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璐

作品数:29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子宫
  • 10篇子宫内膜
  • 10篇内膜
  • 10篇宫内
  • 10篇宫内膜
  • 8篇腹腔
  • 7篇子宫内膜异位
  • 7篇腹腔镜
  • 6篇手术
  • 5篇异位症
  • 5篇肿瘤
  • 5篇子宫内膜异位...
  • 5篇内膜异位症
  • 5篇宫腔
  • 5篇宫腔镜
  • 4篇腔镜手术
  • 3篇窄带成像
  • 3篇诊治
  • 3篇肌瘤
  • 3篇腹腔镜手术

机构

  • 23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韩璐
  • 5篇王亚萍
  • 3篇孙燕茹
  • 3篇王晓东
  • 2篇于晓辉
  • 2篇宋光耀
  • 2篇尤淑艳
  • 2篇荆春丽
  • 2篇邓燕杰
  • 2篇王春阳
  • 2篇王丽旻
  • 2篇李晴晴
  • 1篇冯九香
  • 1篇沙恩波
  • 1篇郭玲莉
  • 1篇刘玲
  • 1篇李广慧
  • 1篇王敏
  • 1篇刘杰
  • 1篇李宏

传媒

  • 4篇妇产与遗传(...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199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4
2018年
子宫肌瘤手术在妇科领域已非常成熟,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外科医师对手术技巧的追求,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式在不断变化。"no scar"的设想一经提出便受到广泛关注。在技术发展的支持下,单孔腹腔镜技术应运而生,脐部是人体天然瘢痕,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将微创手术的美容效果发挥至极致。LESS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存在着"筷子效应"、"操作三角"、缝合困难等一些问题,而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随着特殊器械的发明,操作技巧的总结,LESS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已经可以实现。随着技术的成熟,相信LESS将成为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主要术式。
王春阳韩璐
关键词:妇科手术子宫肿瘤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基因突变在非痴呆人群中与tau蛋白沉积和大脑葡萄糖代谢减低相关
背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6,LRP6)基因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风险基...
韩璐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
腹腔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在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75例因盆腔包块或不明原因不孕或痛经在我院行腹腔镜检查和(或)手术治疗,分别于腹腔镜普通白光下和白光联合NBI模式下切除腹膜可疑病变及正常腹膜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白光与白光联合NBI 2种模式下对腹膜型EM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白光下可见腹膜型EMT病灶77处,病理阳性70处;白光联合NBI下可见腹膜型EMT 98处,病理阳性89处;同时腹腔镜下表面正常的腹膜随机活检52处,病理阳性5处。白光下诊断腹膜型EMT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0.584,一致性中等;白光联合NBI下诊断腹膜型EMT和病理诊断一致性为0.798,一致性较好。白光联合NBI诊断腹膜型EMT的敏感性为94.7%(89/94),显著高于白光74.5%(70/94)(χ~2=14.719,P=0.000);准确性为90.7%(136/150),显著高于白光79.3%(119/150)(χ~2=7.556,P=0.006);阴性预测值90.4%(47/52),显著高于白光67.1%(49/73)(χ~2=9.222,P=0.002)。结论与白光比较,白光联合NBI下诊断腹膜型EMT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识别更多的病灶,降低漏诊率,提高阴性预测值。
孙燕茹韩璐于晓辉邓燕杰王亚萍
关键词:窄带成像技术腹腔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门静脉系统发育异常(CAPVS)1例
孕妇,28岁。孕1产0,孕31周2天。孕期无物理、化学及放射物质接触史,无感冒及服药情况。因胎儿肝内血管迂曲走行来我院会诊。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78mm,头围287mm,腹围276mm,股骨61mm,肱骨54mm,胎...
尤淑艳王丽旻韩璐
关键词:发育异常产前超声诊断门静脉血
文献传递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壁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型内异症)剥除手术造成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妇产医院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共90例,实验组为卵巢型内异症60例,对照组为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30例.观察卵巢型内异症和畸胎瘤囊壁剥离前全层的组织结构;测量并比较卵巢型内异症、畸胎瘤的囊内壁上皮细胞层厚度、纤维化致密带厚度、纤维化疏松带厚度、卵巢髓质厚度、卵巢皮质厚度、皮质中卵泡个数. 结果 卵巢型内异症与畸胎瘤剥离前囊壁组织结构存在不同;卵巢型内异症囊内壁上皮细胞层、卵巢髓质厚度与畸胎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391、1.439,P>0.05);卵巢型内异症囊壁纤维化致密带、卵巢皮质均厚于畸胎瘤,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453、-2.163,P<0.05);卵巢型内异症囊壁的皮质中的卵泡数少于畸胎瘤,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5.61,P<0.05).结论 卵巢型内异症囊壁存在致密的纤维组织层这一病理组织学特征,是手术难于剥离、易丢失部分正常卵巢组织的原因,术中应注意保护,避免发生术后卵巢功能减低与衰竭.
赵秋妍韩璐王亚萍刘玲宋光耀李广慧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病理组织学特征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诊治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功与过
子宫内膜癌发病概况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女性三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
韩璐
提高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建模成功率的新方法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新方法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取64只性成熟、未孕、动情周期规律的SD大鼠,于动情期在腹膜、皮下利用"刀划法"行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术后4周比较两移植部位建模情况。结果大鼠动情期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总体成功率为93.3%,其中腹膜移植成功率为51.7%,皮下移植成功率为8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部位异位病灶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刀划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成功率较高,皮下移植比腹膜移植成功率高。
李龙卫王艳云陈琦王亚萍韩璐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动情期啮齿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子宫假性动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6年
近年来,持续增高的剖宫产率不仅使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等剖宫产术后常见病发生率明显增多,一些罕见的疾病如子宫假性动脉瘤(UAP)也屡见报道。UAP是指由于子宫动脉壁缺陷导致血液外渗被周围组织包绕而形成的、与动脉腔相通的搏动性血肿,多发生于剖宫产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各种妇产科操作后,因子宫假性动脉瘤破裂多发病急、出血凶猛可危及患者生命,并易误诊,为进一步加强对UAP的认识,现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剖宫产术后半年出现UAP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下UAP病灶切除术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孙燕茹韩璐王晓东曹锐荆春丽冯九香宋晓霞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术
宫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宫腔内左炔诺孕酮释放系统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的近中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宫腔内左炔诺孕酮释放系统(LNG-IUS)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01-01—2015-04-31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幼保健院1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的痛经改善情况、月经量的变化、子宫体积的变化及子宫腺肌瘤复发情况。结果 18例宫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手术时间(58.3±6.4)min,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14例痛经患者,2例(2/14,14.3%)部分缓解,5例(5/14,35.7%)明显缓解,5例(5/14,35.7%)完全缓解,2例(2/14,14.3%)无月经来潮。14例经量多者,术后经量均减少、经期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术前的(29.3±0.7)%,P<0.05];月经周期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3.3)d vs.(4.3±2.2)d,P>0.05]。10例合并不同程度贫血者贫血均纠正。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均缩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5±94.5)cm3vs.(123.8±59.4)cm3,P<0.05],随访期间彩超均未提示子宫腺肌瘤复发。8例(8/18)术后阴道分泌物量多、稀薄;4例(4/18)术后3个月内有点滴阴道流血,均于3~6个月渐恢复正常;1例(1/18)体重增加。2例(2/18)因阴道分泌物较多表示满意度欠佳,余均满意。结论宫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内突型子宫腺肌瘤近中期疗效明显。
李晴晴王晓东韩璐
关键词:子宫腺肌瘤宫腔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门静脉系统发育异常(CAPVS)1例
尤淑艳王丽旻韩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