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加善
-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纳入9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后14 d的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影响疗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凝与治疗有效相关(OR=3.640,95%CI=1.374~9.642,P=0.009);双联抗血小板聚集、高强度他汀和扩容与治疗效果不相关(P>0.05)。结论抗凝治疗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脑梗死有效,而双联抗血小板聚集、高强度他汀和扩容治疗效果欠佳。
- 涂加善刘清华林瑜凌维汉周坤元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性脑梗死抗凝治疗
- 自身免疫性脑炎远期预后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59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随访1 a,比较患者急性期与随访1 a后的主要症状发生率。采用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末次随访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51例和预后不佳组(mRS评分>2分)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 a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mRS评分0分)23例(39.0%),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1~2分)28例(47.4%),遗留中重度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3~5分)3例(5.1%),死亡(mRS评分6分)5例(8.5%);随访1 a后患者癫痫(6.8%)、精神行为异常(33.9%)、认知功能减退(32.2%)发生率明显低于急性期(72.9%、69.5%、71.2%)(P<0.05),且未见癫痫持续状态、意识障碍或不自主运动发生;预后不佳组免疫治疗时机[35.0(18.0,52.0)d]长于预后良好组[13.0(7.0,28.5)d],发病后1、6个月mRS评分[4.00(3.25,4.75)、5.00(3.25,5.75)]均高于预后良好组[2.00(1.00,3.00)、1.00(0,2.00)](P<0.05);发病后1个月mRS评分增高是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7.228,95%CI:1.845~28.310,P=0.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预后较好,免疫治疗时机延迟与远期预后不佳有关,急性期后神经功能未恢复提示长期预后不佳。
- 涂加善陈子怡刘清华凌维汉赖舒帆
- 关键词:脑炎自身免疫预后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基底节区梗死后抑郁状况的评估
-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除引起多种躯体、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外,还导致产生一系列情感行为变化等各种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状态就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之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
- 涂加善
- 关键词:梗死抑郁基底节区躯体因素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基底节区梗塞后抑郁状况的评估
- 研究背景: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除引起多种躯体、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外,还导致产生一系列情感行为变化等各种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状态就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之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
- 涂加善
-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梗塞神经功能
- 文献传递
- 客家人群颈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客家人群颈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颈动脉闭塞患者及同期收治的120例非颈动脉闭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颈CTA、头颅MRI+MRA检查结果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相关血生化指标,探讨客家人群颈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客家人群颈动脉闭塞患者中,前循环缺血表现93例(77.5%),后循环缺血8例(6.67%),无症状19例(1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后交通动脉开放89例,前交通动脉开放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闭塞患者性别、年龄、TC、TG、LDL-C、HDL-C、CRP、HbA1c、Hey水平、冠心病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与非颈动脉闭塞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Hcy、HbA1c、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冠心病病史六项因素属于影响客家人群颈动脉闭塞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客家人群颈动脉闭塞以前循环系统缺血表现为主,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头痛、发作性单眼盲(黑蒙);少数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头晕或突发晕厥;后交通动脉为其主要代偿方式;LDL-C、Hcy、HbA1c、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冠心病病史六项因素属于影响客家人群颈动脉闭塞相关危险因素,在颈动脉闭塞中发挥重要作用。
- 周坤元李水彬成钢卫凌维汉赖舒帆涂加善朱钦辉钟锐
- 关键词:颈动脉闭塞LOGISTIC回归分析
- 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进展性脑梗死(P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114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PC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B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C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14 d的临床疗效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4.7%,高于C组的33%;A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6.92±4.17)分,低于C组的(9.16±6.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9.1%,明显高于C组的33%;B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6.18±3.80)分,低于C组的(9.16±6.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和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3.8%,高于B组的0.0%和C组的2.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PCI均有效、安全,且两种药物疗效无明显差别。
- 涂加善赖舒帆钟锐周坤元成刚卫
- 关键词:阿加曲班低分子肝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性脑梗死
-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缺血加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经尿激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缺血加重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19例经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24 h内是否出现缺血加重,分为加重组(NIHSS评分增加≥2分)26例及非加重组93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4 h内缺血加重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闭塞、溶栓前高NIHSS评分是影响缺血加重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6.224,95%CI=1.303~29.921,P=0.022)、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闭塞(OR=6.326,95%CI=1.910~20.947,P=0.003)是尿激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缺血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早期缺血加重多见于男性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脑梗死患者。
- 涂加善刘清华林瑜凌维汉邓伟胜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
- 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与脑缺血关联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以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血管的受累状况和患者是否有侧支代偿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命名有侧支代偿颈内动脉狭窄组、有侧支代偿颈内动脉闭塞组、无侧支代偿颈内动脉狭窄组,取得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显像的检查后发现,37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中有19例患者有侧支代偿,18例患者没有侧支代偿;23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有侧支代偿。侧支代偿在脑灌注损伤状况比较严重的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中比较容易出现;三组患者的顶叶皮层、颞、额的血流灌注程度差异很大,丘脑、基底节以及枕叶的血流灌注程度差别不大。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以及血管的狭窄或者闭塞程度和脑灌注损伤程度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 凌维汉俞万香余伟雄涂加善利文庄
- 关键词:侧支循环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