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琳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新石器
  • 4篇石器
  • 3篇新石器时代
  • 3篇石器时代
  • 2篇遗址
  • 2篇闽越
  • 2篇闽越国
  • 1篇地化
  • 1篇堆塑
  • 1篇新石器时代晚...
  • 1篇新石器文化
  • 1篇熏蒸
  • 1篇药物
  • 1篇冶金考古
  • 1篇液体药物
  • 1篇遗存
  • 1篇印纹陶
  • 1篇战国
  • 1篇战国晚期
  • 1篇台湾海峡

机构

  • 9篇厦门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浙江省文物考...

作者

  • 9篇付琳
  • 3篇张硕
  • 2篇杨军
  • 2篇张晓坤
  • 1篇魏凯
  • 1篇杨宗保
  • 1篇王永杰

传媒

  • 3篇考古
  • 2篇南方文物
  • 1篇江汉考古
  • 1篇福建文博
  • 1篇广州文博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东南地区先秦时期的鬶口壶被引量:1
2022年
鬶口壶是分布于我国东南地区福建、广东、浙江、上海、江西等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印纹陶器,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时期。本文在系统梳理鬶口壶相关考古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类型学方法,将其划分为三型。并进一步在年代上分为三期,第一期大致相当于夏代,第二期大致相当于商代早期,第三期大致相当于商代晚期,下限可能已进入周代早期;空间上则划分为闽江上游、闽江下游、长江三角洲、粤北、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六个区域。根据分析,鬶口壶可能起源于闽浙赣邻境地区,进而向东南沿海传播,其可能不具备陶鬶温煮液体的功能,仅为盛放、倾倒液体的用具。
付琳黄一哲
关键词:印纹陶
闽江上游南浦溪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2022年调查简报
2023年
南浦溪是闽江上游支流建溪上源,流域内历代遗存丰富。2022年7-12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联合对南浦溪流域开展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专题调查,共调查遗址146处,收获大量陶、原始瓷、石器标本。本次调查为闽北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序列与谱系的构建、聚落考古与史前生业经济的研究补充了重要的新资料。
王永平付琳付琳翟雨洁(摄影)张硕(绘图/整理)刘玮玮(绘图/整理)张硕王晓阳(绘图/整理)林映君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闽越国
福建浦城县龙头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墓地的发掘
2025年
龙头山遗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南浦街道解放村,遗址东、南、西三面为南浦溪所围绕(图一)。2018年秋至2020年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厦门大学等单位对龙头山遗址先后开展两次考古发掘,在龙头山的山顶及其南部山腰共布设5米×5米探方45个。为了完整清理遗迹和避让地表电线杆,发掘区的形状不规则,加上局部扩方和发掘隔梁,实际发掘面积为897.75平方米。
付琳张硕(执笔/绘制)张硕杨军(执笔/拍摄)魏凯王长喜(拍摄)杨军赵荣娣(绘制)关欣玉(绘制)张晓坤(绘制)刘力铭(绘制)韩诚程(绘制)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晚期
福建浦城龙头山遗址秦汉时期墓葬被引量:4
2022年
龙头山遗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南浦街道解放村陂头北侧,于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龙头山山体大致呈椭圆形,东、南、西三面为南浦溪所围绕,北邻清代浦城金凤门遗址,位置及地势十分独特(图一)。2018年秋至2020年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南平市文物保护中心、浦城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龙头山遗址先后开展两次考古发掘。
付琳关欣玉杨军杨军王长喜(摄)官民伙(摄)赵荣娣(绘)张晓坤(绘)张硕(绘)
关键词:秦汉时期
简论台湾海峡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历程
2024年
本文通过对台湾海峡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梳理及与区外文化的比较,归纳本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质。区内距今约10000—7000年的遗存显示出进步性与滞后性并存的面貌,距今约7000—4500年形成与亚洲东南海洋地带特征相符的海洋性新石器文化,距今约4500—3000年之间先后呈现本地文化的“龙山化”过程和外来文化的“在地化”过程。富裕的采集、渔猎经济长期占据台湾海峡地区史前先民生计的主流。水稻、小米等谷物种植行为虽较早传入本区,但土著社会缺乏强烈的农业化倾向,复杂化进程相对缓慢。区内先民由山间垭口、内水河谷和海岸地带保持与长江、钱塘江流域的沟通,由海路达成与华北、岭南、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交流,陆海交通促进早期贸易开展与人口扩散。
付琳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钱塘江流域台湾海峡农业化
东南地区周代冶金考古研究进展
2025年
东南地区周代冶金考古发现与研究近年明显增多。本区域铸铜遗存具有多样性与普遍性,绍兴大湖头等遗址出土材质类型丰富的金属原料。采冶铜业的地域范围有所扩展,铅业遗址逐渐得到重视。基于铅同位素的金属溯源研究初步揭示本区域资源对淮水流域及中原的显著影响,在东南各地之间也存在金属物料的密切互动。
陈建立游晓蕾付琳张吉
关键词:周代冶金考古
武夷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迁被引量:3
2023年
武夷山东麓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面貌复杂,可区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崧泽文化中期至良渚文化中期,区内东北部富屯溪、建溪流域分布有牛鼻山文化,西南部沙溪流域分布有南山类型洞穴新石器文化。牛鼻山文化的来源,与崧泽时期薛家岗文化藉由赣鄱地区向本地传播有关。至良渚文化晚期至钱山漾类型阶段,在南山类型印纹陶器于本区大范围流行的背景下,有一组自钱塘江上游而来的良渚文化因素植入武夷山和仙霞岭山区,龙头山类型、好川文化等形成并快速发展。在龙头山遗址首次发现了福建真正意义上的史前贵族墓葬。至广富林类型阶段,本地发育出马岭类型遗存,继续与长江中下游文化保持联系,输出几何形印纹陶器之影响。武夷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变迁过程,呈现出分批次受到来自西北和东北方向长江中、下游“鼎文化圈”的重要影响,促使东南山地至沿海地区“釜文化圈”出现阶段性的文化变异。但在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和资源条件下,秦汉帝国之前本地土著文化基因的延续非常顽强,突出表现为外来文化因素的“在地化”过程较为显著。
付琳
关键词:文化变迁
一种熏蒸治疗仪
一种熏蒸治疗仪,涉及一种熏蒸仪。设有透明外罩和加热底座,所述透明外罩的底部固定在加热底座上,透明外罩的侧面设有液体药物入口,透明外罩的外侧壁设有手柄,透明外罩的顶部设有烟雾出气口,烟雾出气口内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滤嘴螺接...
杨宗保王永杰付琳
文献传递
东越墓葬分期及相关历史考古问题被引量:3
2023年
历史文献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实际统治福建与浙南的地方政权——闽越、东瓯两国记载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记·东越列传》[1]。在《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将东越与南越并举,有关东越的记载基本照录《史记》。从文字史料分析,无诸与摇对东越地区的统治应早于秦统一之时。
付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