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沙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代谢
  • 5篇脂肪
  • 4篇脂肪性
  • 4篇脂肪性肝病
  • 4篇肝病
  • 4篇肝脏
  • 3篇脂质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酒精性脂肪性...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医护
  • 2篇医护一体化
  • 2篇饮食诱导
  • 2篇脂质代谢
  • 2篇鼠肝

机构

  • 9篇河北工程大学
  • 7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沙
  • 3篇王成海
  • 2篇刘月梅
  • 2篇王文格
  • 2篇郭永泽
  • 2篇霍利敏
  • 2篇李校天
  • 2篇张洪林
  • 1篇单铁英
  • 1篇郭新华
  • 1篇乔俊红
  • 1篇王黎光
  • 1篇袁征
  • 1篇尹燕
  • 1篇张伟
  • 1篇张伟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医护一体化随访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影响的研究
2016年
探讨医护一体化随访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100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实验组采取医护一体化随访模式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医生随访模式管理。随访记录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以主观问卷评分和Harris髋关节评分来评估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实验组为98.45±1.5,对照组为97.65±2.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实验组为97.50±3.5,对照组为92.35±2.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主观问卷评分:实验组中优43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对照组中优41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9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arris髋关节评分:实验组为97.25±1.0,对照组为92.35±1.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随访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王成海李沙刘月梅王文格宁超陈飞张洪林霍利敏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髋关节置换随访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横纹肌溶解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横纹肌溶解引起的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否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肾衰组(ARF组)、急性肾衰+颈交感干离断组(ARF+TCST组)。每组大鼠于处理后24 h和48 h各取一半,观察24 h尿量、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细胞凋亡促进蛋白Bax的表达。结果术后24 h和48 h,ARF组和ARF+TCST组大鼠比Sham组尿量均显著减少,血浆Scr和BUN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管细胞破坏严重,Bax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RF组相比,ARF+TCST组尿量增加,血浆Scr和BUN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组织结构损伤减轻,Bax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GB可以减轻横纹肌溶解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乔俊红郭新华袁征单铁英乔雪敏李沙王黎光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
1,25-二羟维生素D3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类多系统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最终可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甚至肝癌。1,25-二羟维生素D 3[1,25-(OH)2D 3]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最终活性形式,正常人群的维生素D缺乏(VDD)具有广泛性,而NAFLD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则更低。现将1,25-(OH)2D 3对NAFLD的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张夏霞李校天李沙黄红洽刘雨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维生素D缺乏
花生四烯酸代谢与肝脏糖脂代谢稳态调控被引量:18
2021年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一种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生物体内主要是以磷脂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上。AA在细胞内主要通过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途径、脂氧合酶(lipoxygenases,LOX)途径、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CYP450)途径等进行代谢。糖脂代谢的稳态调控是维持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基础,肝脏是糖脂代谢调控的中枢器官。肝脏糖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AA代谢与肝脏糖脂代谢紊乱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AA代谢在肝脏糖脂代谢稳态调控中的作用及其作为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治疗靶点的价值作一综述。
李沙苏文张晓燕管又飞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肝脏代谢代谢性疾病
大蒜多糖通过核因子-κB通路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损伤
2024年
目的:探讨大蒜多糖对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等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50、1 000、3 000 mg/kg mb),饲喂28 d后采样,分别检测病理形态、血清和肝组织的生化指标,定量分析Hmox1、Cat、Gpx1、Tnf、Ccl2、Cxcl2、Cxcl10、IL-1a、IL-1b、Fasn、Acaca、Cpt1a、Acox、Cd36、Fabp1、Apob和Mttp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蒜多糖对MAFLD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病理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肝组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趋近正常组水平,Hmox1、Tnf、Ccl2、Cxcl2、Cxcl10、Cpt1a和Acox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得到显著回复。结论:大蒜多糖的干预基本消除了MAFLD导致的肝损伤,中剂量组效果显著且添加量适中,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调控脂质代谢和炎性基因表达,减少脂质沉积和脂质过氧化。
刘杰玉王宁王成海李沙程立媛张伟
关键词:大蒜多糖脂质沉积
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随访管理模式。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主观问卷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主观问卷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王成海李沙刘月梅王文格 宁超 陈飞张洪林霍利敏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随访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在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诱导的大鼠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在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为阐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将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蛋氨酸胆碱充足饮食,MCS)、模型组(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和干预组[MCD+1.25(OH)2D3],干预组每天按体质量给予3 ng/100 g的1.25(OH)2D3花生油溶液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花生油灌胃。4周后实验结束,下腔静脉取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留取肝组织观察肝脏形态和病理改变(油红O及HE染色),并检测肝脏总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脂肪酸转运蛋白36(FAT/CD36)、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mRNA及其蛋白水平。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油红O染色及HE染色均可见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大量脂滴空泡,干预组明显减轻。干预组肝脏TG含量(2.23±0.98)μmol/g较模型组(3.53±1.06)μmol/g明显降低(F=5.930,P=0.035)。干预组ALT含量(35.99±9.54)U/L较模型组ALT含量(57.65±19.42)U/L显著下降(F=13.790,P=0.034);干预组AST含量(16.9±3.73)U/L较模型组AST含量(27.81±13.31)U/L显著下降(F=3.084,P=0.046)。干预组大鼠FAT/CD36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mRNA:1.21±0.61,蛋白:1.54±0.75)较模型组表达水平(mRNA:2.31±0.81,蛋白:2.83±1.42)显著降低(mRNA:F=8.370,P=0.001;蛋白:F=7.212,P=0.043);同样,ACC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mRNA:0.89±0.54,蛋白:0.28±0.11)较模型组表达水平(mRNA:1.39±0.19,蛋白:0.47±0.24)显著降低(mRNA:F=3.948,P=0.036;蛋白:F=10.933,P=0.048)。结论1.25(OH)2D3减轻了MCD饮食大鼠的肝脏脂肪沉积,这可能通过抑制FAT/CD36以及ACC1的表达来实现。
张夏霞李沙许陕陕尹燕李帆李校天
关键词:脂肪肝1,25-二羟基维生素D3乙酰辅酶A羧化酶
司美格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关于缓解NAFLD的靶点药物还未出现,目前研究表示司美格鲁肽与NAFLD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可供选择,其通过NAFLD的发生机制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各种治疗措施,司美格鲁肽更具安全性、有效性,且对心脏肾脏具有保护性作用,延缓NAFLD的并发症。本文对当前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进行综述,以期为NAFLD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张全爱王恺悌郭永泽李沙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
司美格鲁肽在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脂质代谢中的研究
2025年
背景司美格鲁肽作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之一,对于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进展有很大的潜力,但是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研究司美格鲁肽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探究NAFLD的发病机制及帮助临床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法2022年9—11月选取30只SPF级5~8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180±20)g,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制备NAFLD大鼠模型,干预组大鼠给予司美格鲁肽40μg/kg,溶解于0.9%氯化钠溶液皮下注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变情况,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检测大鼠肝组织三酰甘油(TG)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PT1α)、乙酰辅酶A氧化酶(AOX)、脂肪酸转运蛋白36(FAT/CD36)、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载脂蛋白B(ApoB)、微粒体三酰甘油转移蛋白(MTTP)mRNA表达量。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FAT/CD36蛋白含量。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动物均无死亡,空白组大鼠毛发柔顺、有光泽、精神状态良好,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随喂养时间增长,表现为体质量明显减轻,毛发紊乱、无光泽,活动减弱,精神萎靡。干预结束后模型组体质量低于空白组,干预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肝脏质量高于空白组,干预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ALT、AST、TG水平高于空白组,干预组ALT、AST、TG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CPT1α、AOX、LFABP、ApoB、MTTP低于空白组,干预组FAT/CD36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FAT/CD36高于空白组,干预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缓解了NAFLD大鼠肝脏的脂质沉积,这可能与FAT/CD36表达下调有关。
张全爱李沙王恺悌董慧聪卢晓飞郭永泽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