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宏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电容
  • 2篇电容性
  • 2篇电容性能
  • 1篇电极
  • 1篇电极材料
  • 1篇多孔
  • 1篇多孔炭
  • 1篇三聚氰胺
  • 1篇炭材料
  • 1篇氰胺
  • 1篇萃取物
  • 1篇

机构

  • 2篇新疆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米红宇
  • 2篇李金宏
  • 1篇周岐雄
  • 1篇李惠萍
  • 1篇李显
  • 1篇郭凤娇
  • 1篇刘青青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煤萃取物的类石墨状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以褐煤萃取物为炭前驱体,MgO为阻隔剂,KOH为活化剂,在800℃惰性气氛下制备出类石墨状多孔炭材料。对该多孔炭材料进行了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拉曼(Raman)表征。以活化前和活化后多孔炭为电极材料,利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对其进行了电化学电容性能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活化后炭材料呈现多孔的薄膜状,比表面积高达1396 m^2/g,而活化前炭材料比表面积仅为138.4 m^2/g。当电流密度为1 A/g和4 A/g时,活化后炭材料比电容分别为533 F/g和390 F/g;而活化前炭材料对应的比电容为366 F/g和198 F/g。在电流密度为5 A/g下循环8000圈后,活化前后炭材料的电容保持率分别为72.5%和89.6%。可见,经过KOH活化后的炭材料比电容和电化学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该研究证明阻隔剂和活化剂的使用,能够获得高度柔性的高电容性能的类石墨状多孔炭。
李金宏周岐雄米红宇李显李惠萍
关键词:多孔炭电极材料电容性能
薄膜状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以三聚氰胺为炭源,氧化镁为造孔剂、聚乙二醇为粘接剂,通过调节氧化镁和三聚氰胺的比例,经过900℃氮气氛围下炭化,获得了一系列薄膜状炭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N2吸脱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
仲佳亮郭凤娇刘青青李金宏米红宇
关键词:三聚氰胺电容性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