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节性硬化症多器官受累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多器官受累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全面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确诊的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9例均有典型的室管膜下结节,3例伴有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4例有皮层及皮层下结节,其中3例伴有小脑结节,12例有脑白质病变。腹部CT检查12例,9例有双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有双肾多发囊肿,3例有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有后腹膜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胸部CT检查9例,5例有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hangioleiomyomatosis,LAM),3例有多灶性微小结节性肺泡细胞增生症(multifocal micronodular pneumocyte hyperplasia,MMPH);12例胸部和(或)腹部CT中可见8例累及骨骼,表现为骨骼多发局灶性骨质硬化。结论:TSC是一种少见的累及多器官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其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并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并掌握其影像学特点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 沈慧潘婷张璇施海彬洪汛宁
-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 异位妊娠的诊断和处理
- 2006年
- 沈慧谢静燕
- 关键词:异位妊娠临床医生急腹症妇产科发生率
- 3种会阴处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与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过程中会阴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将经阴道分娩产妇700例按分娩方式随机分为3组,在胎儿娩出期采用45°侧切会阴的206例为会阴侧切组,在胎儿娩出期采用垂直切开会阴的247例为会阴直切组,在胎儿娩出期采用会阴自然撕裂方法的247例为会阴撕裂组,观察3组第二产程时间、切口损伤程度、缝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72 h活动和切口感染率。结果会阴撕裂组在切口损伤、缝合时间、疼痛分级情况、产后72 h活动度、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优于会阴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直切术对产妇损伤大,会阴撕裂法更符合自然分娩过程,建议使用会阴撕裂法;但在新生儿可能宫内缺氧时,为了缩短第二产程,建议行会阴侧切术。
- 沈慧左绪磊
- 关键词:自然分娩会阴切开术
- 妇科急腹症18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18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诊急性盆腔炎及卵巢破裂与治疗后的诊断符合率为100%,首诊异位妊娠与治疗后的诊断符合率为98.6%,首诊卵巢囊肿蒂扭转与治疗后的诊断符合率为50%,3例输卵管扭转均诊断为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卵巢破裂诊断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结论妇科急腹症中输卵管扭转临床少见,症状特异性差,易误诊,对妇科急腹症应及时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危重或有恶化趋势,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剖腹探查。
- 沈慧左旭磊
- 关键词:急腹症误诊
- DWI上脑梗死灶数量及分布特点鉴别Trousseau综合征和心源性急性多发脑梗死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DWI对Trousseau综合征(TS)和心源性栓塞急性多发脑梗死(CE-AMBI)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8年6月28例TS-AMBI和37例CE-AMB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由同1名影像科医师对DWI上的扩散受限病灶进行分析,记录DWI上急性梗死灶的数目、最大梗死灶的直径、梗死灶分布区域及特点。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及DWI梗死灶表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既往卒中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组梗死灶的数目大于等于10个的患者较CE-AMBI组多(23∶15,P=0.001);急性梗死灶的最大直径2组间无明显的差异(15∶13,P=0.137)。关于DWI梗死灶的分布区域,TS-AMBI组以双侧前循环加后循环分布最多见,共16例(57.14%),病例明显多于CE-AMBI组(P<0.001);而CE-AMBI组的梗死灶分布区域以单侧前循环多见(43.24%),病例明显多于TS-AMBI组(P<0.001);其他梗死灶分布区域,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TS-AMBI组的梗死病灶较CE-AMBI组更易累及双侧大脑半球和后循环区域(P=0.019、P<0.001)。结论研究表明TS与CE-AMBI所致的急性梗死灶的数目及分布区域、特点上均有明显的差别,可利用DWI序列对急性多发脑梗死的两者病因进行初步鉴别,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 沈慧潘婷周明施海彬洪汛宁
- 关键词:TROUSSEAU综合征心源性栓塞扩散加权成像
- 妇科肿瘤组织中线粒体DNA4 977 bp缺失及生物学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明确线粒体DNA4 977bp大片段缺失在妇科肿瘤组织及对应患者血清中的频率,为妇科肿瘤的早期临床诊断寻找简便、准确的分子标记。方法运用引物转化PCR的方法对2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13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和25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的肿瘤组织及对应患者术前血清标本mt DNA 4 977 bp缺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19例卵巢良性肿瘤中12例有缺失(缺失率为63%),6例子宫肌瘤患者正常内膜均没有缺失(缺失率为0),6例卵巢癌均无缺失(缺失率为0),7例子宫颈癌和癌旁正常组织各3例有缺失(缺失率为43%),6例子宫内膜癌中5例有缺失(缺失率为83%),6例外阴癌癌组织缺失率为100%,癌旁正常组织无缺失。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没有缺失,25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4例有缺失(缺失率为16%)。结论妇科恶性肿瘤中线粒体DNA4977 bp大片段缺失的不同发生率提示检测这种缺失可能会成为区分不同妇科肿瘤的分子标记物。检测妇科肿瘤患者血清mt DNA4 977bp大片段缺失对预测妇科肿瘤的发生没有临产意义。
- 沈慧李玉娟谢静燕左绪磊
- 关键词:MTDNA生殖器肿瘤
- 托肛法与传统法保护会阴的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为比较托肛法与传统法保护会阴的效果,指导对不同病人进行选择,降低会阴裂伤率。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03~2005年间住院头位分娩的产妇,进行回顾总结。结果:会阴侧切术与托肛法相结合保护会阴可减少会阴侧切口延伸.传统法保护会阴完整率高于托肛法。结论:对于初产妇建议选择会阴侧切术与托肛法相结合保护会阴,对于经产妇建议选择传统法保护会阴。
- 沈慧
- 关键词:托肛法传统法会阴裂伤
- 异位妊娠的诊断和处理
- 2006年
- 沈慧谢静燕
- 关键词:异位妊娠宫内宫外复合妊娠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绝育术后口服避孕药输卵管妊娠
- 早期妊娠重复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的探讨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两次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方法:对早期妊娠≤7周,选择再次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同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两次妊娠药物流产间隔时间≤3个月者140例,间隔时间>3个月者382例,比较两组再次药物流产的结局。结果:两组完全流产率、不全流产率、失败率及流产后阴道流血量>100 ml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妊娠再次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应大于3个月。
- 谢静燕玄英华沈慧石立立吴惠
- 关键词:药物流产流产后服务
- 氟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2
- 2016年
- 目的探索氟康唑单独应用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该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60例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单用氟康唑治疗,而观察组80例采取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瘙痒、疼痛、灼烧感、白带异常及异常分泌物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复发率均较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减少复发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氟康唑单独治疗。
- 沈慧顾以璐左绪磊
- 关键词:氟康唑克霉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