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增

作品数:46 被引量:443H指数:1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11篇农业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农业
  • 8篇牧户
  • 7篇生态
  • 7篇牧民
  • 6篇草地
  • 5篇食物消费
  • 5篇牧业
  • 5篇草原
  • 4篇畜牧
  • 4篇畜牧业
  • 4篇食物
  • 4篇食物安全
  • 4篇水资源
  • 4篇草地农业
  • 3篇动物性
  • 3篇动物性食物
  • 3篇意愿
  • 3篇支付意愿
  • 3篇植物性食物
  • 3篇食物消费结构

机构

  • 35篇兰州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兰州商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农业信...

作者

  • 43篇唐增
  • 8篇南志标
  • 6篇徐中民
  • 4篇张岩
  • 4篇高晶
  • 2篇胥刚
  • 2篇王丽佳
  • 2篇孙廷艳
  • 2篇范玉兵
  • 2篇田甜
  • 1篇高静
  • 1篇李秉龙
  • 1篇梁天刚
  • 1篇田青松
  • 1篇王国成
  • 1篇闫旭文
  • 1篇刘建国
  • 1篇尚振艳
  • 1篇阎石
  • 1篇黄茄莉

传媒

  • 12篇草业科学
  • 7篇草业学报
  • 3篇冰川冻土
  • 3篇中国草地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人民黄河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开发研究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甘肃农业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绿洲农业科学...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VM评价农户对农业水价的承受力——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被引量:19
2009年
水价是水资源管理手段中的基本工具,为了保证水价政策的有效实施,促进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发展,在农业水价制定过程中,农户对农业灌溉用水水价的承受力必须被考虑.虽然农户对水价的承受力可以分为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但支付意愿可以更好地、更全面地评价农户对农业灌溉水价的承受力.简要介绍了条件估值法(CVM),并以张掖市为例,利用条件估值法分析了农户对农业灌溉用水的支付意愿(WTP),从而评价农户对农业灌溉用水水价的承受力.结果表明:张掖市农户对农业用水的承受力为1 027.5元.hm-2,对照2006年的实际水价,说明目前的水价已经达到农户承受力的最高点.由于农户对水价的承受力低,农业水价的制定应优先考虑农户对水价的承受力,不能一味强调供水成本的全部回收.要提高农户对农业用水水价的承受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户的收入.同时,由于工业用水的效益远高于农业用水的效益,政府在当前对农业用水供水单位进行扶助,以及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对农业用水的交叉补贴非常有必要.
唐增徐中民
关键词:条件估值法支付意愿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牧民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青藏高原区与西部荒漠区的实证被引量:23
2020年
草原生态补偿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之一。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补奖政策实施的绩效。甘肃省针对不同牧区特点,实施了差别化的补奖标准。选取甘肃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区两个不同草原牧区类型351户牧民为调研对象,结合入户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构建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测定了不同牧区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借助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牧区牧民政策满意度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总体满意度偏低,满意度综合指数为67.24%。(2)牧民生计多样化对政策评价具有重要影响。西部荒漠区牧民收入来源较青藏高原区多样化,畜牧业所占比重低于青藏高原区,政策实施对牧民收入影响较小,青藏高原区牧民满意度为62.43%,低于西部荒漠区的72.35%。(3)牧民对政策作用的认知、家庭规模以及对政策的了解,是影响两个区域牧民对政策满意度的共同因素,但两个区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因此,在后续政策实施中,实施"精准补偿"措施,多样化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示范引领安置牧民,延长畜牧业产业链,实现畜牧产业"三产"融合,逐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牧业转型发展和牧民增收三方共赢。
杨清南志标陈强强唐增
关键词:满意度
草地流转的收入效应——来自青藏高原牧区的证据被引量:1
2023年
在牧民的禀赋要素不同且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草地流转可以促进草地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合理利用。基于青藏高原牧区560户牧户的微观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PSM)、工具变量法和分位数回归,探究草地流转的收入效应,测度不同的流转行为(转入和转出)对牧民总收入、牧业收入和非牧业收入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1)参与草地流转后牧民总收入显著提高;其中草地转入影响牧业收入,草地转出影响非牧业收入。2)内生性问题会影响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3)草地流转对中等偏低收入阶层的牧民有更显著的促进增收作用。结论表明草地流转可以促进草地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进而提高牧民收入;且草地流转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重点关注中等偏低收入阶层的流转诉求,对促进牧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士琪赵孟琳唐增唐增张岩杨全俊
青藏高原草地联户经营对牧民非农就业与收入的影响:基于青海与甘肃牧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1年
联户经营是青藏高原常见的经营方式,通过联户可以节约劳动力。但该经营方式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是继续留滞牧区成为闲置劳动力,还是向非农部门转移,并通过非农就业提高牧民收入?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仍然缺乏研究。本研究基于甘肃和青海牧区357户牧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回归和处理效应模型,研究了联户经营对牧户非农就业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联户经营可有效促进牧户非农就业,并通过增加牧民非农收入显著提高家庭收入水平(P<0.01),但作为一种自发组织存在,联户经营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建议,应加强优化牧民合作组织行为,正规化牧民合作组织,提升规模效益;推动牧区非农产业发展,增加适宜非农工作岗位。
周雪董芮彤秦昌胜唐增王丽佳张岩
关键词:家庭收入
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转绩效的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被引量:11
2008年
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农业用水社会化管理的主要实施载体已在国内外众多流域中得以推广.选择用水矛盾突出的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手段综合评价用水户协会的运转绩效,构建绩效与其影响因素间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甘州区除试点、示范协会以外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绩效普遍不显著;政府对用水户协会的资金、物质支撑具有显著提高协会绩效的作用;协会自身可以通过保障弱势用水户的用水权益、吸纳教育程度较高的用水户参与管理来提高绩效.进一步的研究认为,用水户的经济状况差异对水费、水价变化较为敏感的假设并不成立;农村传统的"人多力量大"宗族观念对协会的运转绩效仍有负面影响但作用不大的新发现.
杜鹏徐中民唐增
关键词:水资源农民用水户协会绩效评价黑河中游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分配方式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目前,基于不同水权制度的水资源分配方式可分为公共(行政)手段分配、基于用水者的分配和水市场分配。介绍了这三种分配方式及其评价标准,指出每种分配方式在特定的水权制度下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缺点,对特定分配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制度环境及水资源分配目标。以石羊河为例,应用水资源分配评价标准对流域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建议。
范玉兵南志标唐增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水权制度石羊河流域
美国苜蓿草产业成功经验对甘肃省苜蓿草产业之借鉴被引量:13
2015年
美国是全世界苜蓿(Medicago spp.)种植面积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其生产和贸易对于我国来说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甘肃省是中国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近些年苜蓿草产业发展迅猛,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苜蓿生产与贸易现状、总结其成功经验,并以此为借鉴,结合对甘肃省苜蓿草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提出促进甘肃省苜蓿草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洁冰南志标唐增
禀赋差异对牧民风险偏好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被引量:1
2021年
以甘肃、青海牧区为例,基于2017年的牧户微观调研数据,通过风险偏好试验和实证分析方法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牧民风险偏好主要以厌恶风险为主,不同牧民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第二,个体禀赋中,年龄越高的牧民越厌恶风险,教育水平越高的牧民冒险程度越高;家庭禀赋中,牧民家庭财富和社会资本越丰富,越偏好风险;草地资源禀赋中,经营的草地面积正向影响牧民风险偏好,草地质量越好的牧民风险厌恶程度较低;第三,教育水平、家庭财富、社会资本和草地质量等禀赋特征有助于增强牧民的风险规避能力。据此提出,由牧民禀赋不同所导致的风险偏好差异应得到重视。在完善牧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应积极引导牧民进行生产决策,增强牧民的风险认知和应对能力,并提供及时有效的风险评估信息和适宜的保险产品。
秦昌胜武延琴李芙凝唐增
关键词:禀赋差异牧民风险偏好
我国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分析--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被引量:7
2017年
本研究基于DEA模型的指数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在1996—2014年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年来我国畜牧业的TFP随着经济的增长得到改善,年均增长6.6%;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原因,各省份的TFP存在区域性差异,但是绝大部分省份存在技术进步,全国年均技术增长5.6%,且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生产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变化幅度不大。
于占民唐增高晶喜娟
关键词: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TFP畜牧业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的确定——最小数据法在黑河流域中游的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确定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与付费标准是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的关键问题。最小数据方法是一个推导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曲线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收益的空间分布,计算出生态系统服务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从而推导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曲线。介绍了最小数据方法,然后以黑河流域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以植被蒸散发量的减少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通过调查获得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利用最小数据方法推导了水资源服务供给曲线。结果表明:随着补偿价格的提高,农业部门提供的水资源服务逐渐增加。当补偿价格从0.067元m-3(农业用水价格)提高到3元m-3(建筑用水水价),农业部门提供的水资源服务由2.08×106m3a-1增加到2.7×108m3a-1。这表明,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政策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用水量,同时这也为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唐增黄茄莉徐中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