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爽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临床护理
  • 2篇护理
  • 2篇化脓性中耳炎
  • 2篇耳炎
  • 1篇伤患者
  • 1篇神经外科
  • 1篇抢救
  • 1篇外科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患者
  • 1篇无缝
  • 1篇无缝链接
  • 1篇链接
  • 1篇临床护理路径
  • 1篇颅脑
  • 1篇颅脑外伤
  • 1篇颅脑外伤患者
  • 1篇满意度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黄爽
  • 2篇杨硕
  • 2篇山丹
  • 1篇夏虹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05-2016-05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护理方法,对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120例患者护理方法的总结分析可知,有118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合理的临床护理后病情恢复,有2例患者由于病情加重,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从而延长了住院时间,等病情痊愈后出院。结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发病人群是青少年,及时发现病情,并及时进行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以免影响患者的听力。
黄爽夏虹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年
研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当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中耳 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理管理模式实施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的临 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住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 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都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在慢性化脓性中 耳炎的护理当中有效地提升治疗的效果,加快患者的恢复,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 增加满意度,对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建议临床推荐。
黄爽于晓红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中耳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慢性化脓性
PDCA循环模式对神经外科急诊抢救记录规范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神经外科急诊抢救记录规范化的影响,探寻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将2015年1—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273例急诊抢救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12月接受治疗的243例急诊抢救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接受常规急诊抢救护理的患者,试验组为在基础急诊抢救护理的基础上接受PDCA护理的患者,将2组在护理计划与执行计划记录内容不相符、医护记录时间或内容不一致、小结事件报告错误、体温单与护理记录单记录出量不吻合、入量记录不吻合的例数进行比较,同时对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护理计划与执行计划记录内容不相符、医护记录时间或内容不一致、小结事件报告错误、体温单与护理记录单记录出量不吻合、入量记录不吻合、手术患者信息、手术部位标识、手术患者、手术部位以及手术标识错误率分别为8.1%、10.6%、6.6%、5.5%、13.9%、7.3%、2.9%、3.7%,对照组分别为11.9%、14.0%、9.9%、8.2%、18.9%、17.3%、10.7%、9.9%,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例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72.0%(175例)和95.9%(233例),对照组分别为55.7%(152例)和82.1%(224例),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可以使神经外科急诊抢救记录更加规范化,护理质量规范化。
徐瑞琦杨硕山丹黄爽
关键词:PDCA急诊抢救
并联无缝链接救护模式在优化救治颅脑外伤患者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并联无缝链接救护模式在优化救治颅脑外伤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94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并联无缝链接救护模式组(观察组)和常规救护模式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救治时间、LOTCA评分、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的流程时间(就诊到影像学检查之间的时间、影像学检查到实施救治之间的时间、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知觉与思维评分、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联无缝链接救护模式救治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值得推广。
杨硕山丹黄爽徐瑞琦关震
关键词:颅脑外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