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佳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目标教学理论急诊科护士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的构建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构建适合急诊科护士死亡教育的培训内容。方法以Bloom目标教学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小组会议确定原始培训内容,并邀请11个省市的18名临床护理专家对培训内容进行2轮函询,确定最终版急诊科护士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结果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8,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数为4.50~5.00。最终形成的急诊科护士死亡教育培训内容包含3个一级条目、5个二级条目、23个三级条目。结论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构建的急诊科护士死亡教育培训内容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急诊科护士的死亡教育培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张小红刘英郭美英王红红曾佳李守根肖涛
- 关键词:护士德尔菲技术在职培训
- 急诊科污染被服优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污染被服在科室处理中的院感问题,控制医院感染。方法2020年9月—2021年2月分析急诊科污染被服在拆换、暂存、分拣点数回收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优化污染被服回收管理流程,采用“各色不干胶标签+分袋包装”的方法进行污染被服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污染被服处理中的院感改善情况、急诊科的布类遗失数量、被服成本、工作人员消耗时间以及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优化污染被服处理流程后减少了污被服在处理、暂存及清点等回收过程中的污染环节,急诊科的每月布类遗失数量、工作人员平均消耗时间均明显下降,工作人员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科室被服成本降低。结论规范化管理污染被服的处理过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郭美英王莎肖涛曾佳李守根张小红
- 关键词:急诊科医院感染
- 急诊危重患者“互联网+”入院流程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设计并应用基于“互联网+”的急诊危重患者入院流程。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优化急诊危重患者入院流程,并依托手机及微信公众号实现患者家属线上入院手续办理与缴费,制订“互联网+”入院流程。以2021年1月-3月入院的124例急诊危重患者为试验组,采用“互联网+”入院流程收治入院;以2020年10月-12月入院的94例急诊危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入院流程。比较两组办理入院手续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医护人员对“互联网+”入院流程的看法。结果试验组办理入院手续完成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0.84min(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为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名受访医护人员对“互联网+”入院流程的效果,表示肯定,并提出了优化建议。结论优化后的“互联网+”入院流程可缩短急诊危重患者的入院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曾佳郭美英肖涛谢文照曹敦王莎刘欢宁妮
- 关键词:护理管理研究
- 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的创伤护理课程在应急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的创伤护理课程在应急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8月—12月某院新选拔的50名应急护士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接受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的创伤护理课程,对照组接受常规创伤应急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前后创伤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同时在观察组中抽取13名人员进行访谈。结果培训前,两组应急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P=0.78)、t=-0.05(P=0.96)];培训后,观察组的创伤理论和操作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4、t=9.23(均P<0.01)],提示应急护士在接受培训后创伤相关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有一定提高;访谈结果显示,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的创伤护理课程体系值得肯定,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护士卫生应急素养,激发应急护士创伤护理工作创新的动力和创伤护理科研热情。结论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的创伤护理课程在应急护士培训中应用良好,对拓展创伤培训具有积极意义。
- 李明玉肖涛王莎刘英段应龙郭美英曾佳张小红
- 关键词:创伤护理护理培训
-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5例T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法将患者分为轻度组(GCS 13~15分)12例,中度组(GCS 9~12分)12例,重度组(GCS 3~8分)11例。选取12例腰麻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手术者作为对照组。TSAH患者于伤后第1、2、3、5、7、10、14天分别腰穿或腰大池抽取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TNF-α、IL-1β在脑脊液中相对含量。结果三组TSAH患者脑脊液中TNF-α、IL-1β在伤后均有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照组;重度组高于中、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重度组伤后第1天和第5天出现2次峰值,轻、中度组伤后第2天达到高峰,三组TSAH患者伤后第14天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TSAH后TNF-α、IL-1β在脑脊液中含量明显增高,持续较长时间,可作为TSAH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检测指标。
- 吴光勇廖达光曾佳庄恺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