以达到0.01Hz量级,从而实现了偏航控制的精确计算。
王国华孙进平袁运能毛士艺
关键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多普勒中心
测量仪器校准间隔的灰色非等时距预测
2013年
针对测量仪器经优化后的校准间隔呈现非等时距的特点,提出一种灰色非等时距校准间隔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校准数据的特征,建立校准数据的数学描述模型。考虑到历史校准数据小样本、非线性的特点,采用灰色新陈代谢非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预测测量仪器的非等时距校准间隔。实验表明:灰色新陈代谢非等时距GM(1,1)模型克服了随机扰动对系统的影响,更能反映系统的变化趋势,适用于测量仪器非等时距校准间隔的预测。
孙群赵颖王国华
关键词:测量仪器非等时距
卫星EGSE的中央控制系统性能测试
中央控制系统(CCS,Central Control System)是卫星电气地面支持设备(EGSE,Electrical GroundSupport Equipment)的核心,其性能的优劣对卫星的地面测试有重要影响....
崔岩王国华
关键词:测试用例
计算故障先验概率的最大熵方法被引量:6
2006年
为了解决故障先验概率估算不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大熵的故障先验概率的计算模型.该模型以相关的先验信息作为最大概率估计的约束条件,并通过拉格朗日函数,将故障先验概率估算问题转化成无约束优化问题.为了实现对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快速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最速下降法和牛顿法的混合梯度算法;并且,针对大规模系统中故障变量过多的情况,依据系统分解的原则,将高维故障空间分解为多个低维故障空间,给出了低维故障空间求解的快速计算方法.通过最大熵方法和故障平均间隔(MTTF,Mean Time To Failure)方法的结果比较,证明最大熵方法更具准确性.
孟晓风季宏王国华钟波
关键词:拉格朗日函数梯度法
基于证据理论的TPS诊断性能综合评定被引量:3
2006年
测试程序集TPS(Test Program Set)诊断性能的评定是保证TPS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TPS诊断性能的评定问题,研究了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综合评定方法,介绍了D-S证据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TPS评价验证的数学模型以及基于证据理论的TPS诊断性能综合评定的基本框架,定义了TPS诊断性能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BPAF,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 Functions),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Kolmogorov-Sm imov(K-S)检验的BPAF确定方法,给出了TPS诊断性能综合评定的步骤,最后对基于D-S证据理论的TPS诊断性能综合评定的有效性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孟晓风王国华季宏
关键词:测试程序集证据理论
基于双半导体制冷器的谐振式露点仪主控温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高精度石英谐振式露点仪中所涉及的露点温度双闭环跟踪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半导体制冷器的主控温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利用PID控制算法通过DAC分别对两路半导体制冷器进行驱动和温度跟随控制。该系统在-15~15℃温度范围内进行了控温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该主控温系统线性制冷速率误差不高于10%,连续线性控温精度高,可为基于双制冷面的高精度石英谐振式露点仪实现双闭环露点跟踪测量提供有效的温控解决方案。
白雪松王国华刘嘉李宁任明虎聂晶
基于AI-ESTATE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被引量:5
2010年
基于某电子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参照IEEE的AI-ESTATE标准建立了一个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在该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中,封装了不同的故障诊断模型和人工智能算法;诊断测试信息用XML语言描述,诊断推理机用DCOM组件实现,从而使诊断知识与诊断推理机分离,便于诊断知识的共享和诊断推理机的移植;为了优化测试序列,采用了最大信息熵故障诊断策略;另外还详细介绍了诊断推理机服务的定义和DCOM组件的具体实现方法;该诊断系统具有跨平台和面向网络服务的特点。
赵鞭王国华唐俊徐兴
关键词:XMLDCOM故障诊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