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达

作品数:2 被引量:71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物质炭
  • 1篇氮循环
  • 1篇稻田
  • 1篇稻田甲烷
  • 1篇氧化活性
  • 1篇土壤
  • 1篇竹炭
  • 1篇微生物
  • 1篇甲烷氧化
  • 1篇甲烷氧化活性
  • 1篇产甲烷
  • 1篇产甲烷活性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吴伟祥
  • 2篇杨敏
  • 2篇董达
  • 1篇孙雪
  • 1篇潘逸凡
  • 1篇刘玉学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4
2013年
生物质炭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具有改良土壤、持留养分、提高肥力及增加土壤碳库贮量的作用,成为土壤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农业固碳减排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人为输入的新材料,生物质炭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土壤氮素物质的周转,进而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的影响研究,重点概述了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物质吸附作用以及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等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并对其潜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生物质炭与土壤氮素循环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展望.
潘逸凡杨敏董达吴伟祥
关键词:生物质炭土壤氮循环微生物
生物质炭提高稻田甲烷氧化活性被引量:17
2013年
为了揭示生物质炭输入对稻田根际土壤产甲烷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该文通过1a的田间试验,研究了2种原料制备的生物质炭(竹炭和水稻秸秆炭)对水稻根际土壤产甲烷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生物质炭因理化性质的不同,对水稻根际土壤产甲烷活性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秸秆炭的输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苗期根际土壤产甲烷活性,而竹炭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对根际土壤产甲烷活性均没有显著性影响。竹炭和秸秆炭不稳定易降解组分含量的差异,使其对稻田土壤产甲烷微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稻田根际土壤产甲烷活性响应差别。除抽穗期竹炭处理和成熟期秸秆炭处理,尿素施加并未显著改变生物质炭对根际土壤产甲烷活性的影响趋势。在水稻整个生长期,秸秆炭和竹炭对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都有促进作用,但只有秸秆炭在苗期和成熟期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尿素对苗期和抽穗期根际土壤甲烷氧化活性有促进作用。与竹炭相比,秸秆炭输入在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提高土壤pH值和电导率EC、以及K、P元素含量等方面更为有效,同时可能是秸秆炭对水稻根际土壤甲烷氧化活性产生显著性促进作用的潜在机理。
杨敏刘玉学孙雪董达吴伟祥
关键词:竹炭产甲烷活性甲烷氧化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