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彦军
- 作品数:33 被引量:22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采用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观察采用超普网塞(ULTRAPRO Plug,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泰州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采用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术后6 h开始下床活动恢复饮食,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异物感1例,平均住院时间7 d,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UPP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手术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黄传江连彦军徐宁王元杰
- 关键词:腹股沟疝疝修补术无张力腹膜前间隙
-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动脉干灌注化疗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动脉干灌注化疗用于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数据库中,根据行D2胃癌根治术并达R0切除、TNM分期为Ⅱ~Ⅲ期、术后完成辅助化疗半年(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XELOX或FOLFOX方案)以及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等纳入标准,筛选出1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腹腔动脉干灌注化疗(替加氟1000 mg和顺铂60 mg)分为灌注化疗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手术相关各项指标以及远期生存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具有可比性(均P>0.05)。术后Ⅲ~Ⅳ级化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化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67.9±14.8) h比(68.9±15.0) h,t=-0.380,P=0.705]、术后1周腹腔引流量[(66.1±17.1) ml比(61.9±18.2) ml, t=1.478,P=0.142]、近期并发症发生率[55.4%(36/65)比49.2%(30/61),χ2=0.256,P=0.613]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16.9%(11/65)比14.8%(9/61),χ2=0.111,P=0.73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灌注化疗组术后3年生存率及3年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58.4%比37.7%,χ2=5.382, P=0.020;58.4%比34.4%,χ2=6.636,P=0.010)。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行腹腔动脉干灌注化疗安全、可行,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提高生存率。
- 尤小兰钱海鑫秦磊王元杰李文琦连彦军赵小军徐宁黄传江程之逸刘贵远
- 关键词:区域灌注化疗生存率
-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与肿瘤被引量:2
- 2003年
- 连彦军
- 关键词:免疫抑制酸性蛋白理化性质肿瘤标记物肿瘤检测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4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VEGF-C的表达,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mRNA在4株大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VEGF-C在53.2%的大肠癌患者中呈阳性表达;VEGF-C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的表达,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浸润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与年龄、性别、肿瘤的位置、浸润深度和血管浸润均无明显相关。VEGF-CmRNA表达于大肠癌LoVo及LoVo-5-Fu耐药细胞株。结论VEGF-C的表达可能参与肿瘤淋巴管生成,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许天文陈道达陈剑英郑勇斌连彦军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UKES分期癌组织标本淋巴管浸润血管浸润
- 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的护理及效果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结肠癌患者32例,均给予术前加强营养评估、心理护理及术后饮食护理、加强并发症观察等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1.0±11.0)h,下床活动时间(23.6±5.4)h,平均住院(9.0±0.8)d,住院费用(18691.5±1274.2)元;术后第1天舒适度(98.74±7.60)分,整体舒适度较高,无1例并发症。结论对行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效果满意,能减轻手术应激,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 李丽芳张国琴连彦军王元杰赵小军
-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肿瘤护理
- β-葡萄糖苷酶激活苦杏仁苷诱导LoVo细胞凋亡及活性对Bax与bcl-2基因表达和Caspase-3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观察苦杏仁苷被β葡萄糖苷酶特异激活后对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加β葡萄糖苷酶作用于大肠癌LoVo细胞株24h,通过细胞形态学、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变化,RT PCR方法检测细胞bcl2、BaxmR NA表达变化,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酶活性的变化。结果0.1~1.0mmol/L的苦杏仁苷与250nmol/L的β葡萄糖苷酶作用于细胞24h后,可见到以凋亡为主的形态变化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及核碎裂、染色质片段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见DNA断裂成有规律的特征性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在G1期细胞前出现亚二倍体峰;RT PCR检测显示BaxmRNA表达升高,而bcl2mRNA表达无变化;Caspase3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苦杏仁苷被β葡萄糖苷酶特异性激活后能导致LoVo细胞凋亡,这一过程中,Bax基因表达上调及Caspase3酶活性增加与LoVo细胞凋亡有关。
- 连彦军陈道达黄韬柯茂林许天文郑勇斌
- 关键词:苦杏仁苷Β-葡萄糖苷酶CASPASE-3
- 经腹膜前间隙超普网塞在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超普网塞经腹膜前间隙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8例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腹膜前间隙放置超普网塞(UPP)行股疝无张力修补术,塞环部分位于股管,塞锚部分位于腹膜前间隙,将塞环与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耻骨疏韧带下缘固定,平片常规加强腹横筋膜。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110 min,术中出血少,未发生股静脉损伤及深静脉血栓。术后无局部红肿,切口愈合佳。术后手术区域不适感1例,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及下肢活动,半年后症状完全缓解。术后随访6~54个月,无复发。结论采用UPP经腹膜前间隙行股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术后异物感轻、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股疝修补方法。
- 黄传江连彦军徐宁刘贵远王元杰
- 关键词:疝修补术
- 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体会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操作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11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标准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采用五孔法中间入路,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层面间隙内游离及结肠恶性肿瘤根治原则。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标准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142.25±35.2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1.53±8.76)ml,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18.45±4.28)枚,肛门排气时间平均(30.48±8.23)h,平均住院(10.23±5.26)d。术后无切口愈合不良表现,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经营养支持、消炎、引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肠梗阻1例,保守治疗成功,术后1例发生腹腔内出血,再次行腹腔镜探查,发现为胰腺尾部创面边缘出血,行止血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患者均获随访,未发现切口肿瘤种植。结论:只要熟悉各个解剖层次,术中保持层面间隙内游离,避免过度牵拉,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
- 赵小军王元杰连彦军尤小兰程之逸
- 关键词:结肠肿瘤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
- 腹腔镜与开腹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11例患者作为腔镜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开腹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18例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短期疗效。结果: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及切口愈合不良率方面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满意度、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术后肠梗阻及非计划再次手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及短期疗效。
- 赵小军王元杰连彦军李立军尤小兰程之逸
- 关键词:结肠肿瘤腹腔镜检查剖腹术疗效比较研究
- 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苦杏仁甙前药系统对裸鼠结直肠癌移植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 观察β 葡萄糖苷酶/苦杏仁甙前药系统对裸鼠人结直肠癌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表达癌 胚抗原(CEA)的人结直肠癌荷瘤裸鼠模型,将抗CEA单抗 β 葡萄糖苷酶偶联物于成瘤后以1000U/kg自尾静脉注射,72h 后按50mg/kg给予苦杏仁甙前药,每周1次,共3次,6周后计算肿瘤体积、瘤重抑制率,并观察肿瘤组织的凋亡变化及该系统 对裸鼠主要脏器的毒性。结果 抗CEA单抗 β 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苦杏仁甙前药系统,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在试 验用的治疗剂量下未发现对主要脏器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 抗CEA单抗 β 葡萄糖苷酶偶联物能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有效激活苦杏仁甙前药发挥抗肿瘤作用,具有潜在的肿瘤治疗价值。
- 连彦军许天文郑勇柯茂林李治黄韬陈道达
- 关键词:苦杏仁甙偶联物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Β-葡萄糖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