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46 H指数:5 供职机构: 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攀枝花市汉族与少数民族HIV/AIDS的流行特征比较 被引量:1 2018年 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仅占8%,但在登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少数民族占36%,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艾滋病疫情广泛流行,对当地人口生存、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成巨大挑战^([1-2])。 张晴晴 唐作红 孙涌 白永华 夏云 李春霞关键词:少数民族 2001-2005年攀枝花市饮用水卫生状况 被引量:2 2006年 杨虎 王静 白永华 郭元 李明姜关键词:饮用水 水质 监测分析 1997~2000年攀枝花市城区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分析 2003年 为了解我市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状况,给经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市卫生防疫站1997-2000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总结分析如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白永华 杨虎关键词:公共卫生 卫生监测 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 2005-2017年四川省攀枝花市肺结核疫情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肺结核流行特征,为肺结核的重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7年攀枝花市肺结核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7年攀枝花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8 581例,死亡22例,年均发病率为56. 6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 15/10万,病死率为0. 26%。地区间发病分布不均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 9,P <0. 01),以西区发病率最高,达79. 17/10万。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不断上升,人群分类以农民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67,P <0. 01)。结论 2005-2017年攀枝花市肺结核疫情在地区、年龄、人群分类和性别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应针对流行特点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杨华 白永华 李春霞 夏云 闫姝利 洪淑娟关键词:肺结核 疫情 2013—2019年攀枝花市性传播疾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2013—2019年攀枝花市监测的5种性传播疾病的疫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攀枝花市性病病例资料,使用SPSS 20.0软件对疫情数据进行整理并做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2019年攀枝花市共报告性病病例1 80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84/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χ^(2)=30.16,P<0.05),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6,P<0.05)。以梅毒(820例,45.6%)和尖锐湿疣(410例,22.8%)为主,其中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50.76,P<0.05);东区和仁和区为主(占59.3%);男女性别比为1.19∶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两种职业为主(1 056例,58.7%);20~49岁中青年人群报告病例最多(1 249例,占69.4%),60岁以上老年人群报告病例数较多(262例,14.6%),年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5.47,P<0.05)。结论攀枝花市性病总体流行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以梅毒为主的性病监测,加强大中学生、老年人群、农民、家务及待业等高危人群的性病防治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提高人群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刘瑜 李春霞 白永华 廖洪秀 谭志灵关键词:性传播疾病 防控措施 梅毒 尖锐湿疣 攀枝花市20起食用油豆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2005年 白永华 王静 郭元 李明江 朱琼仙 陈建新关键词:油豆 食物中毒 2011-2015年攀枝花市艾滋病疫情及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为全市制定HIV/AIDS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中HIV/AIDS的疫情资料,用SPSS13.0软件对疫情数据按现住址、终审日期进行整理并做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攀枝花市共报告HIV/AIDS1615例,平均年龄(47.4±16.7)岁;男性为主占73.6%;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54.9%;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为主占34.6%,民族以汉族为主占79.8%;传播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占77.0%;发现途径主要为临床医疗机构占53.6%,其次为自愿咨询检测占17.3%。结论攀枝花市艾滋病疫情逐年增加,经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以男性为主,感染人群特征多样化,艾滋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张晴晴 唐作红 白永华 孙涌关键词:HIV/AIDS 疫情 攀枝花市首例食源感染菌血症病例中分离的乌撒拉茂沙门菌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四川省攀枝花市首次报道自临床食源性感染的菌血症患者血液检出的乌撒拉茂沙门菌的生物表型和流行病特征。方法通过菌株的生化、血清型、耐药型、基因型和分子型特征,及患者临床病史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次源于食源暴露的血流感染病例的病原菌鉴定为乌撒拉茂沙门菌,经同行验证和国内沙门菌血清型数据库比对确认为国内首次报道的人源感染性血清型,该菌株与数据库中1株水源乌撒拉茂的耐药、毒力和分子分型特征有明显差异,人源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低而毒力强,水源株虽是多重耐药菌(MDR)但毒力弱,分子型聚类提示克隆间相似度较低。结论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现的罕见沙门菌乌撒拉茂血清型受生态环境影响形成各自的毒力、耐药、分子克隆特征。 陈嫣 顾桂敏 庞载元 杨晓蓉 雷高鹏 封正娟 沈来红 白永华 许学斌关键词:食源性感染 血流感染 多重耐药菌 2012年四川攀枝花市5例不明原因猝死发病特点 2014年 目的调查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温泉彝族乡不明原因猝死(简称攀枝花市不明原因猝死)疫情发病特点,分析发病规律。方法现场调查询问知情者,并填写不明原因猝死个案调查表。结果此疫情导致5名人员不明原因猝死、1例同发病例,发病女多于男、以青壮年为主,发病集中在7月22~24日,首末死亡时间距离50 h 28 min,死亡病例集中在2家。结论死亡病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发病地区偏远、生活条件差,攀枝花市不明原因猝死符合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疫情诊断标准定义,此疫情扩大了不明原因猝死的地域范围。 王素芹 余卓君 夏云 唐新龄 白永华 祝小平 史昭 黄星辉 刘相鲲 刘寿宇关键词:发病特点 攀枝花市1起麻疹暴发的调查 2005年 白永华 毛素玲 方刚 黄星辉 兰曦 谷永刚关键词:麻疹 流行病学 病例报告 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