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盼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沉默DNA甲基转移酶上调N-myc下游调节基因1表达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s)沉默DNA甲基转移酶(DNMTs)上调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表达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siRNAs分别抑制DU145细胞中DNMT1、DNMT3b及DNMT1+DNMT3b的表达;使用Westernblot、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DNMT1、DNMT3b及NDRG1的表达改变;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Muse凋亡检测仪、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筛选上述改变最显著组DU145细胞,抑制细胞中NDRG1表达,再次检测上述细胞生物学行为。结果Westernblot及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NMT1抑制组、DNMT3b抑制组及联合抑制组的NDRG1mRNA(1.59±0.03,1.23±0.01,1.36±0.11比0.90±0.15,1.00±0.03)和蛋白(1.07±0.16,0.49±0.01,0.92±0.09比0.23±0.04,0.30±0.07)表达显著增加(P〈0.05)。CCK-8结果显示,在24、48、72h,DNMT1抑制组吸光度(A)值为0.189±0.030、0.266±0.048、0.419±0.058;DNMT3b抑制组为0.221±0.023、0.318±0.072、0.498±0.064;联合抑制组为0.199±0.021、0.284±0.062、0.488±0,09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凋亡检测结果显示,DNMT1抑制组凋亡率为(22.40±1.36)%、DNMT3b抑制组为(14.20±0.80)%、联合抑制组为(17.60±0.7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DNMT1抑制组划痕面积愈合率为(53.01±3.22)%、DNMT3b抑制组为(70.97±2.12)%、联合抑制组为(63.93±4.42)%,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DNMT1抑制组侵袭细胞数为(16±3)个、DNMT3b抑制组为(32±5)个、联合抑制组为(20±4)个,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其中,DNMT1抑制组效果最显著(P〈0
- 李亚林李丽张一然潘盼刘冉录
- 关键词:DNA甲基化DNA甲基转移酶腺癌
- 直肠指检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直肠指检(DRE)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重新评价直肠指检的意义及必要性。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统计其DRE结果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结果,同时收集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PV)、PSA密度(PSAD)及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骨扫描、局部侵犯神经情况,分析其与直肠指检之间的意义。结果:总计45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穿刺阳性患者223例,阴性患者234例;DRE阳性患者99例,阴性患者358例。良性与恶性患者的DRE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RE阳性和阴性患者的Gleason评分、骨转移、PSA、PSAD、阳性针数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5、P=0.044、P<0.001、P<0.001、P=0.021);而年龄、f/t PSA、前列腺体积、局部神经侵犯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72、0.316、0.322、0.521)。结论:直肠指检仍然是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其阳性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临床医师在依赖其他先进检查的同时,也应对传统的直肠指检保持重视。
- 张一然潘盼连振鹏郑小康刘冉录徐勇
- 关键词:前列腺穿刺直肠指检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GLEASON评分
- 磁共振扫描对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前列腺穿刺前行磁共振(MRI)扫描对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于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帮助。方法:回顾性选取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的住院患者,按照穿刺前是否行MRI扫描分为两组,调查其病理结果、穿刺针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PV)等,对确诊PCa患者,统计其阳性针数占比、Gleason评分、局部侵犯神经和骨转移情况。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RI扫描对穿刺的影响。结果:共372例患者纳入统计,其中行MRI患者255例,未行MRI患者117例。MRI组患者穿刺阳性率(52.2%vs41.0%,P=0.046)、高危患者比例(78.9%vs64.6%,P=0.049)、阳性针数占比(69.9%vs54.2%,P=0.048)均高于Non-MRI组。年龄(P=0.116)、PSA(P=0.078)、f/t PSA(P=0.329)、PV(P=0.291)、PSAD(P=0.302)之间均无组间差异,在穿刺针数(P=0.001)、阳性针数占比(P=0.039)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前列腺穿刺作为PCa术前确诊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有必要在前列腺穿刺前为所有可疑患者行MRI检查,在此基础上增加穿刺针数,以获得更高的穿刺效率。
- 张一然潘盼连振鹏郑小康刘冉录
- 关键词:前列腺穿刺磁共振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