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肖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7篇电池
  • 7篇锂离子
  • 7篇锂离子电池
  • 7篇离子
  • 7篇离子电池
  • 7篇负极
  • 6篇沥青
  • 5篇无纺布
  • 5篇负极材料
  • 4篇电池负极
  • 4篇碳纤维
  • 4篇锂离子电池负...
  • 4篇纳米
  • 3篇电化学
  • 3篇电化学性能
  • 3篇石墨
  • 3篇聚丙烯
  • 3篇聚丙烯腈
  • 3篇复合材料
  • 3篇SI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山...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7篇李肖
  • 16篇宋燕
  • 12篇刘占军
  • 10篇田晓冬
  • 6篇杨桃
  • 4篇郭全贵
  • 2篇刘朗
  • 2篇王凯
  • 1篇陈成猛

传媒

  • 4篇新型炭材料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硝酸热处理对NiCo2S4/炭布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先对炭纤维布(CC)进行不同时间的硝酸热处理,随后采用一步溶剂热方法在炭纤维布上沉积NiCo2S4纳米颗粒。结果表明,随着酸处理时间的延长,炭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含氧量增加。当酸处理时间为12 h时,NiCo2S4在其表面负载最均匀,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容量可达1 298 F g-1,当增大到20 A g-1时,容量仍可保持为原来的89.7%。在5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次数达到3 000次时,容量保持率为95.3%。将所得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纳米炭纤维布(CNF)为负极,组装成具有自支撑结构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754 W kg-1时,其能量密度可达37.5 Wh kg-1。
徐晓彤田晓冬李肖杨桃杨桃宋燕刘占军
关键词:酸处理电化学性能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膨胀石墨/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膨胀石墨/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酸处理在膨胀石墨的片层中引入含氧官能团制得氧化膨胀石墨,将氧化膨胀石墨在乙醇溶液中浸泡获得表面富含羟基的氧化膨胀石墨乙醇溶液混合物,再和硅烷偶联剂搅拌得到烷基化膨胀...
宋燕李肖田晓冬杨桃刘占军
NaF-Si-C-RGO杂化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NaF溶液为添加剂,热固性酚醛树脂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碳源,制备了NaF-Si-C-RGO杂化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分析仪等对其进行表征,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了相关电化学性能测试。NaF-Si-C-RGO杂化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均高于NaF-Si-RGO和Si-C-RGO杂化材料。因为硅纳米颗粒表面的无定形炭包覆层可以抑制SEI膜的不断形成;NaF中的Na+可以插入到氧化石墨烯片层中,不仅可以缓解氧化石墨烯片层的堆垛现象,还利于Si纳米颗粒在石墨烯片层中的分散,使更多的活性物发挥作用;F-的存在,一定程度抑制了电解液的分解,减少了HF的生成,这有利于维持电极结构的完整,从而保证了电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李肖宋燕田晓冬王凯郭全贵刘朗陈成猛
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硅纳米颗粒加入混合溶剂中,经过超声,逐滴加入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水溶胶,最后加入氟化物溶液,再超声处理后加入到的热解碳源溶液中反应,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碳化和酸处理之后,...
宋燕李肖
文献传递
3-氨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修饰Si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提高硅碳复合材料中硅的使用效率,使用3-氨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3-APTS)对硅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3-APTS-Si@C/G复合材料。采用SEM、TEM、FT-IR、TGA、Raman等对材料微观形貌、结构及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APTS对硅纳米颗粒有良好的分散作用,没有发现明显的硅颗粒团聚现象。3-APTS-Si@C/G复合材料呈现yolk-shell结构,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00 m 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可逆容量为1 699 m Ah·g^(-1),5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为913 m Ah·g^(-1),35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9.6%,明显高于Si@C/G复合材料(首次可逆比容量为652.9 m Ah·g^(-1),50次循环之后可逆比容量为541 m Ah·g^(-1))。当电流密度达到1 500 m A·g^(-1)时,其可逆容量可达到480 m Ah·g^(-1)。
李肖宋燕田晓冬王凯郭全贵刘朗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Si@C/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冷冻干燥、水热反应和高温碳化处理制得Si@C/G复合材料.采用SEM、TEM、TGA、XRD、Raman等对材料微观形貌、结构及其组分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蔗糖热解碳包覆Si纳米颗粒可以均匀的嵌入到三维褶皱石...
李肖宋燕王立勇徐德芳田晓冬王凯郭全贵刘朗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核壳结构电化学性能
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硅纳米颗粒加入混合溶剂中,经过超声,逐滴加入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水溶胶,最后加入氟化物溶液,再超声处理后加入到的热解碳源溶液中反应,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碳化和酸处理之后,...
宋燕李肖
一种高比表面积聚丙烯腈碳纤维无纺布及制备方法
一种高比表面积聚丙烯腈碳纤维无纺布的比表面积为400‑800 m<Sup>2</Sup> g<Sup>‑1</Sup>,具有孔径范围为0.5‑2nm的微孔结构,残炭率为40‑70%,无纺布中碳纤维直径为200‑600nm...
宋燕李肖刘占军
文献传递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膨胀石墨/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膨胀石墨/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酸处理在膨胀石墨的片层中引入含氧官能团制得氧化膨胀石墨,将氧化膨胀石墨在乙醇溶液中浸泡获得表面富含羟基的氧化膨胀石墨乙醇溶液混合物,再和硅烷偶联剂搅拌得到烷基化膨胀...
宋燕李肖田晓冬杨桃刘占军
文献传递
一种柔性低软化点沥青基纳米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一种柔性低软化点沥青基纳米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是将低软化点沥青在氧化剂溶液中进行液相氧化处理,氧化处理后的低软化点沥青,聚丙烯腈与由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组成的混合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初生无纺布;将初生纤维无纺布进...
宋燕李肖刘占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